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的世界霸权是在与新航路开辟后先后兴起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等国的激烈竞争中,依靠其国内资本主义生产的绝对优势而逐渐确立起来的。1756—1763年的英法七年战争以英国胜利而告终,英国“在欧洲之外成为海上和陆上的主人”。1815年拿破仑战争后,英国的海上优势地位进一步确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已遍布各大洲。19世纪40年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为了在全球范围内掠夺原料、开拓市场,英国进一步加强对外扩张。到20世纪初,英国的殖民势力达到顶峰,领土遍及全球六大洲及24个时区,面积达2000多万平方千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摘编自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历史教育比较研究中心编《历史读本·世界史》等

材料二 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不断掀起高潮。到90年代初“冷战”结束时,几乎所有的亚非拉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几个世纪所形成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一些国家在独立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民族解放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两大潮流的进一步汇流。

1945年联合国诞生时,成员国总数是51个,大多数是欧美国家,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起着主导作用。到2011年,联合国成员已经增加到193个,其中绝大多数是战后独立的国家,以这些国家为主体形成的第三世界成为国际政治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是,西方国家在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秩序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殖民主义遗留的影响仍然存在,新兴国家的社会和经济转型发展面临诸多难题。

——摘编自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殖民帝国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影响。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初,一场革命风暴席卷亚洲,列宁当时就给予高度评价,把这场革命风暴称为“亚洲的觉醒”。以菲律宾独立战争、印度自主自产运动和伊朗立宪运动、中国辛亥革命两种不同核心特征的革命为代表,亚洲各国人民的斗争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时期。当时,资产阶级上层自由派地主的相当大部分还没有从改良主义道路上完全转过来,力量受到极大的牵制,甚至有些国家如土耳其还没有真正的工业资产阶级。加之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普遍不愿满足群众提出的改善自己社会经济地位的要求,认为群众支持可有可无,甚至对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抱有幻想。20世纪帝国主义间的矛盾还没达到总爆发的程度,当世界还是帝国主义一统天下时,革命要获得胜利是不可能的。

——摘编自林承节《论二十世纪初亚洲的觉醒》

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洲民族民主运动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指导思想
第一阶段
(1918~1928)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1918~1923)
朝鲜三一起义(1919年3月)
印度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19~1922)
中国五四运动(1919年5月)
阿富汗反英独立战争(1919年)
伊拉克人民反英起义(1920年)
印尼共产党领导的反荷起义(1926~1927)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型民族主义;
以凯末尔为代表的世俗改革型民族主义;
以甘地为代表的宗教道德型民族主义;
以苏加诺为代表的综合型民族主义
第二阶段
(1929~1939)
印度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30~1931)
中国、朝鲜抗日民族运动
印尼“七省号”军舰起义(1933)
越南义安河静苏维埃运动(1930~1931)

——摘编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亚洲觉醒”浪潮的类型及其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深入发展。在东亚,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要求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1924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在北伐战争中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在东南亚,1920年印尼共产党成立。1926~1927年,印尼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工人和农民纷纷响应,起义扩展到全国多个地区。越南也掀起了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在西亚,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了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在南亚,印度人民在甘地和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的领导下,多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摘编自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给人类文明的积淀带来了极大的破坏。西方学者瓦德奈伊曾经说过:“大战降低了英国和西欧各国的影响,并且削弱了他们统治世界的能力。因此,这就为日益成长壮大的非殖民主义运动铺平了道路,在某些地区,则刺激了民族解放斗争和革命的发展。”二战中由各殖民地人民组成的参战军队有300多万人,他们的参战对自己民族的力量有了坚定的信心。在战争期间,西方国家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和追求高额利润,扩大了在亚非拉一些国家的投资,从而导致这些地区工人和资产阶级壮大,他们要求独立自主的发展民族工商业。

——摘编自豆丁网《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第三世界的崛起和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及作用。
2022-07-14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63年,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把香港、澳门列入《关于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的宣言》(后简称《宣言》)适用的非自治领土名单内,置于该特委会的监督之下。若按《宣言》指导的方向,香港和澳门在结束殖民统治后就有了宣布“独立”的可能性。1964年底,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讨论香港和澳门问题。对此,中国政府采取了在特委会会外对重点国家表态,针对不同成员国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以争取其支持我国立场。阐述的重点是香港、澳门被英、葡侵占的历史并说明我国反对联合国过问的道理。这次会议为以后特别委员会历次会议关于港澳问题的处理奠定了基调,今后特别委员会历次会议只提供关于香港和澳门的基本信息,推迟审议直到1972年港澳从殖民地名单中删除。

——摘编自胡荣荣《中国政府应对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委会讨论港澳问题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委会讨论港澳问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国政府的应对策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普遍出现高涨的形势。在亚洲,继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出现五四运动新革命形势发展、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在非洲,埃及爆发了反英独立运动;在拉丁美洲,虽没有广泛的暴力武装革命,但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农民运动。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极大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的力量对比,出现了新的政治格局。二战的胜利,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以民主民族革命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烽火燃遍了整个亚非拉美地区。二战前殖民地、附属国人口为14.5亿,总面积为7800万平方千米。到1959年,殖民地人口减少为1.6亿,面积仅剩2550万平方千米。

——摘编自王春良主编《新编世界现代史19001988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国际意义。
2022-03-27更新 | 585次组卷 | 24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强化月考(四)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阿富汗因四分五裂的山地地形历来被称为“帝国坟场”,但实际的命运却是大国强权博弈的角斗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民族自决”的时代变革大潮席卷全球,阿富汗改革派政权宣布国家独立,并写信给英国印度总督,不再承认英国掌控阿富汗外交的特权。英国不顾战后国内经济的困难,纠集30余万英印军人,于191953日发动了第三次侵阿战争。阿富汗社会对于外人插手部族内部事务是极度反感的,这种反感具有一定的主权特征,外人插手部族内部事务可以被类比为干涉他国内政,无论意图是什么,这种干涉本身就不可接受。跟之前两次的战争一样,英国一开始凭借着先进的军事装备,一路高歌猛进。但是没过多久,各种袭击英国军队的小分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围攻驻扎官的营地、火烧其官邸、刺杀驻扎官员等,陷入到阿富汗人民的反抗泥淖中寸步难行。而同期印度境内的(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也如火如荼,英军实在没法再在阿富汗耗费更多人力物力。19211122日,英阿双方签订和约,英国最终承认阿富汗的独立主权。有资料显示,英方牺牲巨大、代价深重,损失1700多名军人,包括参加英军的印度人。

——摘编自《名副其实的“帝国坟场”:英军三次入侵阿富汗为何失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第三次入侵阿富汗战争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富汗成为“大国强权博弈角斗场”所带来的影响。
7 . 走和平发展道路,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后秩序的安排主要是通过英、法、美之间的博弈实现。博弈的结果是成立国联并由英国和法国主导。国联的建立标志着全球安全治理模式的一大进步。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秩序所代表的利益分配格局倾向于英法等传统欧洲强国……因此国联最终并未实现欧洲的长久和平。

——摘编自王黎《欧洲外交史1494-1925

材料二   西方工业文明带来的不仅是人类道德的堕落,而且也毁灭了整个印度传统社会的经济秩序。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憎恶使甘地认为,独立后的印度决不能建立以工业文明为模式的西方式社会。他理想中的社会是重建印度文明基础之上的非暴力社会,要着重恢复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甘地曾说:“绝大多数的印度人民对这一战争毫无兴趣,人民不愿支持一个为帝国主义而战的战争。老实说,印度人民更反对纳粹得胜,不过他们不以参战的方式表示反对。”

——据【印度】P.A.那扎里斯《甘地:杰出的领袖》整理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一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但是,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一时期,西欧国家已无需美国提供之前那样集中的经济援助,因而在政治问题的处理方面获得了更大的机动性。显著增长的生产率、全面的繁荣和共同市场的建立使经济独立成为可能,使西欧具有能与美国相比的经济实力。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所学,从性质和盟约的角度,说明国联建立“标志着全球安全治理模式的一大进步”。并根据材料一分析“国联最终并未实现欧洲的长久和平”的原因。
(2)材料二中,结合所学,从经济角度概括甘地对“重建印度文明”的观点。指出二战期间甘地提出的主张和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
(3)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三中“东欧依赖苏联”的政治表现和“美国经济援助”的名称。分析20世纪50年代西欧格局的新变化,并用一句话概括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