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法百年战争,英国战败并退守英格兰等岛屿,客观上为英国民族国家的建构提供了有利的空间条件。战争也使英国民众普遍感到“法语是敌人的语言”“使英格兰人意识到他们的特性、统一性和共同的传统和历史”。随着宗教改革的深入进行,原有的政治架构被打破,民族国家的建构成为历史的必然。1618—1648年,欧洲“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之间爆发“三十年战争”,战后签订的和约确立了缔约各方的“国家主权”,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建构。随着时间的推移,资产阶级借用“民族”概念来整合国家,目的是通过消解封建君主的合法性基础,建立自己的统治。

——摘编自黄其松《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叙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促进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指出卢梭为“消解封建君主合法性基础”所提出的主张。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清王朝被迫卷入西方所谓主权平等的国际体系中,西方民族国家思想迅速舶来并逐渐取代沿袭几千年的天下王朝观念。在“国将不国”的现实下,形塑一个西方式的强大的现代中国成为当务之急。1902年,梁启超首创“中华民族”一词,强调“民族”是一个历史文化概念而非血统种族概念。在此基础上,他把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和民族复兴的目标相结合,指出中国应加以根本改造,最终形成一个强大的现代的包含中国境内各民族的“中华民族”。浙考神墙750

——摘编自宋盼盼、周传斌《中华民族概念内涵的三次转换论析》

(2)根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一词的历史背景。结合所学,列举20世纪前20年资产阶级为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所采取的举措。

材料三   一战以后,源于欧洲的“民族国家”演化为“民族自决”原则,其首倡者为美国总统威尔逊。作为霸权更替的获胜者,美国可以借此削弱拥有大量殖民地的欧洲列强。然而,这一原则在一战结束后却在客观上推动了世界性的民族解放运动。由于各国一致奉行威尔逊原则,那些受压迫民族或未受国际承认的民族,自然会打着民族自决的名义,来争取其独立地位。

——摘编自田德文《国家转型视角下的欧洲民族国家研究》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性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的原因,指出这一时期印度为争取民族独立所作出的努力。
2023-11-25更新 | 241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普遍出现高涨的形势。在亚洲,继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出现五四运动新革命形势发展、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在非洲,埃及爆发了反英独立运动:在拉丁美洲,虽没有广泛的暴力武装革命,但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农民运动。

——摘编自王春良等《新编世界现代史19001988

主题二   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材料二   华夫脱党的章程规定:“华夫脱的使命是尽可能利通过合法的和平方式谋求埃及的完全独立”。该党起草了一份“委任书”,要求埃及人民委任他们为全民族的代表,也与英国当局谈判埃及独立事宜。当“委任书”散发到全国时,各阶层人民立即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签名运动。1919年,凡尔赛和约确定英国为埃及的保护国,美国公开表示站在英国一边,有人干脆断言“埃及获得独立的希望已不复存在”。扎格鲁尔等人并没有动摇,他们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巴黎和会达成出卖埃及人民利益的非法决议,争得了进步世界舆论的支持。为了缓和埃及人民的愤怒情绪,英国与华夫脱会谈,提出了一个有损于埃及独立和尊严的方案,扎格鲁尔等人断然拒绝签字,英国恼羞成怒,流放扎格鲁尔。在华夫脱的持续斗争下,19222月,英国发表声明,宣布“终止英国对埃及的保护,埃及将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声明对埃及独立作了四点“保留”。

——摘编自王少奎《华夫脱和埃及民族独立运动(19181922年)》

材料三   桑地诺说:“真正的强盗是在华盛顿白宫的匪巢里,他们就是从那里指挥着对我们西班牙美洲的掠夺和屠杀的。”为此,桑地诺提出了“自由祖国”的概念。他指出:“国家的政策不应该出自外国,而应该本着至高无上的民族精神来制定”,总统必须“真诚地代表尼加拉瓜民族的利益”。桑地诺认为,尼加拉瓜的一切灾难都是美国金融寡头把美元这股“祸水”引进而造成的,他主张“完全拒绝外国人对尼加拉瓜的财政干涉”,主张“组织大规模的工人农民合作社,开发自己的自然财富”。他说,只有收回运河区主权,尼加拉瓜才有可能在运河开凿之后,取得理应属于自己的经济权益。

——摘编自格雷戈里奥塞尔塞尔《自由人将军桑地诺》

主题三   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材料四   卡德纳斯,曾任墨西哥总统(1934~1940),1895521日生于米却肯州乡村。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严重影响了墨西哥社会经济,导致社会矛盾尖锐。墨西哥革命爆发后,由于地方考迪罗势力的重新崛起,墨西哥曾再度陷入军阀混战的政治危机之中。……方面,封建大地产制依然盛行,严重阻碍了墨西哥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外国垄断资本继续控制墨西哥的经济命脉。这两大弊端是墨西哥发展现代化的障碍。卡德纳斯依靠工农革命力量,在墨西哥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加速土地改革,发展农业经济;第二,实行工业国有化,扩大工人的民主权利;第三,改革政治体制,巩固资产阶级民主制;第四,积极推行文教改革;第五,坚决维护民族独立,反对法西斯的侵略政策。其改革引领墨西哥走向现代化之路。

——摘编自《世界历史百科全书(银卷)》

材料五   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主要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   

地区国家主要事件
亚洲中国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印度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英殖民者作斗争
非洲埃及在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
埃塞俄比亚与反法西斯同盟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
拉丁美洲尼加拉瓜桑地诺领导游击队反对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迫使美军撤出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引导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基础测评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原因及其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华夫脱党在埃及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作用,并结合所学指出英国“保留”的内容。
(3)根据材料三概括桑地诺的“自由祖国”思想,并结合所学分析桑地诺上述思想产生的主要原因。
能力提升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分析卡德纳斯改革的背景。
(5)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评述卡德纳斯在墨西哥民族民主革命中的历史贡献。
历史纵横
(6)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出现的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有哪些主要特点?
2023-06-05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16·纲要下册第16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世界霸权是在与新航路开辟后先后兴起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等国的激烈竞争中,依靠其国内资本主义生产的绝对优势而逐渐确立起来的。17561763年的英法七年战争以英国胜利而告终,英国“在欧洲之外成为海上和陆上的主人”。1815年拿破仑战争后,英国的海上优势地位进一步确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已遍布各大洲。19世纪40年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为了在全球范围内掠夺原料、开拓市场,英国进一步加强对外扩张。到20世纪初,英国的殖民势力达到顶峰,领土遍及全球六大洲及24个时区,面积达2000多万平方千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摘编自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历史教育比较研究中心编《历史读本·世界史》等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普遍出现高涨的形势。在亚洲,继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出现五四运动新革命形势发展、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在非洲,埃及爆发了反英独立运动;在拉丁美洲,虽没有广泛的暴力武装革命,但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农民运动。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极大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的力量对比出现了新的政治格局,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以民主民族革命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烽火燃遍了整个亚非拉美地区。二战前殖民地、附属国人口为14.5亿,总面积为7800万平方千米。到1959年,殖民地人口减少为1.6亿,面积仅剩2550万平方千米。

——摘编自王春良等《新编世界现代史1900—1988》

材料三

                    亚非会议                                                                                                         不结盟运动


        
                                          现代商贸路线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殖民帝国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不同特点。
(3)阅读材料三、围绕“第三世界的发展”,提取以上一幅或多幅图片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鲜明,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1-2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腾云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适应性联考历史试题
4 . 在2019年联合国发行的邮票。甘地头像旁用英语写着他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一句话:“我希望各地的文化之风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以下解读准确的是(     

①此话提出的背景是二战后民族意识的觉醒       ②甘地批判文化侵略,主张维护民族文化   
③甘地提出以爱、真理和非暴力争取印度自治   ④联合国发行此邮票旨在提倡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3-12-3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选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2(共产国际)第四次大会上按照西方与东方的差异,在坚持西方“工人统一战线” 的口号下,提出东方“反帝统一战线”口号,包括两个面向: 一是阶级外统一的问题,要揭露     本国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某些集团同外国资本妥协的想法,从而使之能够与本国革命联为一体;二是阶级内统一的问题,“同国际无产阶级和苏维埃共和国联合的必要性,是反帝统一     战线的一项最重要的策略任务”,因为“只有同先进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联合起来,殖民地革命才能取得胜利,并保持其胜利果实”。

——摘编自安东强: 《中共三大前党内外对于统一战线的认识与表述》

材料二   中共建立之初,不要说具体的国共合作,就连宽泛的“联合战线”,中共都尚不了解其' 必要性和重要性。中共一大上通过的党纲明确规定:   “中国共产党彻底断绝同黄色知识分子   阶层及与其类似的其他党派的任何联系”。中共二大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在实际上确立了党外合作的方针。中共三大倡导“中国国民党应该是中国国民革命   之中心势力,更应该立在国民革命之领袖地位”,还对社会革命分子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大家都集中到中国国民党,使国民革命运动得以加速实现”。

—摘编自蔡珍:《中共处理国共关系的策略研究(19211927)

注:“黄色知识分子”指有资本主义倾向的知识分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共产国际提出东方“反帝统一战线”口号的历史背景及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工作认识变化的意义。
2023-04-19更新 | 439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指责苏联企图把“新的民族主义潮流汇合到它们自己的运动中,这使得总的挑战来势更加猛烈。亚洲、非洲和其他非工业化的国家正式成为冷战的主要战场”。杜勒斯提出此论的历史背景是(     
A.第三世界力量进一步发展壮大B.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
C.美苏争霸的战略重心发生转移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023-08-29更新 | 27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高考历史押题卷(一)
7 . 下面为英国驻埃及高级专员艾伦比发表的声明。这一声明出现的背景是(     
   
A.埃及护宪运动的进行B.阿拉比领导人民抗英斗争的高涨
C.埃及共和国的建立D.一战后埃及民族独立运动的开展
2023-09-02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____的胜利,削弱了______势力。
2023-09-01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世界史4-3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9 . 亚洲的觉醒
(1)背景
①政治:____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②经济: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____得到一定发展。
③思想:民族忧患意识和____意识觉醒。
(2)表现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①成立政党:1885年,民族资产阶级成立“____”。
②确立目标:主张联合人民群众,进行一切形式的斗争,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③政治总罢工:1908年,孟买爆发的工人政治总罢工,成为20世纪初印度人民反英斗争的高潮,表明印度____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
伊朗立宪革命①爆发:1905—1911年,伊朗发生了立宪革命。
②成果: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规定伊朗为____国家。
③意义: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中国辛亥革命①爆发:1911年中国爆发辛亥革命。
②成果: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亚洲第一个____
③意义: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____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2023-08-29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世界史3-2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和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列强势力的消长,同时俄国十月革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被压迫人民产生了极大的鼓舞作用…起源于欧洲的民族主义却在其殖民地获得了第一次宣扬…另一方面,由于帝国主义各国在大战期间忙于相互厮杀,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其民族工业得以乘隙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成为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

——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到2007》

材料二1935年墨索里尼对埃塞俄比亚的进攻在西欧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受谴责的倒行逆施。亚洲短命的日本帝国也大大促成了殖民地革命。他们被迫交出占领地时故意将武器留给当地的民族主义组织,从而尽可能地使西方的统治难以恢复。在两次世界大战的年代里,这种运动随着受过西方教育的土著知识分子的成长而获得了力量,民族主义领导人是那些曾在西方大学里学习并注意到西方现行制度的人,如:甘地、尼赫鲁、苏加诺…二战期间,由于数百万殖民地居民在同盟国和日本的军队和劳改营中的服役,这种世界范围的殖民地觉醒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最后,如同一战期间一样,老百姓还受到了同盟国关于自由和民族自决的宣传的影响。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来自德里的马》发表于《蒙巴顿方案》公布的第三天,漫画中一匹来自德里的马被一分为二,分为“印度斯坦”和“巴基斯坦”两部分。骑士蒙巴顿爵士将印有“自治领先地位”的马鞍盖在马身上,漫画配文“有这个马鞍盖在马身上,没人会关注其他事情的。

《苏伊士运河的巨人》发表于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不久, 漫画中一艘印有英法美三国国旗的轮船以“国际交流”的名义正通过苏伊士运河,而埃及总统纳赛尔高举“阿位伯民族主义”的旗子两腿横跨苏伊士运河将船拦住。纳赛尔后面坐的是苏联外交部长谢皮洛夫。

——选自吴广伦《老漫画中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条件。
(3)请指出材料三中两幅时政漫画所要反映的历史信息。
2023-07-2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八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