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法百年战争,英国战败并退守英格兰等岛屿,客观上为英国民族国家的建构提供了有利的空间条件。战争也使英国民众普遍感到“法语是敌人的语言”“使英格兰人意识到他们的特性、统一性和共同的传统和历史”。随着宗教改革的深入进行,原有的政治架构被打破,民族国家的建构成为历史的必然。1618—1648年,欧洲“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之间爆发“三十年战争”,战后签订的和约确立了缔约各方的“国家主权”,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建构。随着时间的推移,资产阶级借用“民族”概念来整合国家,目的是通过消解封建君主的合法性基础,建立自己的统治。

——摘编自黄其松《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叙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促进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指出卢梭为“消解封建君主合法性基础”所提出的主张。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清王朝被迫卷入西方所谓主权平等的国际体系中,西方民族国家思想迅速舶来并逐渐取代沿袭几千年的天下王朝观念。在“国将不国”的现实下,形塑一个西方式的强大的现代中国成为当务之急。1902年,梁启超首创“中华民族”一词,强调“民族”是一个历史文化概念而非血统种族概念。在此基础上,他把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和民族复兴的目标相结合,指出中国应加以根本改造,最终形成一个强大的现代的包含中国境内各民族的“中华民族”。浙考神墙750

——摘编自宋盼盼、周传斌《中华民族概念内涵的三次转换论析》

(2)根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一词的历史背景。结合所学,列举20世纪前20年资产阶级为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所采取的举措。

材料三   一战以后,源于欧洲的“民族国家”演化为“民族自决”原则,其首倡者为美国总统威尔逊。作为霸权更替的获胜者,美国可以借此削弱拥有大量殖民地的欧洲列强。然而,这一原则在一战结束后却在客观上推动了世界性的民族解放运动。由于各国一致奉行威尔逊原则,那些受压迫民族或未受国际承认的民族,自然会打着民族自决的名义,来争取其独立地位。

——摘编自田德文《国家转型视角下的欧洲民族国家研究》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性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的原因,指出这一时期印度为争取民族独立所作出的努力。
2023-11-25更新 | 241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世界霸权是在与新航路开辟后先后兴起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等国的激烈竞争中,依靠其国内资本主义生产的绝对优势而逐渐确立起来的。17561763年的英法七年战争以英国胜利而告终,英国“在欧洲之外成为海上和陆上的主人”。1815年拿破仑战争后,英国的海上优势地位进一步确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已遍布各大洲。19世纪40年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为了在全球范围内掠夺原料、开拓市场,英国进一步加强对外扩张。到20世纪初,英国的殖民势力达到顶峰,领土遍及全球六大洲及24个时区,面积达2000多万平方千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摘编自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历史教育比较研究中心编《历史读本·世界史》等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普遍出现高涨的形势。在亚洲,继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出现五四运动新革命形势发展、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在非洲,埃及爆发了反英独立运动;在拉丁美洲,虽没有广泛的暴力武装革命,但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和农民运动。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极大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的力量对比出现了新的政治格局,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以民主民族革命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烽火燃遍了整个亚非拉美地区。二战前殖民地、附属国人口为14.5亿,总面积为7800万平方千米。到1959年,殖民地人口减少为1.6亿,面积仅剩2550万平方千米。

——摘编自王春良等《新编世界现代史1900—1988》

材料三

                    亚非会议                                                                                                         不结盟运动


        
                                          现代商贸路线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殖民帝国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不同特点。
(3)阅读材料三、围绕“第三世界的发展”,提取以上一幅或多幅图片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鲜明,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1-2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腾云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适应性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2(共产国际)第四次大会上按照西方与东方的差异,在坚持西方“工人统一战线” 的口号下,提出东方“反帝统一战线”口号,包括两个面向: 一是阶级外统一的问题,要揭露     本国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某些集团同外国资本妥协的想法,从而使之能够与本国革命联为一体;二是阶级内统一的问题,“同国际无产阶级和苏维埃共和国联合的必要性,是反帝统一     战线的一项最重要的策略任务”,因为“只有同先进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联合起来,殖民地革命才能取得胜利,并保持其胜利果实”。

——摘编自安东强: 《中共三大前党内外对于统一战线的认识与表述》

材料二   中共建立之初,不要说具体的国共合作,就连宽泛的“联合战线”,中共都尚不了解其' 必要性和重要性。中共一大上通过的党纲明确规定:   “中国共产党彻底断绝同黄色知识分子   阶层及与其类似的其他党派的任何联系”。中共二大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在实际上确立了党外合作的方针。中共三大倡导“中国国民党应该是中国国民革命   之中心势力,更应该立在国民革命之领袖地位”,还对社会革命分子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大家都集中到中国国民党,使国民革命运动得以加速实现”。

—摘编自蔡珍:《中共处理国共关系的策略研究(19211927)

注:“黄色知识分子”指有资本主义倾向的知识分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共产国际提出东方“反帝统一战线”口号的历史背景及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工作认识变化的意义。
2023-04-19更新 | 439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亚洲的觉醒
(1)背景
①政治:____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②经济:亚洲国家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____得到一定发展。
③思想:民族忧患意识和____意识觉醒。
(2)表现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①成立政党:1885年,民族资产阶级成立“____”。
②确立目标:主张联合人民群众,进行一切形式的斗争,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③政治总罢工:1908年,孟买爆发的工人政治总罢工,成为20世纪初印度人民反英斗争的高潮,表明印度____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
伊朗立宪革命①爆发:1905—1911年,伊朗发生了立宪革命。
②成果:制定了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规定伊朗为____国家。
③意义: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外国势力,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中国辛亥革命①爆发:1911年中国爆发辛亥革命。
②成果: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亚洲第一个____
③意义: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____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2023-08-29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世界史3-2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和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面为英国驻埃及高级专员艾伦比发表的声明。这一声明出现的背景是(     
   
A.埃及护宪运动的进行B.阿拉比领导人民抗英斗争的高涨
C.埃及共和国的建立D.一战后埃及民族独立运动的开展
2023-09-02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____的胜利,削弱了______势力。
2023-09-01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世界史4-3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7 .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指责苏联企图把“新的民族主义潮流汇合到它们自己的运动中,这使得总的挑战来势更加猛烈。亚洲、非洲和其他非工业化的国家正式成为冷战的主要战场”。杜勒斯提出此论的历史背景是(     
A.第三世界力量进一步发展壮大B.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
C.美苏争霸的战略重心发生转移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023-08-29更新 | 268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高考历史押题卷(一)
8 . 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案》确认了“英国和各自治领都是英帝国内的自治共同体,地位平等,在内政和外交的任何方面互不隶属”,英联邦遂正式形成。之后,英联邦成员由需对英王效忠的原则演变为接受英王为独立成员国自由联合体的象征。这一演变的历史背景是(     
A.世界殖民体系崩溃B.世界格局出现重大调整
C.民族解放运动高涨D.英国霸主地位完全丧失
2023-01-12更新 | 552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提拉克作为印度近代一位伟大的民族独立运动领袖,被甘地尊称为“现代印度之父”。他认为17世纪前的印度处于一个神光朗照、统一的黄金时代,并积极对印度教经典进行新释义以号召群众,利用宗教节日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此外,他还大力标举印度宗教传统中行动主义的一面,认为:“如果人与神寻求合一,他必须也寻求与围绕他的世界相交融,并为世界而工作。”这为印度资产阶级正在进行的社会斗争提供了精神武器。

——摘编自欧东明《提拉克的民族文化复兴思想》

材料二   “非暴力不合作主义”,即坚信真理的力量或爱的力量,由甘地在反南非政府对印度人民的歧视和压迫的运动中首倡,在印度反殖民斗争中不断升华,在诸多国家民族运动中得以体现。它成为近现代手无寸铁的民众对抗专制独裁政府的一种武器。甘地赋予了它一种伦理和道德的色彩,不仅使它在诸如种族、种姓、部落、社群、社会之间的关系构建价值观念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使它逐渐成为一种改造国家的武器,成为一种平稳运转的政治管理机器。

——摘编自迪帕克·马利克《非暴力不合作主义百年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提拉克民族文化复兴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并分析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甘地“非暴力不合作主义”思想的意义。
2023-06-06更新 | 12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5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的世界霸权是在与新航路开辟后先后兴起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等国的激烈竞争中,依靠其国内资本主义生产的绝对优势而逐渐确立起来的。1756—1763年的英法七年战争以英国胜利而告终,英国“在欧洲之外成为海上和陆上的主人”。1815年拿破仑战争后,英国的海上优势地位进一步确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已遍布各大洲。19世纪40年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为了在全球范围内掠夺原料、开拓市场,英国进一步加强对外扩张。到20世纪初,英国的殖民势力达到顶峰,领土遍及全球六大洲及24个时区,面积达2000多万平方千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摘编自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历史教育比较研究中心编《历史读本·世界史》等

材料二 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不断掀起高潮。到90年代初“冷战”结束时,几乎所有的亚非拉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几个世纪所形成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一些国家在独立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民族解放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两大潮流的进一步汇流。

1945年联合国诞生时,成员国总数是51个,大多数是欧美国家,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起着主导作用。到2011年,联合国成员已经增加到193个,其中绝大多数是战后独立的国家,以这些国家为主体形成的第三世界成为国际政治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但是,西方国家在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秩序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殖民主义遗留的影响仍然存在,新兴国家的社会和经济转型发展面临诸多难题。

——摘编自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殖民帝国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