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短暂和平时期的若干历史事件。从全球的观点看,这些事件反映出当时
A.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具有稳定性B.亚非拉反殖民斗争具有多样性
C.法西斯国家已经成为人类公敌D.社会主义道路得到了广泛认同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直至一战结束,均势政策仍然是英国外交政策的头等考量因素。自20世纪30年代以后,英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均势转向了对德“绥靖政策”。这意味着助长德国的进攻性行动和英国的步步退让: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1933年4月,德国和协约国因为前一年的国联裁军会议草案条文发生争执,并于1933年10月退出裁军会议;1933年10月19日,德国退出国联。作为国联领袖的英国,对此没有采取任何惩戒言行,英国的妥协行为无疑对正在蠢蠢欲动的法西斯德国起到了“安心”扩张的心理作用。接着在1936年,德国进入莱茵非军事区,这一举动使得协约国丧失了一战后获得的最有效的安全保障,而英国仅仅是“超然事外”地向国际联盟提起抗议而已。

——摘编自程诚《两战期间英国对德绥靖政策原因的新视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前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前英国绥靖政策的影响。
3 . 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英法操纵的国联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者并对其实行经济制裁,但没有对意大利急需的石油实行禁运。这反映了埃塞俄比亚
A.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机B.未得到英法等国有效援助
C.没有形成抗意统一战线D.缺乏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
4 . 1938年,《幕尼黑协定》签订后,张伯伦回国时像英雄一般受到人们夹道欢迎,英国人高呼着“和平”口号,欢迎“伟大”的首相归来。这表明
A.英国与德国法西斯势力利益逐步趋同
B.英国统治者竭力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C.英法两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软弱无力
D.英国民众存在背离现实的和平主义情绪
5 .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经济危机蔓延到日本,引发了大规模的失业潮和银行挤兑潮(部分情形如图所示)。面对这一局面,日本的应对之策是(     
A.实行绥靖政策B.制定五年计划C.寻求对外扩张D.开展明治维新
6 . 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后,苏联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议定书,趁机向西扩展疆域,占领了波兰东部地区,建立起所谓的“东方战线”。该战线的建立( )
A.增强了波兰对抗德军进攻的实力
B.客观上加速了波兰的迅速败亡
C.助长了德军攻占欧洲大陆的实力
D.保证了苏联西部边疆地区安全
2022-07-11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世界史
7 . 有学者说:“进攻性的民族利己主义与防御性的民族利己主义是促发二战的两个主要因素”,其中防御性民族利己主的表现有
①《凡尔赛条约》对战败国的处置
②大危机期间大国实行关税壁全政
③《慕尼黑协定》
④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⑤1942年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A.①②③④B.②④⑤C.①②③D.①②③④⑤
8 . 1932年1月,美国宣布对日本在中国东北的行动采取“不承认主义”的原则。后又声称“美国丝毫无意干涉日本在满州合法条约权利;不拟过问日本任何解决事件之方法,惟此项方法,不得破坏美国在中国之权利”。美国的做法
A.践行了罗斯福的外交政策B.维护了《九国公约》原则
C.纵容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D.使绥靖政策发展到顶峰
9 . 20世纪30年代,当国际局势日益紧张,和平主义思潮在西方国家迅速蔓延开来。但是,这种和平主义的特点是不愿意为维护和平承担任何风险,却不惜任何代价在避免战争上大做文章。下列事件中能体现这一做法的是(       
A.《九国公约》的缔结B.《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C.德国煽动民族复仇主义D.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政权
2023-07-1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本的文化虽然很多学习自古代中国,但是其自身狭小的国土面积等地缘特点形成了独特的战略文化。由于资源短缺且作为岛国地狭人稠的原因,日本文化中常有一种“危机感”,这种危机感促使日本对外扩张以寻求更大的生存空间。日本发展出了独特的生死观。灾害频发的自然环境一方面鞭炼了日本人的意志,另一方面也造就了日本人对于生命的漠视。在与中华文化的接触过程中,日本在学习中国的同时产生了一种自卑心理,而为了掩盖自卑心理,日本文化中极力宣扬“大和民族优越论”,甚至产生畸形的自负心态。

——摘擒自焦竞龙《日本发动太平祥战争的逻辑》

材料二   1940年,《中日文化协会》紧紧围绕该协会的中心开展工作。如有组织、有目标、有计刻地向学生灌输日本民族优秀论、日本文化优秀论、日本人优秀论。为了使日本侵略战争合法化,他们竟然造出“种族革命”的理论,即把世界分为两大阵营,从亚洲言,中国是亚洲最大的民族,而日本为亚洲最强的民族,要兴亚洲,首先就需要这两个国家携起手来,尤其是文化上的携手。

——摘编自吕悦、叶美霞《日本文化侵略的毒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战略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进行文化侵略的目的。
2023-07-1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