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殖民国家曾动用相当数量的军力迫使非洲人支持宗主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殖民国家不再仅仅依赖武力,而是更倾向于运用电影、无线电和报纸来推广战时宣传,鼓励和邀请非洲人支持欧洲战争。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宗主国殖民控制放松B.非洲人民的广泛觉醒
C.现代技术手段的发展D.世界大战性质的转变
2023-06-14更新 | 4573次组卷 | 33卷引用:河南省荥阳市京城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现代化潮流浩浩荡荡,中国的现代化在探索中前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现代化的最初启动可以上溯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自强运动。从十九世纪后期的世界发展来看,以内燃机和电动机带来的“电工技术革命”正以新的力量推动现代化的第二次浪潮。从国内形势来看,这时正处于一次全国性农民运动的平息与社会恢复时期,对外贸易大都是顺差,对外关系也有新近的调整(只有中法关系趋于恶化)。这正是幸存的清王朝得以推动改革的有利时机。在陈腐土壤上,嫁接若干近代工业的植株,其前景虽然未必美妙,但启动了中国早期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工业化进程。

——整理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等

材料二   在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初的第二次现代化大浪潮之后,世界经济出现了三十年的停滞与徘徊。……二十世纪初,西欧北美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孕育了空前的内部危机:首先是各发达资本主义工业国集团之间争夺市场的斗争白热化,加之军国主义兴起与经济军事化,引起了两次世界大战;其次是首次席卷全球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随之而来的是法西斯主义作为自由资本主义的反动而猖獗一时。这些新因素导致现代生产力的阻滞,延缓了现代化推进的势头,在此期间,世界分裂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又两种不用的现代经体系,对后来的国家的现代化道路选择与新探索发生了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三   瑞雪兆丰年,飞雪迎春到。1978年12月18日,在北京罕见的大雪天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给严冬带来了春天的讯息,奏响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春之序曲。会议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全党的工作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自此以后,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不断向前迈进。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2021年,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摘编自《改革开放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十九世纪后期中国自强运动”面临的“有利时机”。结合所学,指出在这场运动中最初创办的工业企业所体现的现代化因子。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现代化大浪潮之后,导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三十年的停滞与徘徊”的“新因素”。根据材料三,简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划时代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中国现代化建设积累的宝费经验。
2023-01-10更新 | 3910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第一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德国通史》写道,德国法西斯产生于民族感情受到挫折的土壤上,这种挫折逆反成为一种民族复仇主义。而纳粹分子又认为德意志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因此,不仅要求改得本民族“原有地位”,还要把“生存空间”作“无限的扩大”。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德国法西斯上台的条件是
A.自由主义思潮的膨胀B.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C.英法绥靖政策的纵容D.极端民族主义的滋长
4 . 1931年,英国放弃金本位制,由原先的1英镑可兑换4.86美元跌至1英镑可兑换3.49美元。同时,英国开始组织成立英镑集团。到1934年,除英联邦国家外,巴西、阿根廷、丹麦、埃及、瑞典、泰国等国家也加入英镑集团,成员国货币与英镑保持固定汇率。英国的上述举措(     
A.加强了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垄断B.清除了国际贸易发展的障碍
C.奠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D.加剧了世界经济恢复的困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9年春天,设在伦敦的帝国战争博物馆的馆长提交了年度报告。报告指出,1938—1939年是博物馆运作最好的一年,有超过45万的参观者,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思考如何应对未来战争,包括壕沟和防空洞的修建,应对毒气攻击的防御以及有效伪装的方法。这表明(     
A.绥靖政策已经丧失人心B.帝国战争博物馆加大宣传力度
C.民众对战争的担忧加剧D.全民社会动员取得明显的成效
6 . 1932年起,美国对苏联展开经济战,试图把经济危机的责任推到苏联身上。正如10月16日胡佛在克利夫兰的发言所说“苏联在全世界的倾销是引起世界危机的原因之一”。美国此举意在(     
A.大力推行祸水东引策略B.采用和平演变方式击垮苏联
C.夺回世界经济霸主地位D.转移民众对国内问题的视线
7 . 1938年,希特勒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后,时任英国首相张伯伦对此表示,英国不会为捷克斯洛伐克作战,并且“只要外交部加把劲,重整军备和与德国及意大利建立更良好关系的政策会使我们和平地渡过危险时期”。据此可知,当时(     
A.英国奉行对德妥协的绥靖政策B.法西斯亚欧策源地已形成
C.雅尔塔体系未能保护弱国利益D.德意志占据军事优势地位
8 . 1934年9月,法、英、意、波、捷、中等30个国联成员国联名致电苏联政府,“邀请苏联参加国联并实行宝贵的合作”。随后国联全体大会以38票赞成、3票反对、7票弃权的结果同意苏联加入并担任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苏联加入国联的背景是(     
A.西方意识形态观念的淡化B.国际法西斯主义的威胁
C.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要求D.《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2023-11-02更新 | 254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新时代学校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9 . 1938年,张伯伦决心将英、法两国倡导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方针,改为对德作出某些让步。如签署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属于德国的协议,承认德国对奥地利的合并,彼此达成“全盘解决”,就能稳定欧洲局势。他的构想
A.遏制了法西斯势力的扩张B.助推了欧洲战争势力的膨胀
C.缓和了英国与德国的矛盾D.促进了欧洲安全体系的建立
2022-05-08更新 | 337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出现了一批新财阀,依靠国家政权、专业银行、军事部门的支持,采用新技术,发展与军事和殖民扩张有关的新兴工业,老财阀在造船、煤炭、钢铁、制铝等与军事有关的部门中也有很大的投资。他们与军部勾结密切,形成“军财抱合”。这说明当时日本(     
A.垄断组织有浓厚的军事封建性B.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C.积极利用科技成果提高生产力D.法西斯上台有其雄厚经济基础
2023-04-02更新 | 267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3月月考(二)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