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3 . 某国际会议通过的文件指出:“余等: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首相代表余等亿万国民,业经会商,并同意对日本应予以一机会,以结束此次战事……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全世界激起之自由人之力量,所得之结果,彰彰在前,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该国际会议召开地位于下图中
A.①B.②C.③D.④
4 . 二战期间,反法西斯盟国进行了紧密的合作,最终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以下不属于美英合作完成的是:
A.西西里岛登陆
B.“火炬”登陆
C.易北河会师
D.诺曼底登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关键是
A.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反法西斯国家在实力上超过法西斯国家
C.美苏之间社会制度矛盾的消除
D.法西斯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敌人
6 . 1942年元旦,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在宣言签字前,确定了美、英、苏、中在前,其他国家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原则。这一原则意味着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B.四大国在所有问题上均达成了共识
C.这个联盟实际上被四大国所控制
D.承认四大国在反法西斯同盟中的特殊作用
7 . 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在回忆录中写道:“广播里的特别报道都在声嘶力竭地宣称接下来的法兰西战役是迫使宿敌归降的闪电战:鹿特丹、安特卫普、巴黎、大西洋海岸……就这样,我们地理课的内容随着国土的扩张而不断地扩充:接二连三,节节胜利。”由此可见
A.该作家当年的政治立场是反对法西斯国家扩张的
B.该回忆反映的是1940年德军在西线的战况
C.大众传播媒介对于二战的爆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D.德国地理教科书根据战场形势变化不断进行修订
8 . 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是
A.德军偷袭英国B.日本偷袭珍珠港C.德军进攻苏联D.日本发动七七事变
9 . 《凡尔赛和约》与《慕尼黑协定》的共同之处是
①具有反苏性质
②都有德国参与制定
③法国得利最多
④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2018-05-04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八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10 . 材料一总统强烈要求国会特别会议废除中立法禁运条款(1939年9月21日)
从纯粹的物质观点来看,在我们这里加工可以对成千上万的人提供就业,而我们却把各样物品远涉大洋运到彼岸去进行最后的加工…………还是从物质的观点来看,在这里提供这样的就业机会会自动的帮助我们建设我们的国防。
禁运条款的制定不但是完全改变了我们的传统政策。它还产生了这样的效果:就海运贸易而言,把陆军强国和海军强国至于同样的地位。要发动战争的陆军强国因此可以在事前就感到放心,因为任何未来的敌对海军强国都会由于享受不到古已有之的随处采购的权利而受到削弱。这在四年前就已开始给了交战的一方一项具体好处,不是由于它的本身的力量或地理位置,而是由于合众国的一项支持性行动。
材料二总统第702次记者招待会(1940年12月17日)
大不列颠的订货因此对于美国国防是极其宝贵的;因为这些订货自动地增加生产设施……我们必须鼓励这种生产。
我来给大家打个比方:假设我的邻人的家宅着了火,而在四五百英尺以外我有一截浇园的水龙管子。如果他能够把我的浇园的水龙管子接到他的自来水龙头上,我就可能帮助他把火灭掉……如果经过灭火的过程,这段水管完好如初,毫未损伤,邻人就把它还给我,对我十分感激。但是,假设它给搞坏了……他说,“好,我来照赔。”现在,如果我拿回的是一根可用的浇园水管,我就不吃亏。
换句话说,如果你借出一定数量的军火,在战后得到归还,如果这军火是完好如初的——没有损坏——你就不吃亏;如果它们损坏了,或者陈旧了,或者完全丢掉了,而如果你借给的人照样赔上,在我看来,你就没有吃亏

——摘自《罗斯福选集》


材料三

——摘编自《略论美援与中美抗日同盟》


(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斯福为什么主张废除中立法中的禁运条款?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罗斯福在这两次讲话中的异同?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武器等物资禁运问题上态度发生变化的国际背景。
(4)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对华援助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从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这一角度,说明美国为什么对华援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