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广岛在早上9时14分还是生机勃勃拥有三十四万四千人口,到了9时16分就损失了六万零一百七十五人,死的死,失踪的失踪。四平方英里的城市文明,化为乌有……8月9日再干一次,又毁灭了第二个目标城市(长崎)的三万五千人。
——W·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第二卷
材料二:对于日本战败的真正原因,当事者和历史学家们意见不一。负责进行战略轰炸的人断言,即使没有原子弹,日本在1945年底也就完全被摧毁了。尼米茨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有海军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人的观点出人意料地得到了负责中国境内空中作战的陈纳德将军的支持。他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到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到来。但是有两个不变和压倒一切的因素早已注定了日本的命运:首先是日本经济上的弱点——它的经济潜力只及美国的15%…… 但是美国人——这是第二个决定因素——出色地动员和发挥了自己的力量。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二,说明H·米歇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投降原因的观点。
(2)你对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作何评论?
2016-11-18更新 | 10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
2 . 下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召开的国际会议中,中国政府代表参加的有
①26国华盛顿会议 ②开罗会议 ③雅尔塔会议 ④波茨坦会议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6-11-18更新 | 10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
3 . 二战后期,攻占德国首都柏林的是
A.美军B.英军C.法军D.苏军
2016-11-18更新 | 4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
4 . 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具有促进作用的是
A.《大西洋宪章》B.《开罗宣言》
C.《波茨坦公告》D.《联合国宪章》
2016-11-18更新 | 9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
5 . 下列战场最先实现转折的是
A.苏德战场B.中国战场C.太平洋战场D.北非战场
2016-11-18更新 | 7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
6 . 希特勒说:“在进军莱茵区以后的48个小时,是我一生中最紧张的时刻,如果当时法国人也进军莱茵区,我们只好夹着尾巴撤退,因为我们可资利用的军事力量,即使来稍作抵抗,也是完全不够的。”该材料最能说明
A.法国纵容了德国扩张B.希特勒采取了冒险政策
C.西线出现“静坐战争”D.法国是当时欧洲军事最强的国家
7 . 下列关于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失败的原因,表述错误的是
A.社会制度落后,缺乏国际援助B.法西斯势力的相对强大
C.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D.美国执行“中立”政策
8 . 希特勒曾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唯一办法。”他们打出反共产国际旗号的主要意图是
A.作为法西斯国家结盟的纲领B.寻找结盟的共同基础
C.麻痹西方国家,继续侵略扩张D.迷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
2016-11-18更新 | 5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
2007·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9 . 艾森豪威尔总统曾回忆,他熬过三年战争岁月靠的是每晚睡四个小时,每天喝20杯咖啡,吸四包骆驼牌香烟,偶尔加一个三明治。那场战争是指
A.第一次世界大战B.独立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D.南北战争
2016-11-18更新 | 1191次组卷 | 2卷引用: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卷A组(上海卷)
10 . 战争中,作战方式的改变与新型武器的大规模使用密切相关。这方面的典型战例是
A.西西里岛登陆战B.阿拉曼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D.中途岛海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