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造成下图中两次明显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1884~1974年全球货船航运费率变化示意图

A.国际局势的剧变B.技术变革的推动
C.全球治理的加强D.自由贸易的发展
2024-01-02更新 | 1793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年高考天津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45年2月13—15日英美空军对德国东部城市德累斯顿进行的四轮空袭造成大约2.5万人死亡。根据以下关于“德累斯顿大轰炸”的认识,能得出的结论是(     
认识主体认识内容
参与轰炸的英美军人倾向于把德累斯顿人定位于“受害者”
纳粹政府盟军制造了“有计划的大屠杀”
民主德国政府大轰炸是“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战争准备”
联邦德国及统一后政府强调纳粹政权才是悲剧的始作俑者

A.不同来源的史料难以互证B.国际格局变化加剧
C.主体的立场影响历史解释D.强权政治色彩显著
2022-08-23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63至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居有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

到1914年时,欧洲已称霸全球。这是一个漫长过程的顶峰,这一漫长过程从葡萄牙船长开始沿非洲海岸摸索前进时就开始了。随着权利的史无前例的集中,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已成为世界的中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大伤元气,无论战胜国英、法,还是战败国德、意都严重损耗,经济破败凋敝,政治局势动荡不稳,国际地位显著下降。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美苏之间的战略目标、战略构想和战略利益形成了根本冲突,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形成了全面的对峙和对抗。二战重创了英法等殖民帝国,原来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改写了世界政治地图。

——王斯德《世界通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国际格局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加以说明。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国际格局变化的表现。
4 . 在1943 年的开罗会议上,蒋介石主张战后由中美联合扶助越南独立。然而至战争后期,蒋介石对越政策发生逆转,由扶植越南独立转而同意法国战后重返越南。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客观因素是
A.法国国际影响力日渐提升B.胡志明领导的独立运动受挫
C.民族自决的原则已被否定D.美国对华政策发生根本调整
2022-02-19更新 | 182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大教育联盟学校2021-2022高三下学期收心考试(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1年7月2日,日本在御前会议通过的《形势变化下的帝国国策纲要》中首次使用“英美开战”措辞,并提出为奠定国家“自存自卫”的基础,必须向南洋推进,为建设“大东亚共荣圈”,不惜与苏联、英美开战。这表明,当时日本
A.企图扩大侵略范围B.与苏联矛盾非常尖锐
C.本土遭到美国威胁D.制定了闪电战的计划
6 . 1943年初,原来倾向于德国的土耳其、伊朗等国都纷纷表态,表示支持反法西斯战争,同时,很多国家加入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反法西斯同盟的正义性
B.斯大林格勒战役扭转了二战的战局
C.法西斯集团的开始瓦解
D.美国的参战增强了世界人民的信心
7 . 1934-1937年,美国连续出台三个中立法案,规定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发生的战争中保持“中立”,不得向交战双方输送军火和战略物资。但193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新的《中立法》,允许其它国家在现金购买、运输自理的条件下,购买美国武器。这一变化
A.有利于英国在欧洲战场上作战
B.表明美国实际上已与苏联结盟
C.代表着美国放弃孤立主义政策
D.与德军发起西线进攻密切相关
2019-05-23更新 | 133次组卷 | 4卷引用:【校级联考】山东省菏泽市部分重点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期中(A卷)历史试卷
8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43年11月《开罗宣言》:“中美英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1945年7月《波茨坦公告》第八条:“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可以领有之小岛在内。”

材料二   第一条甲:日本与每一盟国间之战争状态,……即告终止。乙:各盟国承认日本人民对于日本及其领海有完全的主权;第二条乙:日本放弃对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一切权利、权利根据及要求;第六条甲:各盟国所有占领军,应予本条约生效后尽早撤离日本……。但本款规定并不妨碍外国武装部队依照或由于一个或二个以上的盟国与日本业已缔结或将缔结之双边或多边协定,而在日本领土上驻扎或留驻。

——1951年9月8日美国主持对日和约《旧金山和约》


(1)根据材料,概括两则材料对“台湾及澎湖列岛”规定的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简述美国对日本政策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变化的意图。
9 . 美国的对外政策是随着其综合国力的上升逐步变化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对待外国应遵循的最高行动准则是在扩大我们的贸易关系时,应尽可能避免政治上的联系。……欧洲有一套基本利益,我们则没有,或关系甚疏远。因此欧洲必定经常忙于争执,其起因实际上与我们的利害无关。……我们真正的政策是避开与外界任何部分的永久联盟。

——摘自人教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华盛顿提出的美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什么?并分析他提出这项原则的理由。

材料二

1.公开的和平条约,必须公开缔结……

2.领海以外……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

3.尽可能地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

14.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

——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的背景和目的。

材料三   1935—1937年,美国连续出台三个中立法案,规定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发生的战争中保持“中立”,不得向交战双方输送军火和战略物资。……美国又于1941年3月通过《租借法》,授权总统可以向“对于美国防务至关重要的”国家出售、转让、交换、出借军事设备和其他物品。

——《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3)依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在1935—1941年间对外政策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2019-04-0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大口屯高级中学2018-2019第二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种相互间的不信任使1939年夏苏联与西欧两大强国的谈判流产,而关于哪一方应对这一失败负责的问题至今仍处于争议中。美国历史学家断定:“总的说来,苏联在这一阶段后期的政策是一种无耻的欺骗。”相反,英国历史学家坚持认为,“人们无论怎样旋转占卜用的水晶球,试图根据1939年8月23日的观点来研究未来,都很难看出苏联还有其他什么路可走”。也许这些评价中的每一个都是相当确实的,因为当时相互间的疑心非常大,以至双方不仅仔细考虑了与希特勒打交道的可能性,而且也在这一方面采取了措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苏联政府为了进一步促使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于1941年9月24日发表声明,同意《大西洋宪章》的基本原则。9月29日至10月1日,苏、美、英三国代表在莫斯科集会,签订了三国协定,规定英、美在短期内供给苏联武器和物资,苏联则为英、美军事生产提供原料,三国协定为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0月30日,罗斯福代表美国政府宣布给苏联10亿美元的无息贷款。11月7日,美国把租借法案扩大到苏联,为向苏提供军援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

(1)材料一中美国和英国的历史学家是如何看待苏联与西欧两大强国谈判失败的?

(2)材料二体现了苏联和西方的关系出现了哪些变化?导致其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