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人民英勇作战、相互配合,最终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莫斯科战役交战双方兵力对比

人数坦克火炮和迫击炮飞机
德国18017001.4万门1390
苏联1259907600677

材料二   1942526日,《苏英同盟合作互助条约》签订,规定两国在对德作战期间,互相支援……1942611日,苏美互助协定签订,规定美苏两国相互提供物资、设备和情报。该协定从法律上确定了美国对苏的租借援助形式。

——摘自方连庆、王炳元、刘金质《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   1943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

——摘编自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莫斯科战役交战双方兵力对比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苏军获胜的原因,并指出该战役的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期间苏美英三国合作的表现。并结合所学指出三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联合行动的时间和标志。
(3)依据材料三分析《四国宣言》的主要目的。其基本宗旨在战后是如何落实的?
2020-11-1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北G2(嘉兴一中、湖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材料       随着战争的进行,美国和日本之间的冲突不断增加,美国开始调整“中立”政策。1939年,美国制定了向英国提供物资的现购自运政策,1941年,通过《租借法案》,美国借给英国驱逐舰和其他战略物资,后来又把这种帮助扩大到了苏联,中国和许多其他国家。德国在欧洲的胜利和英国在欧洲及亚洲岌岌可危的军事处境,促使日本在东南亚地区扩大影响。1940年9月,日本占领法属印支,对此,美国冻结了日本在美国的财产,并对日本实行石油禁运,迫使日本退出轴心国,从中国和东南亚撤军。1941年10月,日本主战派东条英机出任首相,加快了对英国和美国的战争。日本希望通过摧毁美国在太平洋的海上力量,为征服东南亚扫除障碍,从而建立防御周界,防止盟军攻击日本本土。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了对珍珠港的空袭,除美国航母未在港内幸免于难外,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随后,德意正式对美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美,英、苏中正式结盟,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扩大。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概括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珍珠港事件的影响。
2020-01-0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远东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一国的外交举措常受制于国内外诸多要素,又反作用于该国在国际上的生存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3月,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洛奇提出一份由39名参议员签署的反对国际联盟的声明,他们特别反对盟约中关于联盟会员国“有尊重并保证所有联盟各会员国领土之完整及现有政治上之独立,以防御外来侵犯之义务”的规定。其后对国联盟约的指责更是纷沓而至。被广为宣传的反对国联盟约的口号有:“盟约要求遵照国联命令送我们的孩子到世界各地区打仗!”“盟约是对华盛顿总统警告的嘲弄!”威尔逊总统决意“诉诸人民”,周游各地巡回演说。但民众对和约的热情开始消退,战后经济一度萧条让很多人宁愿忽视国际事务而关注国内危机。1920年3月,美国参议院对和约进行表决,结果是拒不接受。

材料二   1940年12月,英国告知美国,它面临“船舰损失重大”“黄金储备消耗殆尽”两大困难。罗斯福总统在随后的“炉边谈话”中说“如果我们现在竭尽全力支援反对轴心国进攻的国家……合众国卷入战争的机会要少得多”。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到战争结束,美国通过《租借法》援助英国及英联邦国家、法国及其属地约345亿美元,占其全部援助的三分之二。受援国大都提供美军各种矿产资源、军事基地或社会公共设施,总计约78亿美元。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美国参议院“拒不接受”《凡尔赛和约》的原因,并简述这一“拒不接受”所体现的外交理念对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外交带来怎样的不良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指出《租借法》的主要内容,简述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的背景,并概要评价《租借法》的实施。
2019-11-1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东北联盟(ZDB)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4 . 材料   1942年8月爆发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是盟军战略计划的一部分,目的在于保护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的运输航线,也是盟军在太平洋反攻的开始。这场战役以美军小型登陆战为开始,随后日军为夺回岛屿而逐次增兵,并在海上、陆地、空中展开了空前的争夺,从而演化成了日本与盟军的决战。双方历时半年多的争夺,均损耗了大量的战舰、飞机,而日本的人员伤亡也远超美军。最终,日本因无力进行消耗作战,而选择撤军。美军最终完全占据瓜岛,尔后夺取了所罗门群岛,最终是整个南太平洋地区的制海权。

——摘编自李德·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盟军发动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胜利的意义。
2019-09-20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材料:当我们享受稳定的国际秩序带来的发展机遇时,绝不能忘记是谁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今天的和平。1941年至1945年,苏联军民用生命换来和平,苏联红军在西线消灭的法西斯比盟军多出1.8至2.5倍。世人也不能忘记在远东战场上,中国人民为抗击日本侵略付出的巨大牺牲。正因为中国在远东牵制住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步伐,为苏联打击德国法西斯、为美国对日本发起大规模进攻争取了宝贵时间和重要机遇。世界各国举行纪念战争胜利的系列活动,不仅是为了提醒世人牢牢记住给人类带来灾难的罪魁祸首,更是告诫当下妄想颠覆战后格局的政客正视其前人失败的历史。

——摘编自【俄】安德烈纳扎洛夫《是谁用生命换来和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苏两国在二战中做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俄两国人民共同举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活动的原因。
2019-06-1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南省焦作市2018-2019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材料: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当日,日军进攻英军占领的香港。1941年12月24日,为策应进军香港的日军,日军调集12余万兵力、飞机200余架、各类大炮600多门,开始强渡新墙河,日军向第九战区中国军队发动进攻,拉开了抗日战争时期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序幕。会战中,中国军队依靠坚固的工事顽强防御,始终控制着战场主动权。而日军却狂妄地认为可以速战速决,南下强攻长沙,连攻4天没有成功。日军伤亡惨重、补给耗尽,被迫仓皇撤退。最终,日军不仅没有消灭第九战区主力,反而伤亡2万余人。此战让日军高层意识到中国军队顽强的抗战意志和实力。同时,深感兵力不足,之后两年内再也没有敢于进攻第九战区。此战后,马歇尔向罗斯福总统谏言:现在东南亚、南亚、太平洋上的盟军都被日本打得溃不成军,中国却在长沙打了个大胜仗,歼灭日军数万之众。中国战场牵制日军一半以上兵力。如果中国单独和日本媾和,在华百万日军主力将加入这些战场,盟军将会极为不利。所以,应该大量援助中国,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罗斯福接受了马歇尔的建议,宣布援助国民政府5亿美元物资,建立“中印缅战区”.并任命蒋中正为最高统帅。不久,盟国还宣布废除在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取消租界等

——摘编自中国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日军发动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意义。
2019-11-1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7 .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蒋介石信心大增,表示抗战到底,并建议各友邦成立军事同盟。美、英、中等国相继对日、德、意宣战。同月,美、英两国首脑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商讨在远东设立中国战区,包括中国、泰国、越南等地区,由蒋介石担任最高统帅。1942年1月1日,由中、英、美、苏四国领衔的26个反法西斯国家,签署了对德、意、日共同采取行动的《联合国家宣言》,规定:签字国保证运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打击共同敌人;相互合作,不得与任何敌人单独媾和,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同月,中国战区统帅部成立。中国以多年独立抗日所显示的伟大力量,赢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设立中国战区的背景。
2020-05-1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相继兴起为数众多的抗日义勇军,揭开了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序幕。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组织了抗日游击队,后整编为东北抗日联军,中共中央多次发表宣言,号召工农红军和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退出中国。中国工农商学兵各界民众团体和知名人士,纷纷发表通电,抗议日本的侵略暴行,要求民党政府抗日。上海、北平、南京、天津、北平、汉口、青岛、长沙、重庆、桂林、汕头等城市的工人和其他劳动群众,也都以集会请愿、募集捐款、禁售日货等形式,掀起抗日爱国运动的热潮。许多城市开展抵制日货的活动,沉重打击日本的经济侵略。1935年北平学生发动了“一二九”运动,平津学生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纷纷组织南下宣传团,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掀起了新高潮。

——摘编自张宪文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

材料二   东北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它开始最早,坚持的时间最长,进行的斗争极端艰苦卓绝,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谱写了中华民族的正气歌,为中国抗日战争、国际反击西斯战争与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与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马沈《论东北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31—1935年抗日救亡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北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
9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戴维雷诺兹指出,“战时的英美关系是一种实用主义的婚姻,伴随合作旋律的持久音调是竞争。在维护两国作为公认大国的合作框架内,英美却在设法夺取优势和有利地位,这的确是一种竞争性的合作关系。”

——戴维·雷诺兹《霸权与冲突的世界》

材料二   斯大林曾指出:“在我们的时代想不顾各种条约,一下子就挑起战争,并不是那么容易的。”1941年5月,希特勒副手鲁道夫赫斯私自公开飞往英格兰之后,苏联更加怀疑来自英国的情报。苏联对各方提供的德国即将入侵的情报持怀疑态度,自然地影响到其他方面,比如迟迟没有动员导致兵员不足。……大批富有经验的将领在肃反中遭清洗,随之而来的就是对闪电战、新技术装备等没有重视。……入侵邻国建立“东方战线”后,沿新国境线构筑新防线的进度“迟缓得令人不能容忍”。战争爆发几天之后,苏军统帅部发现错误地判断了德军的主攻方向,匆忙改正。不久更惊讶的发现这些“东方战线”地域的居民把德军当作“解放者”看待,对苏联抱着冷淡和不合作态度。

——摘编自《试析苏联卫国战争初期严重失利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1939—1942年英美“实用主义婚姻”形成的主要步骤,并分析“婚姻”形成的影响。
(2)阅读材料一,概括苏联在二战初期失利的原因。
10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华盛顿会议没有解决日美之间的矛盾,反而使两国在远东开始了一轮新的竞争。1940年春夏,德军突袭北欧、闪击西欧,诱发了日本内部早已孕育的南进论的高涨。7月,日本陆军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海军推进对美国的战备,并决定于8月挥戈南进。但在陆军部作战科的一次参谋会议上,反对南进的稳健派达到60%以上。7月26日,美国禁止向日本出口航空汽油、润滑油和头等碎金属;12月,中国获得美国政府1亿美元的贷款。1940年末,苏联在远东布置了30个师团,而日本在朝鲜和满洲仅驻扎了12个师团:远东苏军拥有2800架飞机和2700辆战车,日军只有720架飞机和450辆战车。这加重了日本统治者的隐忧。直到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才消除了日本统治者念念不忘的北方威胁。7月28日,日军占领了法属印支南部。10月,近卫文唐不敢承担对美战争的重责,自动辞职,天皇任命东条英机组阁。12月初,太平洋战争爆发。

——摘编自祝曙光《探析延缓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原因》


(1)根据材料,指出日本最终选择“南进”战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实施“南进”战略的影响。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