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下图所示为1941年德国出版的宣传画画中的罗斯福和丘吉尔不但把自己的国旗插在非洲腹地,还急于要把非洲(版图)撕扯开来。这幅作品
A.揭示了英美的扩张野心B.充斥着殖民主义的思维
C.鼓舞了前线将士的士气D.暴露了德国的侵略计划
2 . 1939年~1941年,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候,一支由波兰、德国、奥地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苏联、英国等国籍的志愿者组成的国际援华医疗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援抗战。作为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成员开展医疗救助工作,与中国人民休戚与共、生死患难,直到抗战胜利。这反映了
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战场
B.中国抗战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了进一步的拓展
D.各国援华是实现民族解放的重要保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42年,某文件规定:签字国保证运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打击共同敌人:相互合作,不得与任何敌人单独媾和。此文件是
A.《大西洋宪章》B.《联合国宪章》C.《波茨坦宣言》D.《联合国家宣言》
4 . 1941年8月,英美领导人在大西洋的军舰上举行会谈,美国助理国务卿韦尔斯企图让英国废除“帝国特惠制”,英国首相丘吉尔当即拒绝。美国总统罗斯福最后作出了让步,保存了英国的“帝国特惠制”。罗斯福此举
A.利于推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团结B.是对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妥协
C.换取了英国对美国称霸世界的认可D.体现了美国孤立主义外交原则
5 . 下列方框中文字为1942年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部分内容,据此判断,该宣言发表的影响是

①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
②刺激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太平洋战争
③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④确立了战后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②③④

6 . 材料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希特勒凭借闪电之剑将欧洲大小王国横扫,但欧洲这块大蛋 糕的东部,红色苏联一直是希特勒心中的牵挂。1941年9月30日,纳粹德军向苏联首都莫斯 科发起进攻,苏联措手不及,防线被迅速突破,一天之内1200架飞机报废,其中大部分都没有 离开机场。不久,崇尚战争经济学的希特勒更看重经济发达的列宁格勒和乌克兰等地对战争 的支撑作用,认为莫斯科已是囊中之物,摧毁它只是时间问题。至此,莫斯科城下的利刃突然 失去了锋芒。至11月中下旬,莫斯科气温骤降,由于并未准备充足冬季装备,纳粹德军缺衣少 穿、陷入绝望。身着厚厚冬装的苏军士兵则在红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阅兵,全军士气高昂。12 月6日,苏军发起反攻,战斗力下降的纳粹德军溃不成军。至1942年1月初,莫斯科城下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被击溃,纳粹德军对莫斯科的直接威胁解除,莫斯科保卫战取得胜利。

—摘编自冷沙洲《莫斯科保卫战》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原因。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意义。
2020-08-0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后,盟国开始就开辟第二战场问题进行协商。丘吉尔表示,在目前情况下,大举登陆必遭“血腥还击”,而小规模袭击“只能导致惨败”,拒绝了苏联的提议。1942年上半年,在国内外的压力下,英国被迫同意美国提出的西欧作战计划,但在开始时间上作出了重大保留。同年8月,在与斯大林的会谈中,丘吉尔把法西斯在欧洲的统治比喻为鳄鱼,主张应该首先打击它“柔软的下腹部”,强调在英国传统势力范围的北非、包括巴尔干在内的地中海地区展开军事行动的重要性,而第二战场的开辟只能推迟。在1943年底召开的德黑兰会议上,经过激烈的斗争,英国不得不同意开辟第二战场的具体计划。1944年6月,盟军终于实施了在诺曼底登陆的“霸王计划”。

——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拖延第二战场开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战场成功开辟的意义。
2019-06-08更新 | 3662次组卷 | 26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关于美国是否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就得知了这一计划,一直是战后史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一些西方学者认为美军有先进监听机关“魔术”,而且美军在太平洋地区布置了大量的监听站和情报机构,对日军这么大的军事行动不可能毫无察觉。而我国史学界则普遍认为,日本重心在中国战场,不可能将进攻的矛头首先对准强大的美国,更不可能直接袭击远在数千公里之外且有重兵防守的珍珠港。这说明
A.历史事实虽是客观的,但历史真相却不易还原
B.由于研究者立场的差异,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C.两种观点均存疑待解,须找到最有力证据求证
D.历史学术问题应提倡百家争鸣,而非定于一论
9 .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如果德国人不能解决自己国家空间缺乏的问题,或是不能为自己的工业打开国内市场,那它2000年的历史就付诸东流了。因为德国就会在世界舞台上消失,更有活力的人会来继承德国的遗产的……必须抢占并保有空间。那些懒惰的人种根本就没有权利占有土地。土地应归属于那些勤劳耕种它们并能保护它们的人们。如果一国国民丢掉了土地,他们同时也就丢弃了生命。如果一个国家不能防卫他们的国土,它的每个国民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土地。没有更高的正义规则规定一国国民必须挨饿。唯一起作用的只有权力,它创造正义……问题是我们是希望生存,还是希望死亡。我们比全世界其他民族有更多的权利拥有更多的土地,因为我们的人口密度实在是太大了。我个人认为在这方面可以运用这个原则:上帝只帮助那些自助的人。
——希特勒1930年
材料二 在一定时期内,某些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以飞跃的速度赶上自己的竞争者并跑到前面去了;相反的,有些国家则踏步不前,并且逐渐落到后面去了。……结果从三十年代中期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分裂成法西斯国家集团和英、美、法三大国组成的帝国主义集团。这两个集团在经济上和政治上进行着激烈的斗争。……法西斯国家从西方国家得到的支持越多,它们就越是贪得无厌;它们越觉得自己的力量强大,就越轻视那些助它们为虐的人。
——选自凌治彬主编:《世界现代史稿》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希特勒所谓的“空间理论”出台的背景有哪些?其实质又是什么?
(2)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给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带来哪些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