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世纪教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皮浪命题”是20世纪初比利时史学家亨利·皮浪就西方古代向中世纪转变的问题而提出的著名史学命题,有关该命题的争论已持续近百年,影响深远。“皮浪命题”指:日耳曼蛮族入侵并没有终结古代文明,中世纪西方的社会仍旧是具有统一性的古代地中海世界的组成部分,强调古代地中海文明在蛮族入侵之后在中世纪的延续性。但也有学者对此持反对意见,认为古典时代与中世纪社会截然不同。

围绕“皮浪命题”的讨论,提出你的观点和认识,并运用世界古代中世纪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1世纪以来,天主教会一直追求统治世界,就事实而言,它在西欧大肆宣扬君权神授理论,而教皇则是神的代言人,只有教皇能处理皇帝:它还将所有“异教”邪魔化,频频动员各国君主组织军队加以“狩猎”或征伐。据此可知,中世纪后期的天主教会(     
A.受到人文主义思潮影响B.重新诠释了教规和教义
C.得到各国王权大力支持D.极力扩充政治上的权势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服饰最能体现财富、身份地位和意趣,因而能够最直接、最敏感地反映生活习俗的变化。晚明服饰的更新之快令人目不暇接。《阅世编》卷八记载,一些地区时兴宋锦、唐锦,尔后又追求汉锦、晋锦,不久“皆称厌物”。 而小康人家衣饰上无大红不穿,就连婢女也非以大红饰衣不可。八品官配着朝中官服,一些教坊司乐工的穿戴竟与朝臣无异,宫中打杂太监也穿起了蟒衣——图案仅比龙袍少一爪。更有甚者,只有皇帝才配使用的龙纹,也开始在民间出现,团龙、立龙等成为寻常百姓常用的服装花纹。人们似乎完全忘却了风俗生活中的种种限制,追求绚丽多姿的风采。除了服饰之外,住房、饮食、舆马及日用品等方面也是肆无禁忌。

——吴琦、耿新建《晚明风俗变异与民间消费观念的更新》

材料二   中世纪中晚期,狂欢文化及相关仪式、活动为法国所有阶层、性别和年龄的人所共享。上层贵族十分钟爱并支持各种狂欢游戏,也不惮于公开参与大众的狂欢。法国宫廷历来有举行和参加各种狂欢游戏的传统。1393年,法国国王查理六世和若干高级贵族在一场宫廷婚礼中举行了一场吵闹游戏:他们化装成浑身是毛的野蛮人,一边不知所云地嚎叫,一边挥舞着狼牙棒,“像魔鬼一样”疯狂地舞蹈。在基督教大斋节来临之前的狂欢节期间,人们大快朵颐、佩戴面具、身着奇装异服,暂时抛弃世俗身份和等级地位差异与各种繁琐严厉的束缚,尽情欢乐,享受禁欲生活主导下的短暂快乐。在许多地方,狂欢游行是属于驱逐群体恐惧和寻求神灵保护的宗教仪式,也是处理某些特定群体事务尤其是违反群体利益事务的手段,因此具有地方自治和加强群体内部凝聚力的意义。

——摘编自唐运冠《法国中世纪晚期的狂欢文化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晚明与中世纪中晚期法国社会“狂欢”现象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法两国“狂欢”现象出现的原因。
23-24高三上·江西·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215年,教皇特使、巴黎大学训导长库尔松制定的章程取消了巴黎圣母院主事对巴黎大学的控制权。1231年,教皇的谕旨使巴黎大学拥有了授予各类学位的专一权及“不受宗教法庭干预”的特权。教皇的上述举措主要是为了(       

A.应对人文主义思潮的冲击B.强化教廷在文化领域的权威
C.消弭宗教改革带来的影响D.满足城市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2023-12-23更新 | 124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大练习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2世纪以后,哥特式建筑风靡欧洲,哥特式教堂就是一个向信仰者敞开的“天国的窗口”,透过玻璃花窗,上帝把他充满慈爱和柔情的目光投向诚惶诚恐的虔信者;而在教堂正中高耸的十字架上,基督痉挛的肌躯和痛苦的面容又把人的灵魂带入无尽的痛悔之中。哥特式建筑在欧洲的流行(     
A.反映出欧洲人民普遍贫困痛苦B.体现出基督教影响欧洲的社会生活
C.是专制王权在欧洲兴起的反映D.凸显了工业文明时代建筑艺术风格
2023-10-19更新 | 170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卷
6 . 中世纪时期,欧洲神学家从《圣经》中引申出寡妇守贞不二的理论,力倡宗教禁欲主义。庄园主们为增加劳动人口则“百般纵容寡妇们结婚,如果她们拒绝或拖延,就会被罚款”。这反映出中世纪的欧洲(     
A.宗教的地位高于法律B.教会与王权之间存在矛盾
C.神权与世俗权力并立D.处于天主教会的统治之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恩格斯说:“中世纪完全是从野蛮状态发展而来的,它把古代文明一扫而光……政治和法学同其他一切科学一样,不过是神学的分支,一切都按照神学中适用的原则来处理。教会的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个法庭都具有法律效力。”材料可以反映中世纪欧洲(     

A.与古典文明失去关联B.基督教具有广泛影响
C.神权与王权矛盾尖锐D.难以孕育出近代文明
2023-08-28更新 | 178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4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3世纪初,牛津大学形成。下图为牛津大学校徽,校徽由三顶王冠和一本展开的书组成。书上用拉丁文写着《圣经》中的一句话“主照亮我”。据此可以推断(     
   
A.国王兼任中世纪大学校长B.中世纪大学脱离教会控制
C.世俗文化的发展受到阻碍D.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
2023-08-19更新 | 276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南省多校联考(三湘名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今天,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地发现古代伊斯兰帝国与现代的联系:文化贡献、数学和科学发明等。这些持久的贡献是穆斯林从被征服的民族那里借来的,并打上了自己独特的印迹。阿拉伯语不仅变成了从波斯到比利牛斯山的主要日常用语,而且代替了波斯语、希腊语等帝国境内多种语言,成为主要的文化工具,是有力的文化融合剂。伊斯兰教作为阿拉伯半岛和阿拉伯先知的产物,它不仅要求人们顺从新的信仰,而且要求人们顺从新的社会——实际上就是顺从麦地那政府和先知以及后来的帝国。8世纪初,穆斯林从中国工匠那里学到了造纸术,纸张日渐普及,不久所有大城市都建立了学校和图书馆。

——摘编自【美】罗宾·多克《伊斯兰世界帝国》

材料二   下表中古中后期西欧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事件
1020首次对西班牙城市莱昂颁布城市自治特许状
1088“欧洲大学之母”博洛尼亚大学成立
1167牛津大学成立,40多年后该校部分师生又创办了剑桥大学
1296但丁成为佛罗伦萨百人会议的成员
1367德国各大贸易城市正式成立汉萨同盟,包括了近200座城市和城镇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1)根据材料归纳阿拉伯文化的特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古西欧有何基本特征。
2023-07-1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在中世纪西欧的社会活动中,当王权与教权产生矛盾和冲突时,双方主要从保护自己利益的角度而非取代或推翻对方的角度出发,采取谈判、法庭斗争、货币赎买,甚至是战争威胁等手段,使彼此达成一种妥协,建立一种新的权利义务关系。这些做法(     
A.助推封君封臣制的形成B.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C.为城市自治提供了借鉴D.限制了贵族权力的滥用
2023-07-13更新 | 452次组卷 | 30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