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世纪教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从古希腊时期到近代社会,西欧处于不断地发展与变化之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他们把处在“光辉”和“光芒”中间的一段叫做“中”世纪。……新的欧洲文明因其带有显著的宗教特色而被称为基督教文明。……新宗教确定希腊语为宗教语言,吸收了希腊哲学某些流派的思想。

——改编自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等

材料二   西欧的封建时代多方面都呈现出二元对立的特点……中世纪晚期,西欧正值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就是封建关系逐渐解体、资本主义关系开始萌芽,二元制的经济特征正在消退,主要表现为庄园制经济瓦解、农奴摆脱依附关系而获得人身自由,而同时,商品货币关系越来越将城乡间分割与对立的封建经济活动,纳入了资本主义统一民族大市场发展的快车道。同时,二元制政治特点逐渐褪色,一方面是罗马天主教会的衰落,另一方面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兴起,这种发展趋向已势不可挡。

——摘编自姜守明《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二元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世纪的时间阶段,并概括这一时期西欧的文化特征。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指出材料一里中世纪文化与“光辉”古代文化的关联。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具体说明西欧封建时代“多方面都呈现出二元对立的特点”,并分析“二元制经济和政治特征消退”的主要表现。
2 . 基督教认为,人的灵魂不死,人人都有来世,并为现世的恶人与善人建构了不同的彼岸世——地狱与天堂。基督教一方面承认人有原罪,另一方面指出任何人都不是因为原罪而是因为自己作恶才坠入地狱的。这说明基督教(     
A.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B.迎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C.有劝善抑恶的社会功能D.严重束缚人们个性发展
2023-06-30更新 | 176次组卷 | 37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点对点专项训练(选择性必修一)-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中世纪时,基督徒认为人的肉体不论怎么死亡,在最后审判时都会完整如初地坐起,所以不得解剖。而在1319 年,意大利博洛尼亚医学院学生将一具尸体交给老师作解剖和教授之用,这些学生后来被告但被宣判无罪。这一判决说明(       
A.人文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B.天主教会的影响力大大削弱
C.基督教传统观念受到冲击D.发展医学成为世俗社会共识
2023-06-21更新 | 442次组卷 | 8卷引用:纲要下第3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代西方思想家马克斯·韦伯在其论著中谈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是由下列诸要素合力所造成的。

——摘编自马渭源《马克斯·韦伯与中西传统社会结构对比研究》

请结合西欧5-18世纪历史,从图示中选取两种或两种以上要素(也可补充其它要素),对上述观点进行阐释说明。(选取要素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著作中的“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学家

所著史籍的内容提要

希罗多德(古希腊,约前480—前425年)

古希腊先民的历史意识被神话传说所籠罩。而希罗多德《历史》记述的希波战争各城邦同仇敌忾,终于击败波斯帝国,揭示出拯救希腊的是人而不是神。该书涉及的范围主要从地中海到波斯地区。

奥托(德意志,

1114—1158年)

著《双城编年史》,以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的宗教思想统摄全书。他认为“世界分三部分:亚洲、非洲和欧洲”,书中所述的“东方”仅仅是十字军东征所及的区域,古罗马和日耳曼是他主要的关注点。

伏尔泰(法国,

1694—1778年)

著《风俗论》,从远古中国讲起,涉及欧、亚、非、美各洲的历史,但缺乏对东方民族历史的深入分析。作者力图说明,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摆脱偏见、迷信和奴役,向理性公正、文明的方向前进。
分别指出材料中三部欧洲历史著作内容所涉及的地理范围;结合作品撰写的时代背景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2023-04-26更新 | 231次组卷 | 3卷引用:选择性必修三第4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对公元8世纪前后的北欧维京国王而言,皈依基督教意味着中央集权的加强,教会本身是一个集权化的组织,而其运行也依赖于国王等世俗权力,加入基督教还意味着能减少来自其他基督教国家的军事征服危险——教会鼓励基督徒之间保持和平。这表明当时(     
A.基督教的传播多以武力征服进行B.封君封臣制度是教会统治的前提
C.王权和教权的相互依赖相互利用D.教会保障了基督教国家间的和平
7 . 教皇英诺森三世在位时期(1198-1216),积极干预各国政事,对各国君主指手画脚,其权势已伸张至全欧洲。从他写给欧洲各国君主的6000余封书信来看,满纸都是威胁警告之辞。他声称:“教皇的责任是看管罗马帝国的利益,因为罗马帝国起源于教皇统治,而且从教皇那里取得它的最终权力。“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教皇直接管理各国政事B.教会垄断知识和学术
C.政教合一局面开始形成D.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2023-03-18更新 | 515次组卷 | 5卷引用:选必一第2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8 . 有学者认为:西欧封建文明的发展,使得建立在自由之上或根据契约自愿结合到一起的政治联合的新观念,取代了古代希腊罗马时期建立的对个人具有绝对权力的万能国家观念。这一观念变化缘于中世纪西欧(       
A.有限王权传统观念B.自治城市普遍兴起
C.庄园经济自给自足D.教权王权二元并存
2023-02-03更新 | 286次组卷 | 5卷引用: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公元1215年,罗马教廷为统一信徒的宗教行为,确立了基督教七大圣礼,即洗礼、坚信礼、婚礼、圣餐礼、忏悔礼、膏礼和授圣职礼,并要求基督徒每年至少向神父忏悔一次,做弥撒一次。罗马教廷的做法(     
A.强化了教会对民众的约束B.激励了信徒的进取精神
C.造成了基督教世界的分裂D.加速了民族国家的兴起
2022-12-18更新 | 289次组卷 | 9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10 . 774年,查理大帝率军前往罗马,解救罗马教廷免遭伦巴德人的吞并。800年,查理大帝再次出兵意大利帮助莱奥三世教皇清除教廷内部的帮派斗争,摆脱了意大利世俗贵族的控制。这从侧面反映了
A.欧洲的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增强B.教权在与王权的斗争中占据上风
C.罗马教廷是维护君权的重要力量D.基督教会与世俗王权的利益一致
2022-02-19更新 | 1933次组卷 | 29卷引用: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名题荟萃)-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