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世纪教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如表所示为9—10世纪欧洲教皇大事记。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欧洲(     
时间大事
9世纪初版图遍及中欧和西欧的查理曼帝国建立,查理大帝把教皇当作他国土上的一位首席主教。
9世纪末教皇卷入意大利的政治斗争,逐渐成为意大利贵族和罗马党派的权力斗争中的“政治足球”。
962年教皇把“罗马人皇帝”的称号献给了实力强大的德意志君主以寻求保护。
A.教权与王权相结合B.基督教受到严重冲击
C.沿袭罗马帝国传统D.世俗王权加强的趋势
2024-06-0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欧洲“中世纪”的概念,最早是由15世纪人文主义历史学家比昂多提出的。他在《罗马帝国衰落以后的历史,472——1440年》中,认为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古代史的结束,开启了另一个新的时期,即中世纪,它的历史绵亘千年,至14世纪初文艺复兴时代的来临。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将中世纪称为“黑暗时代”,浪漫主义学者以及19.世纪以来的一些历史学家则认为中世纪并不黑暗,它对人类文明同样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

——摘编自张广智《西方史学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中世纪”历史的评价进行论证探讨。(说明:在材料中任选一个观点进行论述,也可以提出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4-03-24更新 | 231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培优(1)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早期基督教坚持一条严格的教义“基督徒不得为商人”。公元1275年,阿拉宗教会议制定的法规规定:漂布工、织工、鞣皮工、染工、鞋匠,皆属贱业,禁止教士操作。这表明(     
A.当时社会存在“四民”之分B.基督教义维护世俗王权统治
C.农耕经济占绝对主导优势D.工商业者违背社会公序良俗
2024-02-02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中世纪前期,贷款主要是教会对穷人的一种接济,无需利息。中世纪后期,尽管教会极力反对,有息贷款仍得以在社会上盛行并被人们接受。这一变化(     
A.源于商品经济发展B.反映教会日益腐败
C.利于救济民众生活D.体现人文主义复兴
2024-02-01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某学者指出,11~12世纪的西欧神学经历了一场方法论的革命,即辩证法的论理方法被引入到神学问题的讨论中。同时他又指出,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原则在11世纪被系统地用于阐发基督教信仰。据此可知,中世纪欧洲(     
A.世俗教育重视培养理性思维方式B.教会垄断文化技术资源
C.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神学为媒介D.民众信仰危机开始出现
2024-01-31更新 | 231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广东卷)- 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据记载,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在位时期(590—604年),每月第一天,教皇在圣彼得大教堂外向穷人分发谷物、酒、蔬菜、奶酪等,向贵族则分发香料和其他奢侈品。1365年,阿维农教皇乌尔班宴请查理四世时,用了150磅香料。这说明,中世纪时期(     
A.香料象征着财富与地位B.西欧农业获得了较快发展
C.东西方商品交流的繁荣D.教会与封建君主互相勾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世纪欧洲地图常常把“海洋环绕陆地形成一个O字型,而在亚非之间用水域隔开,构成一个T字型,在这些地图上,耶路撒冷永远属于中央最显著的位置。”这反映了,中世纪欧洲(     

A.绘制地图的技术领先世界B.流行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念
C.基督教神学影响文化发展D.地圆学说开始为人们所信
8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书院最早出现在唐朝,当时它不是学校,而是朝廷收藏和校勘图书的地方;民间也有书院,是私人用于藏书的地方。唐末,官学衰败,许多士子来到书院求学。北宋初年,政府无暇顾及教育,书院的出现大大弥补了官学的不足,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宋代虽有中央官学和州、县的官办学校,但是名额有限,不能满足更多读书人的需求,且地方州、县学校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宋代书院中的主持人大多是有名的硕学鸿儒,发扬了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吸引士子不远千里而来。

——摘编自孟倩《中国书院与西欧中世纪大学之比较》

材料二   西欧中世纪大学前期以教会办学为主,后期以城市世俗办学为主。分别从教皇和国王的“特许状”中取得不同的办学自主权。西欧中世纪大学拥有的自治权是一种法权,是由教皇或国王颁布的,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是稳定的和不可剥夺的。中世纪大学尽可能地为所有人提供系统和廉价的教育,大学课程包含了文、法、神、医四科,以神学为尊。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式一般包括三种:讲座、评注、辩论。辩论教学是西欧中世纪大学的教学特色,辩论这种集体的智力训练方式是中世纪大学对于欧洲教育的创造性贡献。现代西方高等教育的不少方面,能清晰地看到中世纪大学所具有的文化精神和教育特征。带有职业培训色彩的城市学校,贵族气息浓重的宫廷学校、骑士教育等,都以其独特的方式为当时的世俗社会教育产生影响。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外国教育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书院发展的表现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中世纪大学的特点,指出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2世纪,炼金术从阿拉伯传入欧洲。13世纪,欧洲炼金师盖伯完成了炼金教科书《完满大全》,书中提出“最小自然物”的概念,以此作为铁汞化为金银的理论。教会对炼金术却充满敌意,多次发布训谕禁绝炼金术。从炼金术的历史中能够推知(     
A.现代化学脱胎于炼金技术B.科学研究遭到教会的压制
C.宗教对立渗透社会各领域D.商业发展刺激了财富追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教会法起源于罗马帝国时期的基督教法规,起初只是用来约束神职人员和教徒的宗教行为的,但在罗马帝国瓦解和罗马法律崩溃的特殊时期,教会法从宗教领域走向了世俗社会,用来约束普通人的日常行为。欧洲教会法的发展(     
A.弥补了世俗法的不足B.成为王权复苏的重要基石
C.阻碍了罗马法的传播D.促进了欧洲集权方式转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