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世纪教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某学者针对西方文明上古与中古分期问题指出:“7~8世纪,一系列新的现象打破了尚存的统一性……罗马、基督教和日耳曼传统的融合最终完成。”上古向中古的转变也是“从罗马帝国到神圣罗马帝国”的转变。据此可知,中古与上古文明的区别主要在于(     
A.文明多元趋势的加强B.王国割据局面的形成
C.王权有限原则的确立D.政治与宗教逐渐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恩格斯在《德国农民战争》中指出:“中世纪完全是从野蛮状态发展而来的.……教会的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个法庭都具有法律效力。”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基督教(     
①维护了欧洲封建主的统治   ②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
③是西欧社会唯一文化符号   ④严重地束缚了人性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有学者说:“中世纪的欧洲人长期生活在贫困的社会里,精神不免走向悲观和虚无,这正好为宗教的盛行铺平了道路。”这段论述(     
A.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B.揭示了中古欧洲发展停滞的原因
C.旨在说明宗教信仰的盲目性D.存在对中世纪时欧洲王权的贬低
4 . 中世纪西欧王权软弱,基督教会地位举足轻重,一些城市获得自治;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多民族统一国家不断发展;阿拉伯帝国成为政教合一的国家;日本从中央集权走向幕府统治。这反映了欧亚大陆(     
A.经济文化交流频繁B.区域文明的多元性
C.东西文化的同源性D.经济基础的一致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中世纪相当长的时期里,西欧都处于“知识是信仰的奴仆”“理性必须服从信仰”“知识交给信仰使唤”的境地。此时的西欧(     
A.反对神学斗争激烈B.古希腊罗马文化衰落
C.没有取得科学成就D.基督教会把持教育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15—16世纪,佛罗伦萨一年有数十个宗教节日。在这些节日里,人们戴着各种假面具扮演各种宗教神话中的角色,进行奇迹剧的演出和游行,沉浸在如痴如醉的欢乐中,类似的“狂欢节”活动在意大利风行一时。这反映出当时的意大利(     
A.狂欢演出成为娱乐主流B.教会引导市民文化品味
C.节日庆典巩固宗教信仰D.世俗精神融入宗教活动
2022-07-25更新 | 3067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8月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7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什么是“中世纪”?这个概念直到启蒙运动时才使用,指的是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但在两者之间却有一个没有光明,一切都停滞落后的时代,这个时代延续了一千年之久。他们把这个时期叫做“中”世纪,也就是处在“光芒”和“光辉”中间的一段,又被称“黑暗的中世纪”。     

——钱乘旦《西方那块土》

根据材料,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8 . 774年,查理大帝率军前往罗马,解救罗马教廷免遭伦巴德人的吞并。800年,查理大帝再次出兵意大利帮助莱奥三世教皇清除教廷内部的帮派斗争,摆脱了意大利世俗贵族的控制。这从侧面反映了
A.欧洲的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增强B.教权在与王权的斗争中占据上风
C.罗马教廷是维护君权的重要力量D.基督教会与世俗王权的利益一致
2022-02-19更新 | 1922次组卷 | 29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某校学生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时搜集整理了如下史料(下图),其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1.13、14世纪的修道院保留和研究古代文献
2.不少教会热衷于高等教育和艺术事业,教会学校教授“七艺”
3.众多修士从事科学、哲学活动
4.恩格斯说:“文明世代保存在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里,
这远比保留在可以被烧毁的书籍中更稳固。”
A.基督教垄断欧洲教育和文化B.基督教会的道德教化
C.基督教在文明传承中的作用D.基督教文明的多样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圣经》里有诺亚之子含因为看到父亲酒后失态而受诅咒:其后代“必给他的弟兄做奴仆的奴仆”的记载。17世纪时,基督教神学家对此加以发挥,声称含后来到了北非,是非洲人的祖先。神学家的这一说法旨在
A.宣扬基督教中的宿命思想B.进一步完善非洲的历史叙述
C.扩大基督教在非洲的传播D.为奴隶制度和奴隶贸易辩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