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欧是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方之一,也是合作社的思想、理论和合作社运动的发祥地。二战后,西欧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合作社运动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从宪法到有关立法,对合作社诸多内容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因此,西欧各国农村合作社十分发达。在各种合作社中,占主导地位的乃是流通领域的合作社,而且凡是搞得比较好的生产合作社,几乎都是在农业生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工商综合体。在西欧各国,农场基本上以家庭经营为基础,要把这些农场纳入欧洲一体化轨道,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专业化程度,流通领域的合作社便是良好的途径。另外,随着农业生产社会化加强和农产品加工向深度发展,出现了农产品最终产值中农民所得份额越来越少的趋势。农民要增强自己的经济地位,扩大收入来源,就必须把一些属于自己掌握的生产环节(如肥料制造,农产品加工)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这些流通领域合作社的建立,在迅速缩小西欧各国农村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条件差距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戎殿新《战后西欧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   供销合作社作为我国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产物,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着不断改革。

时间基本情况
1982~1988进行了恢复“三性”(群众性、民主性、灵活性)“五突破”(劳动制度、农民入股、经营范围、内部分配、价格管理)“六个发展”(发展系列化服务、横向联合、农副产品加工、多种经营方式、农村商业网点、科技教育)三个阶段性改革。
1999《国务院关于解决供销合作社当前几个突出问题的通知》出台,供销合作社的工作重点转向了扭亏增盈。2000年全系统扭亏为盈。
2005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围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这一主题,加快建设"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2011年,全系统初步建成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经营服务网络。
 2009《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构建运转高效、功能完备、城乡并举、工贸并重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努力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
201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加快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适应城乡发展一体化需要、适应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需要的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

——整理自网络信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后西欧流通领域合作社经济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供销合作社改革的特点及意义。
2022-12-0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四)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就出现了,它的本质不在于使用机器,而是创造了一种新的工作场所。在这样一个工作场所中,工人们听从机器指挥,随机器的转动有节奏地劳动。……在早期工厂中,工人们深受剥削,他们一天工作十几小时,工资却很低,往往只够维持生存,工人们必须服从严格的纪律,稍有违犯,便受处罚。工厂中劳动条件差,工伤事故频繁,而一旦出事,工人就被赶回家,厂主不负任何责任。恶劣的工作与生活条件使工人健康状况十分低下,在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工业大城市,工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0多岁。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19478月以后,政府先后依据一系列国有化法令,在铁路运输、电力、煤气、航空、电讯、航运等企业部门推行国有化。在这些部门推行国有化政策时,工党政府并没有遭到资产阶级的反对。……艾德礼说,在英国,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的优点已经综合在一起,而他们的缺点正在得到改正。……实施国有化以后,英国逐渐摆脱了困境,但同时也使英国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负担。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英国“新型工业组织”产生的标志性事件。针对材料中反映的问题,英国政府进行了哪些立法探索?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工党的经济政策及其理论依据,并简述撒切尔政府为解决“沉重财政负担”所采取的措施。
2022-11-30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和台州市临海市2022届高三5月选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于1944年建立,其核心是双挂钩,即以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的固定比价实现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以固定汇率与美元挂钩。由此开始,美元彻底挤掉英镑,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它与关贸总协定和世界银行共同构成了战后全球经济治理的三大支柱。通过创造一个稳定的国际货币和贸易环境,避免再次出现货币竞相贬值、关税大战等问题,这促进了战后初期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快速恢复。

——摘编自管涛《布雷顿森林体系:过去、现在和未来》

材料二   202251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行董事会完成了五年一次的特别提款权(SDR)定值审查执行董事会一致决定,维持现有SDR蓝子货币构成不变,即仍由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构成,并将人民币的权重从10.92%上调至12.28%。

——摘编自吴斌《专访摩根大通顾玮:人民币国际化“全面开花”看好资金流入中国债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升人民币权重的意义。
2022-09-03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8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国有工业与国民经济概况(生产总值单位:10亿英镑)

年份194819511961197119771978
国有工业生产总值0.81.22.44.914.516.5
国民生产总值10.312.624.249.4129.0148.1
国有工业生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7.89.59.99.911.211.1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   英国政府在实行国有化的过程中,不断加强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干预,结果造成政企不分,效率低下的局面。而政府长期推行福利制度,不断增加福利开支,虽然使得英国居民的物质生活有所改善,但也在财政、经济、社会各方面给英国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影响。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实现政府特定的社会目标,英国政府在对国有企业提供低息贷款、财政补贴等支持的同时,要求国有企业承担非营利性社会责任,这造成国有企业挤占大量资金,加速了英国的通货膨胀。有时,政府甚至还直接介入企业的劳资谈判,使一般的经济问题演变为政治风波。

——摘编自刘晓平《战后英国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战略评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末英国国有工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末英国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举措,并谈谈你对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模式的认识。
2022-08-16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8年第四季度,广东省清远氮肥厂等4家国营工业企业实行“超计划利润提成奖”,即从超过计划上缴的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奖金,用以奖励企业职工,奖金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次年4月,清远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撒销8个工业主管局,由县经委直接管理企业的人、财、物和产、供、销;县经委又把一部分权限下放给企业。广东、四川等地方扩权探索得到全国企业热烈响应,引起了中央的关注。19795月,国家经委、财政部等6个部门确定在北京、天津、上海8个企业进行扩权试点。同年71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五个文件。这批文件为各地的扩权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随后各地各部门组织试点。

——摘编自王莹《从“放权让利”到“制度创新”——以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国有企业改革为例》

材料二

19815月密特朗就任总统之际,法国正处于战后第五次经济危机之中。社会党政府把解决失业问题放在首位,通过提高最低工资、增加社会福利、扩大政府公共开支以刺激社会需求来促进经济发展。1982年,法国经济增长率达到2.5%,高于西欧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但与此同时,法国财政赤字激增,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外贸逆差进一步扩大,失业问题更加严重。19826月开始,“紧缩”性财政政策逐步出笼。19833月,法国政府推出更为严厉的十点“紧缩”措施,主要包括:减少财政赤字,维持社会费用的平衡;提高煤气、电、电话、铁路、烟、酒收费价格;降低货币发行量的增长速度;减少国营企业的亏损:等等。

——摘编自董平《八十年代法国经济政策的调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城市经济改革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并说明其原因。
2022-08-1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百所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5年英国工党执政后大力推行以国有化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1946年通过《民用航空业法》,将民航机和航空站收归国有,并成立了直属国家控制的三家航空公司。19471月政府又将海底电报和无线电报的各公司国有化。1945年先后将技术水平低、长期亏损,需要动用巨额的资金才能进行技术改造的煤炭、钢铁和电力工业部门国有化。194510月通过了《英格兰银行国有化法案》,以方便政府利用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同时继续执行1944年保守党政府通过的教育法案,194611月颁布了《国民健康服务法》,使居民享受免费医疗。从1945年到1948年还实施了一系列的社会保险制度。工党政府所实施的改革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因而受到英国人民的欢迎,许多人以为这就是一种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摘编自杜奇华《战后英国艾德礼工党政府的内外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党政府推行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英国工党政府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
2022-07-27更新 | 218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在英国史的学习中,某同学发现了两个令他难以现解的亦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事件一:19455月,领导英国取得对德战争胜利的保守党领袖丘吉尔在竞选中失败了

材料   1945年保守党和工党的竞选宣言主题及顺序(节选)

保守党工党
1.丘吉尔先生对选民的政策声明
2.英国和世界
3.英帝国和联邦
4.国防
……
10.国民保险(推出全国性的、强制性国民保险计划)
……
14.工业效率(正如我们反对国有化和国家干预的倡议一样,不必总是在他们行动之前总是要等着官方的命令)
……
21.我们的目的(要保护古老的自由,以实际上的方法来应对实际的问题)
1.战争中的胜利必须伴随着繁荥的和平
2.选举目标
3.充分就业:工党将要做些什么(控制物价;成立国家投资委员会以促进生产;国家银行等必须国有化)
4.为国家服务的工业
5.住房与建设计划
……
10.应对不时之需的社会保险(在一切必须的领域延伸社会保障,并通过更有效率的工业来保证其支出)
11.一个进步与和平的世界

——根据《政策的风向标:英国政党竞选宣言研究(1900-2005)整理

(1)对比两份竞选宣言的内容,你认为丘吉尔竞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事件二:二战后,有“日不落帝国”之称的大英帝国放弃了在海外的殖民统治。

材料   “在世界历史……只有唯一个帝国,这个帝国在没有外来压力下或没有对统治的负担感到厌倦的情况下,统治民族自愿地放弃了对臣服民族的统治,把自由给予了它们。……这个唯一的例子就是大英帝国.

——英国前首相艾德礼

(2)你同意艾德礼的这一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把短促的20世纪(1914—1994年)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说它像个三联画或历史的三明治(表)。

1914年—1945年

大灾难时期

1945年—1973年

黄金时代

70年代以后——1991年

天崩地裂

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以后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又出现了社会主义阵营,并把世界一分为二。这种世界格局的划分不仅是政治上的划分,也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模式。

90年代冷战结束了,应该怎样看待20世纪的历史?是否还是首先或者主要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样的思维模式来对世界进行划分?还是站在当今全球化的角度看世界?20世纪的世界历史是分裂的,还是互为一个整体?

——摘编自姜芃《20世纪的世界体系—读霍布斯鲍姆的<极端的年代>》


(1)分析表4,结合所学知识对霍布斯鲍姆关于20世纪的划分加以阐释。
(2)如何看待20世纪的历史?谈谈你的看法。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西德已经超过战前德国的生产水平,而到1958年,它更是成为西欧头号工业国。法国、意大利和其他西欧国家也经历了“经济奇迹”。从1948年到1974年全球衰退开始的二十五年间,西欧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不间断增长。西欧人享受着繁荣和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欧洲人后来把这段时期称为“白银的50年代”和“黄金的60年代”;法国人也有所谓“光辉的三十年”的说法。英国经济受老工业部门和丧失海外市场的拖累,因而落在其他国家后面,但它的增长速度也快过两次世界大战间的年代。

材料二   当持续的经济增长导致劳动力短缺时,西德和其他国家就开始引进外国劳工加入本国的劳动大军。战后欧洲殖民帝国纷纷瓦解,亚洲、非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前欧洲殖民地的移民也大批涌入。客籍工人和移民成百万地涌进欧洲,后来导致了新的社会冲突和社会不满,在经济状况欠佳时尤其如此。大型移民社群越来越多,导致新的、经常具有种族因素的社会摩擦,考验着种族和文化上日益多元化的欧洲社会的适应性和宽容度。

材料三   西欧在经济上扩张的同时,它在一个整合程度更高的经济体系中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了。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经有过无数关于欧洲联合的提议。二战后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也强化了一个理念,即西欧的未来在于一体化。有一些欧洲领导人曾经强烈呼吁建立一个“欧洲合众国”。1949年来自10个国家的国会的代表在斯特拉斯堡建立了一个欧洲理事会,希望它成为联合起来的欧洲的立法机构。尽管欧洲理事会的成员国数目逐年增加,并继续支持欧洲联合的思想,但它从来没有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繁荣的原因,并简要分析其历史影响。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走向联合的历史背景。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在二战中大规模组织社会经济活动,没有引起“生而自由的英格兰人”的恐慌,国家干预并非那么可怕,还能解决自由放任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经济大危机的教训,也迫使执政党作出重大政策变革。1945年英国大选决定战后政策方向。保守党坚持经济自由主义,还“准备进行一场巨大和恐怖的战争”,这是长期受煎熬的选民不可接受的;工党提出的国有化和福利国家主张则受到选民认可,最终工党大获全胜。执政后,工党政府陆续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摘编自吴必康《变革与稳定: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

材料二   1951年,英国工党政府垮台,保守党执政。但是,两党的经济政策是一致的,战后英国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同时存在,“计划经济”和自由竞争也同时起作用。国家不仅通过立法来干预经济,而且下达指标,对经济发展进行“指导”。国家并不直接参与生产和经营活动,却可以用“计划”来引导经济发展的方向;同时又用税收的手段来调节财富的分配,用福利制度来保障最低的生活标准。这套社会经济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战后大约20年里,经济稳定,失业率很低,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英国似乎已走进了“富裕社会”。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英国实行国家干预政策的原因与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英国实行国家干预政策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