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占世界制造业的相对份额国家

日本

美国

年份
1860

2.60%

7.20%

1900

2.40%

23.60%

材料二   1870年11-12月,日本政府派遣大藏省少辅伊藤博文前往美国考察,由于受到美国高关税保护制度的启发,1871年3月,伊藤博文在给政府的意见书中指出,“尚未臻于完全开化之国如我国者”,关税保护乃是最合适的制度,英国之所以富强也是由于“初借此法大兴产品之制造”,现在英国人主张自由贸易,“并谋诱导我国亦行此法”,“此乃彼国谋求自利之术,对我国有大害;我国应如同美国设置关税保护,以发展我国内之生产”。当伊藤博文回国时,他已经成为以关税保护、国家银行和内部改善为核心的“美国制度”在日本推行的坚定支持者。

——摘编自贾根良《中日大分流—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根本原因》

材料三   二战后,日本并没有走上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化道路,而是政府通过对本国弱小企业的保护和扶持,使得原本处于相对劣势的产品,转化成了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经过经济复苏阶段,日本的国民经济开始走上了快速增长的轨道。但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日本政府迫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的压力和自身为参与经济全球化所作的必要牺牲,开始从贸易保护主义向自由贸易体制转变。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崛起,成为资本主义第二号经济强国。

——摘编自党琪、刘玮《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制造业相对于美国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治维新时期、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对外贸易政策对本国经济的影响。
2023-12-27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名校2024届高三12月联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8年4月3日,美国国会通过《经济合作法案》规定,参加“马歇尔计划”的国家如向非参加国(即苏联与东欧)出口美国政府禁止出口的物资,美国有权拒绝向该国提供技术及援助。以《经济合作法案》为基础,通过与西方国家的不断磋商,1950年,美国主导建立正式的多边出口管制组织——“对共产党国家出口管制统筹委员会”,主要负责协调西方各国对苏东国家的贸易管制,通过禁止进出口、限量进出口等行政贸易管制措施来限制特定种类货物的东西方双边或多边贸易。

196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出口管理法》,新法案规定,贸易对象不再区分“共产党国家”和“非共产党国家”,而是代之以“鼓励与美国有外交关系或贸易关系的国家进行贸易”。同时规定,对于有利于发展任何其他国家的军事潜力或者将证明有损于美国的国家安全的国家有关键作用的货物与技术要限制出口。

——据姚昱《二战后美国经济冷战政策的演变》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口管制政策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口管制政策变化的原因,并分析该变化产生的影响。
2023-12-05更新 | 11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卷(一)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尽管布哈林的模式,即主张用经济手段刺激经济各部门的平衡,更能受到苏联人民的欢迎,但是斯大林没有给他继续实现政策的机会,在党内斗争对抗中斯大林组织全党批判了布哈林的思想,最终是斯大林主宰了苏联社会建设的权力。斯大林成功地解决了俄国是如何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和战争的危机中加速建成社会主义这一历史难题的,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在苏维埃政权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斯大林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用十年的时间跑完了强国百年的路程。斯大林在反法西斯战争上的胜利鼓励了半殖民地人民寻求解放的斗争,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但从1929年开始,苏联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全国从上到下要听命于国家计划,这样也容易导致官僚主义的盛行,甚至一些人因此死于非命。

——摘编自刘薇《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原因及其评价》

材料二   西欧在历史上是资本主义的发祥地,现在又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高度集中的地区,素有资本主义的“心脏”之称。西欧各国重要经济部门中的国家所有制成分大大高于美国、日本。二战后西欧的国有企业不仅发展规模比战前大,而且在结构上也突破了历史上的格局。西欧企业国有化和官营企业的发展,基本上是为了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利润,确保社会资本再生产的顺利运转而进行的。战后以来,西欧各国政府长期把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左右集中在自己手中,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所有环节进行广泛全面的干预。西欧各国普遍拥有相当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开支在政府总支出中的比重通常都达到60%以上,这是美国和日本所不能比拟的。战后西欧出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区域性联合组织——欧共体,这是当前国际垄断调节最发达的一种经济形式。

——摘编自秦建伟《试论战后西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模式形成的原因,并评价该模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战后西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府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作用的认识。
2023-11-1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使英国有了一个较好的国际环境。英国的福利国家体制,终于得以在这样的基础上稳定下来。二战后,英国历届工党、保守党政府都以凯恩斯主义为基础,在充分就业、福利国家、混合经济及需求管理等方面形成妥协,遵循“中间道路”,奉行“共识政治”,在二战结束后的若干年间,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英国步入了“丰裕时代”,并建成了“福利国家”。

——摘编自吕磊、陈晓律《当代西方福利国家的危机——以英国为例》

材料二   1951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对养老基金来源、职工领取养老金年龄和退休金待遇作出了明确规定。1955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这实际上将城镇养老制度分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二者在养老基金来源、退休待遇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区别。然而,1958年由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草案)》写明该暂行规定适用于国营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所有员工,表明分立的养老保险制度又统一了起来。农村养老制度的建立则以农业合作化制度与农村合作社为基石,《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中均提到农村合作社对于社内缺乏劳动力、生活没有依靠的鳏寡孤独的社员要做到“五保”。

——摘编自邓大松、李芸慧《新中国70年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基本历程与取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建成“福利国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与完善的表现。综合上述材料,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国家举措与科技自主创新]

材料一   克林频时期,美国依靠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成为世界经济的霸主。1992年克林频当选总统后,发表了《技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将技术用于美国经济增长》等一系列报告。1993年,美国成立了内阁级别的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克林顿任主席。美国颁布了1995年《国家技术转移促进法》、1997年《联邦技术转让商业化法》、2000年《技术转移商业化法》等修正案。美国将网络营销模式等新技术形式纳入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在国际贸易中通过“301条款”。

—摘编自全继业《浅论经济史视角下美国科技自主创新的历史、特点与启示》

材料二   1991—2001年美国研发投入总额、来源构成及所占比例情况表


   

——摘编自李宏伟《50年来美国科技投入变化规律分析》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克林顿时期美国重视科技创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克林顿时期美国促进科技自主创新的主要举措及其作用。
2023-10-1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社会结构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政治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中世纪后期,随着社会交往和商业经济的发展,绝对王权国家采纳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各国君主需要一批富于生气的新人来充当推行者,或者是由于王室国家财政困难、入不敷出,只得靠卖官鬻爵来弥补财政亏空,在欧洲各国都出现了一批出身市民和资产者的人士进入贵族阵营的现象。而一部分贵族转而采取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以获取较多的利润,出现了贵族资产阶级化的趋势。至于在法律、政治和文化观念上彻底摧毁等级制度的任务,则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

——摘编自沈汉《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从中古到20世纪》

材料二   新兴的工业家不但在经济特征上,而且在社会特征上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工业家——手工工场主。被统治阶级的面貌也随着工业化进程被彻底改观。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所有的城市、乡村破产者忝列其中,从长远和整体利益来看,他们是一致的——需要共同反对资本对他们的经济剥削以及统治阶级的政治压迫。……“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

材料三   19241970年英国财富在各部分人中的分配比例表

192419301951195619651970
上层1%57.7%40.9%31.9%28.2%
上层5%80.1%66.7%56.8%54.0%
上层10%87.9%77.6%70.3%65.4%
上层20%93.6%83.6%85.4%81.5%
下层80%6.4%16.4%14.6%18.5%
注:表格中百分比均指成年人口的百分比

——摘引自鲁宾斯坦《英国的财富与不平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中世纪后期社会结构的新变动及成因。结合所学,写出1789年法国颁布的有利于“摧毁等级制度”的文献名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新兴的工业家”出现的根本推动力。19世纪中后期,为反对剥削和压迫,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第一次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分别是什么?
(3)能够运用表格等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具体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是历史学科学业质量水平的要求。请参考这一要求,分析材料三的数据变化,并从原因和影响两个角度加以简要评析。
7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的食品进口受到严重影响,国内面临食品短缺的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政府全面接管了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过程,自由市场机制取消。农业部直接管理农业生产领域。在地方,由农业部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各郡设立的战争农业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各郡农业事务。为了增加作物产量,英国通过开垦运动将国内的牧场转为耕地。到1944年,约有575万英亩草地被开垦为耕地。为了保证高热量食物如谷物、马铃薯的生产,食品部对农产品设立了优先生产顺序,通过政令性的规定对全国急需的农产品设定生产目标。1939年,英国的拖拉机数量为5.62万台,到1944年,增至17.34万台。农业生产配套设备如犁地机、耙地机、播种机等也得到不断推广。二战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英国政府还在实行国家直接收购和分配农产品的做法。

——摘编自刘倩《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的农业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农业政策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农业政策的影响。
2023-08-30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全国卷高考历史押题卷(四)
23-24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贸总协定(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从1947年至1994年共举行了8轮多边贸易谈判。据不完全统计,前7轮谈判中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就近10万种。第8轮谈判取得更为重大的进展,不仅就逐步取消进口许可证或配额、减让关税等方面达成了一系列多边协议,而且最终于1994415日在摩洛哥签署了《世界贸易组织协定》。19951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关贸总协定的历史使命随即宣告结束。

——摘编自《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

材料二   电子商务通过网上“虚拟”的信息交换,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开放的市场空间,突破了传统市场必须以一定的地域存在为前提的条件,全球以信息网络为纽带连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市场化的形成。……国际贸易中由进出口商作为国家间商品买卖媒介的传统方式受到挑战,由信息不对称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与方式发生动摇,贸易中间商、代理商和专业进出口公司的地位相对减弱,引发了国际贸易中间组织结构的革命。……企业通过网络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低成本的业务沟通和商业数据交换,而且通过网络服务可以将自己的产品推广到全世界任何角落。

——摘编自《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电子商务出现的背景,并分析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023-08-27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纲要下第22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03年法国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资占到财政总支出的60%,而在20世纪90年代,法国政府的工资和清偿服务仅占财政支出的48%。……政府的财政赤字,每两年就超过GDP3%。法国存在很多的行政管理层级。比如它有很多的中央政府,还有地方政府和各个部委,以及市政。它拥有欧盟一半的市政政府,不同层级的行政机构的职能有重叠的情况。本来已经下放到地方政府的很多职能还保留在中央政府手里。公民需求的增多也促使法国进行公共服务改革。纳税人希望了解他们交的税是如何使用的,他们希望公共服务符合他们的需求,也希望公共服务的质量能够进一步提高。

——摘编自《公共服务:法国的改革历程》


(1)根据材料,概括法国需要进行公共服务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中法国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指出解决的措施。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席卷整个资本主义并波及全球的大萧条彻底粉碎了古典经济学“市场自动均衡自我修复”的神话,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彻底破产,整个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应时而生。二战后,发达国家政府普遍实施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支撑了20世纪5060年代的经济增长。进入20世纪70年代,面对资本主义“滞胀”困局,凯恩斯经济学束手无策,渐失主流经济学尊严与地位。

——摘编自刘儒《国际金融危机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发展》

材料二   十月革命后,在国内战争时期,俄共(布)正是按照列宁的思想,采取了“最激进的”战时共产主义。在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一齐袭来的形势下,俄共全党上下,一致决定从19213月起,实行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随着19251926年快速工业化的起步,对工业的大量投入,城镇人口的膨胀,都需要农业供应粮食和轻工业原料为其提供支撑。从制订1925年的年度经济计划开始,到制订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2年)方案,计划经济得到一步步发展和强化。从赫鲁晓夫时期、勃列日涅夫时期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前期,经过两次大讨论,两次改革,连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引入部分商品市场机制也未能获得成功,更谈不到对计划经济体制本身有所改革了。

——摘编自马闪龙《苏联计划经济走过的坎坷道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凯恩斯主义形成的原因,分析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联)经济政策(体制)的演变历程,并谈谈你对经济政策(体制)调整的认识。
2023-07-22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