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863计划——高新技术发展的摇篮

1983323日夜,美国总统里根发表了著名的“星球大战计划”电视演说,试图通过这一计划,促进国防科技发展,带动高新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全面振兴,以确保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优势地位,抢占21世纪战略制高点。这个计划一出笼,立即在世界掀起了狂涛巨澜。

上书邓小平敬爱的小平、耀邦同志

我们四位科学院学部委员(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王大珩)关心到美国“战略防御倡议”(即“星球大战计划”)对世界各国引起的反应和采取的对策,认为我国也应采取适当的对策。为此,提出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高技术发展的建议》。现经我们签名呈上,敬恳察阅裁夺。

我们四人的现任职务分别是

王淦昌   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

陈芳允   国防科工委科技委专职委员

杨嘉墀   航天部空间技术院科技委副主任

王大珩   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

王大珩敬上

一九八六年三月三日

邓小平批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请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凭决策。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

一九八六年三月五日计划出台

1986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863计划),并正式作出决定:拨款100个亿。选择了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等7个高技术领域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科技发展计划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和新中国科技史上还是第一次。

——据张神根、张倔《细节中的新中国史》整理

围绕863计划出台始末,运用所学知识为其撰写一段解说词。(要求:围绕与其相关的事件展开,解说全面,逻辑清晰)
2024-01-25更新 | 8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波峰、波谷反映一个周期内经济增长的最大值、最小值,落差是一个周期内波峰与波谷的差值,反映一个周期内经济增长的幅度,通过综合比较不同时间段内经济周期的波峰、波谷、落差可以明显看出经济波动的剧烈与平缓状况,总的来说,二战结束以来,美国经济周期的波动比以前更加温和,有的学者称之为“被烫过了的曲线”(如下图)。

材料二   1928-1937年,苏联经济发展速度年递增16%,1917-1940年,国民收入增长了814%,年均增长率高达9.6%,二战后苏联经济发展的速度优势总体上仍旧得以保持,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起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明显的递减趋向,1981-1990年苏联的各主要经济指标情况如下表:

年份国民收入
增长率
工业产值
增长率
农业产值
增长率
投资额
增长率
社会劳动生产率
198119853.2%3.6%1.0%3.7%2.7%
198619891.8%2.6%0.5%0.3%2.0%
1990-4%-1.2%-2.3%-19%-3%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两国1940-1960年经济发展的共同政策因素,并对二战以来美国经济周期波动为“被烫过了的曲线”进行解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81-1990年苏联经济发展的态势及其原因。
2024-05-0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东市创新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历史上,大国兴衰沉浮,屡见不鲜。探讨大国兴衰的规律和影响大国兴衰的因素,对于我们今天复兴中华民族、实现国家的和平崛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见下表)

因素

解读

国力增长的速度是衡量国势强弱和国际地位高低的标识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的大国的崛起
技术突破和组织形式变革的力度是取得大国优势的要件作为新兴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制定内外政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富于革新和开拓精神,以科技为依据的技术革新
经济实力与军事势力之间是否适度是决定大国兴衰的诱因不顾经济发展水平,透支国力,肆意军事扩张,是导致大国迅速衰落和解体的主要原因
合理改革和体制创新的强度是决定大国兴衰的关键民族国家的建立是国家发展的前提,而民族国家又要为适应不同历史阶段的要求而进行制度变革和创新
大规模战争的频度是造成大国兴衰转换的直接因素持续的大规模战争尤其是超出国力的战争则往往也导致大国走向衰落
民族文化底蕴与厚度是决定大国兴衰的深层原因一个国家能否崛起,更在于它所具有的综合国力,也就是一个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

---摘编自薛其林《试论影响大国兴衰的主要因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影响大国兴衰的主要因素”,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3-07-1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加坡于1991年开始连续出台实施国家科技发展5年规划以来,目前已进入第7轮。2001年,新加坡政府投资85亿美元,打造世界级科技商务研发中心——“经壹科技城”(One North)项目,重点研究领域是生物医疗、咨询传媒和信息通信。“One     North”已发展成为一个汇聚科研精英和创新人才的科技平台,有近5万名员工,400余家领先企业和环球机构、超过700家起步公司、16个公共研究机构,以及5所企业大学或学院。根据《2022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新加坡吸引和赋能人才的能力排名亚洲第一位、全球第二位。新加坡400余家跨国公司拥有10万余名外籍高端人才,3万余名信息与通讯专业技术人才中约有30%来自国外,高等院校中近40%的教师为外国人。为鼓励科技成果商业化应用,新加坡国立研究基金会于2008年启动“概念验证资助计划”,在该计划支持下,涌现出内窥镜机器人、纳米颗粒的疾病诊断技术等众多突破性成果。新加坡总理亲自领导的研究、创新与企业理事会,宏观制定产业科技创新领域发展方向……新加坡科技研究局邀请知名企业家、投资人和研究人员做演讲,激发大众创新创业热情。政府还设立了1亿新元国家青年基金,以支持有创新精神的青年。2018年以来,新加坡被敲定并签署了2项超大自由贸易协定,分别是《欧盟—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摘编自王建美《新加坡科技创新实践与经验启示》

材料二   2021年9月,国家发改委和上海市政府联合印发《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十四五”规划》(简称《规划》)。《规划》中指出,到2025年,上海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明显增强,努力成为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的重要策源地,科技创新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 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为2030年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奠定坚实基础,为提升上海“五个中心”能级和城市核心竞争力提供重要支撑。

——摘编自王道军《逐条解读上海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22条意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加坡科技创新迅猛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围绕“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城市”谈谈你的合理建议。
2024-05-04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含答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外航空、航天、通信科技发展的部分历史事件对照年表,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①美苏在冷战竞争中起步较早②能解决经济发展的所有问题
③中国在改革开放后速度加快④服务于军事又惠及人民生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5-28更新 | 136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下图为漫画《希望它的回答要好于1929年》,美国总统杜鲁门背靠美国陆军支持研发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陷入沉思。这个庞然大物上写着“美国共和党对电脑的高投入不可控”,而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人们对这台新式“机器”也议论纷纷。下列项中,对此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作者坚信科技成果将带来巨大的效益
B.总统对计算机助推国防发展充满信心
C.计算机的问世曾引发不同的舆论反应
D.“埃尼阿克”的问世加速了日本投降
2023-10-07更新 | 98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共求。

材料   20世纪下半叶的世界的新变化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与大趋势:冷战取代了世界大战并最后终结,在和平环境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有发展与改革、非殖民化进程加快,世界走向和平与发展、国际格局从两极走向多极,世界更加紧密地连成整体.

——徐蓝《高中统编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世界现代史内容解读(下)》

20世纪下半叶的世界发生了许多新变化。根据材料,任选其中一个方面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材料中提到的一个新变化,附述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8 . 下图是1955-2019年美国财富500强企业的行业分布状况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B.科技革命推动美国产业结构的改变
C.政府宏观调控促进了金融业发展
D.制造业水平下降削弱了美国竞争力
2023-08-01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5月冲刺考历史试题
9 . 下表所示为世界银行发布的 1965年和1986年三大产业在各类国家和地区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对表中信息解读最合理的是(     

国家和地区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65年

1986年

1965年

1986年

1965年

1986年

低收入国家

42

32

28

35

30

32

中下等收入国家

30

22

25

30

43

46

中上等收入国家

18

10

37

40

46

50

(以上发展中国家合计)

(30)

(19)

(31)

(36)

(38)

(46)

市场经济工业国

5

3

40

35

54

61

A.西方发达国家第一产业发展持续衰落B.科技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C.各国第二产业发展始终超过第一产业D.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较为协调
2023-07-19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科学成就项目基础研究年限应用研究
年限
生产推广
年限
B﹣A
年差
C﹣B
年差
C﹣A
年差
1蒸汽机168717111776246589
2电话18201876188156561
3发电机18311888188957158
4计算机19361946194610010
5晶体管194719511953426
6激光195819601961213

A.新的科技成果都以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为基础
B.科技成果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
C.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D.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与技术都紧密结合
2022-02-26更新 | 27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五次调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