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后亚洲的民族独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按照“蒙巴顿”方案,巴基斯坦被划分为地理上相隔甚远且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差异巨大的两部分。1971年,印度通过支持东巴基斯坦建立独立的孟加拉国的决议,并在得到苏联支持的情况下突袭巴基斯坦。不久,孟加拉国正式独立。材料可用于探究(     
A.南亚国家的冷战角遂B.殖民文化的残余影响
C.印度民族的独立进程D.局部战争的文化动因
2 . 二战后,国际上出现了一股移民潮。约180万人自阿尔及利亚和印度支那返回法国,约100万人从非洲返回葡萄牙,约30万人从东印度返回荷兰。此外,英国和比利时也有数量不等的本国国民返回国内。这股移民潮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美苏冷战日益加剧B.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C.国家间的文化冲突D.国际政治新秩序形成
7日内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私立致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测试历史试题
3 . 二战全面爆发后,英国宣布印度对德作战。随即,印度国大党通过决议:“如果战争是为了维护现状、帝国主义领地、殖民地、既得利益和特权,那么,印度与战争毫不相干。但如果问题是民主和民主基础之上的世界秩序,那么,印度就会对战争有强烈的兴趣”。这表明(       
A.世界政治新秩序加快构建B.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
C.印度民族运动面临新机遇D.英国加强对印度的控制
2024-06-0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亚非拉民族主义的发展

历史轨迹现代化因素建设模式
17、18世纪初步产生于欧洲民族国家构建时期萌发了民族独立的意识具有先进资产阶级文化特征的思潮和模式逐渐出现
19世纪民族主义在欧洲发展,继续扩散至亚非拉地区由民族运动和民主运动两个方面构成对异质文化抗拒
对本国文化发展
20世纪亚非拉国家的民族主义代表了当时民族主义的主要趋势以反对殖民统治和建立取得民族独立的国家为主要目标充当了独立后的亚非拉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和现代化模式多样化的条件

——据徐煜《20世纪亚非拉国家的民族主义及其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亚非拉民族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亚非拉民族主义思潮发展的影响及启示。
2024-06-0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非洲引起了重大变化,战时生产激增以满足原料和食物需求,许多殖民地大力发展了基础设施以增强重要战争物资的采掘和运输。此外,数十万非洲军队不仅在非洲,而且在欧洲和亚洲服役和战斗,因而一代新人阅历了更加广大的世界,他们在战后回来时带来了与他们离开时大不相同的观点。每一场战争结束时,复原的军人无例外地都成为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非洲的情形正是如此。此外,曾经用来争取非洲人支持战争的反法西斯主义和亲民主主义的宣传,并未从非洲人心消逝,既然值得为了民主到欧洲去战斗,那么为什么不能为了民主在非洲战斗呢?非洲民族主义的一个新时代即将来到了。

——摘自凯文·希林顿(英)《非洲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方殖民国家侵略非洲的进程。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非洲民族主义的一个新时代即将来到了”的原因及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获得了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权。为了巩固其殖民统治,英国竭力扶植犹太人复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转而“限制犹太移民获得土地,并预想通过一个特殊的协议最后建立一个与英国有联系的阿拉伯人的巴勒斯坦”。二战以后,英国在中东的利益遭到美国的侵犯。19472月,英国把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处理,并且预料由于苏联的反对,联合国巴勒斯坦专门委员会有关委任统治结束后巴勒斯坦未来的计划不会在联合国大会得到2/3的多数投票通过,英国会被要求继续委任统治……美国是最早谴责在巴勒斯坦建立以色列的国家……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认识到中东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于是把这个地区纳入美国全球战略的轨道上来,具体措施之一就是拉拢犹太复国主义者,使之成为遏制阿拉伯民族独立运动的工具。

——摘编自贺雅琴《二战后初期美英苏在巴勒斯坦地区的争夺——美英苏对以色列建国问题的影响》

材料二   1947514日,联合国讨论巴勒斯坦问题特别会议结束前一天,苏联代表葛罗米柯作了长篇发言。他的发言表明,苏联在巴勒斯坦问题的政策上发生了重大转变,由反对犹太复国主义转变为支持建立犹太国。苏联为什么突然在巴勒斯坦政策上发生转变呢?原因之一是苏联认为以色列具有亲苏倾向,因为当时以色列移民中的大多数都是东欧和苏联的犹太移民,苏联认为支持以色列建国,以色列可能会支持苏联,与苏联建立友好关系,苏联希望利用以色列来打击阿拉伯国家中的亲西方统治集团,削弱美国势力。

——摘编自和婷《苏联支持以色列建国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英美两国对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态度及其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支持以色列建国的目的是否实现,并说明理由。
7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几十年时间里,西方国家在亚非拉经营了几百年的殖民体系迅速崩溃。截至1990年,全世界180多个国家中,有近1OO个国家是在战后宣布独立的。以下对殖民体系迅速瓦解的客观原因的认识,正确的是图中信息可以说明(     
A.殖民地国家谋求独立主权的坚定意志与决心
B.民族解放斗争中新型领导力量和纲领的涌现
C.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自身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D.直接殖民统治无法适应现代资本生产的要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下表是英属东南非洲殖民地主要农业发展计划(部分)。这一系列计划出台旨在(       

计划名称

时间

所在地

主要内容

进步农民计划

1946

尼亚萨兰

鼓励农民采取翻土作垄、筑堤等土壤保护措施;政府为采取农业保护措施的农民提供扶持

非洲人农业改良计划

1946—1947

北罗德西亚

强调运用牛粪、轮耕制、杂草控制以及等高垄维护等土壤保护措施;执行计划的进步农民将会得到以化肥和农业设备为主要形式的补贴

进步农民计划

1947

博茨瓦纳

殖民政府农业官员教授农民培育株行种植和轮作制等农业改良技术
A.促进非洲农村地区经济持续发展
B.团结非洲以对抗法西斯侵略
C.维护英国对东南非洲的殖民统治
D.提高非洲农业生态保护水平
2024-05-1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多校联考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9 . 下表为二战后东亚与拉美发展模式对比。据此可知,两种不同发展模式(     

东亚模式拉美模式
文化背景儒家文化:勤奋、节俭储蓄、教育拉美天主教:运气、英雄主义、身份地位
政府干预灵活务实僵化迟钝
政治稳定政局稳定考迪罗(军人政府)政局较为动荡
A.以各自的历史和国情为依托B.以实现独立自主为发展前提
C.以市场为经济发展的主推力D.以民族文化传承为发展方向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763年到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具有显著地位。1763年时,欧洲仅在非洲和亚洲有一些沿海据点,还远远不是世界的主人,而到1914年时,欧洲诸强国已吞并整个非洲,并有效地建立了对亚洲的控制……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其现代化进程一直在继续和加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14年以来的几十年中,西方一面在衰落一面又在获得成功。实际上,这两种表面矛盾的趋势是互相加强的。全球前所未有的一体化,导致了西方的技术、观念和制度正以加速度扩散。但是反过来,也正是这种扩散削弱了1914年之前似乎不可侵犯的西方的全球霸权。诸殖民地民族正在有选择地采纳西方文明来对西方进行更有效的抵抗。因此,1914年以来的世界历史既是西方成功的历史,又是西方衰落的历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多角度说明1763年到1914年欧洲“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具有显著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14年以来的世界历史既是西方成功的历史,又是西方衰落的历史”这一历史结论的史实依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