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从民族独立到新兴国家的发展

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新兴国家的发展是现代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1)根据提示,将时间轴补充完整。

① _____世纪;② __________兴起;③ __________体系形成
(2)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但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状态。阅读下表,归纳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特征。

亚洲
国家/区域内容
中国国共两党合作开展北伐战争,收回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
印度尼西亚共产党领导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民族党实行与殖民当局不合作政策
印度甘地和国大党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伊拉克民族独立组织发动武装起义,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3)分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三选)
A.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殖民主义在拉丁美洲的统治,唤醒了殖民地人民的独立意识
B.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殖民主义势力,促进了亚非拉人民的觉醒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所传播的民族自决原则,成为亚非拉人民反抗殖民主义的武器
D.十月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
E.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殖民体系瓦解,战后亚非拉涌现出大批新兴国家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的新兴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其现代化之路曲折坎坷。以下材料指出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诸多问题,与之匹配的选项有(     )(双选)

A.新旧殖民主义的影响                 B.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C.人口膨胀和环境恶化                 D.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
2023-05-01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合格考)历史试题
2 . 亚洲的民族解放与发展

材料一   1885年,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成立国民大会党,积极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1905年,印度国民大会党领袖提拉克提出联合人民群众的力量,与英国殖民者进行坚决的斗争,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1908年,孟买10多万工人为抗议英国殖民当局对提拉克的迫害举行了政治总罢工。

1896-1897年,菲律宾人民为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进行民族独立战争,1899-1902年,又开展抗美卫国战争。菲律宾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以及打碎封建大庄园、平均分配土地等口号。在此期间,华侨投身革命,与菲律宾人民并肩作战。菲律宾革命者也支持中国革命,赠款10万元给孙中山作为革命活动经费,并派革命志士到中国参加反清起义的准备。

20世纪初,中国革命家章太炎在《民报》上转载印度报刊中印度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文章,支持印度人民的革命斗争。章太炎联合印度、缅甸、菲律宾、朝鲜等国的革命者,成立“亚洲和亲会”。“亚洲和亲会”章程规定:“在亚洲各国中,如有一国爆发革命,其它会员国应竭尽全力给予直接或间接的帮助。”

材料二

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新加坡1965年独立后,政府制定“出口主导型”的工业化战略;1979 年,实行工业技术升级,建立高技术、高工艺、高附加值、有出口竞争能力的新兴工业企业。
韩国1964年,提出“出口第一主义”“贸易立国”等口号,引进外资和技术,利用本国廉价劳动力开办工厂。20 世纪80年代,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
马来西亚20世纪60年代,中央政府用政策刺激经济发展;70年代,实施新经济政策,从对采矿和农业的依赖转向制造业,创造条件吸引外资,并以出口贸易推动经济增长
沙特阿拉伯20世纪60年代,政府通过立法和国有化措施,推进石油经济民族主义;80年代,石油权益实现国有化。国家利用对外合资经营、重视科研教育及鼓励私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综合进步,最终发展为“喷气机加计算机”的石油富国。
(1)归纳材料一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对20世纪60至80年代亚洲新兴民族国家经济发展原因做出解释。(要求:请选择其经济发展原因的三个角度,进行论述,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5-15更新 | 732次组卷 | 13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过去几十年里,由于政治体制不能造应非洲国家国情,使多数非洲国家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困境,最为极端的表现形式就是出现政治不稳定(政治动乱和军事政变)。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在1989年发表的报告中指出,非洲经济结构,即“非洲经济的生产、消费和交换格局,是导致不发达和倒退的最根本原因”,贫穷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无法为非洲国家提供经济建设所需大量资金,国际援助已成为大多数非洲国家解决经济发展资金不足的重要补充。非洲地区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恐怖组织,诸如尼日利亚的“博科圣地”、索马里的“青年党”等,它们的活动日益猖猴,并且有扩展的态势,这对于非洲经济发展也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据舒运国《试析独立后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材料二   拉美和非洲两大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水平都比较低。拉美和非洲地区经济具有严重的对外部世界的依赖性和内部分割性,经济一体化组织多为制度导向型,缺乏坚实的市场基础:一体化组织数量众多且交叉重叠现象均比较严重,不利于一体化资源的最佳配置。非洲在全洲层面的一体化思想和实践明显强于拉美,在一体化的方向上比拉美更为坚定。

——据王慧芝《拉美与非洲地区经济一体化比较:基于历史的考察》

材料三   20142019年非洲GDP增长率(单位:%)

区域201420152016201720182019
非洲3.83.52.23.63.43.4
中部非洲5.73.10.10.72.73.2
东部非洲5.96.54.95.65.45.0
北部非洲1.73.93.35.04.94.1
南部非洲2.71.60.91.61.20.7
西部非洲6.03.20.52.53.43.7

——据张忠祥《非洲经济发展的新态势》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独立后的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代拉美与非洲在经济发展上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代非洲经济发展状况,并谈谈非洲国家应如何更好推动自身发展。
2022-10-22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新兴与发展

材料一   前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安东尼·范·阿格塔米尔于1981年率先提出了“新兴市场”(Emerging Markets)概念,以进步、发展与活力来概括发展中国家中那部分发展较好国家的基本特征。有中国学者经过综合测算甄选,界定新兴市场国家为30个,简称为“E30”。

新兴市场国家分布示意图(E30,图中阴影部分)

材料二   不同类型国家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全球占比(%)

年份

1998—2002

2003-2007

2008-2012

2013

2014

2015

发达国家

55.37

51.23

45.02

42.10

41.48

41.06

新兴市场国家(E30)

35.34

38.96

44.60

47.39

48.03

47.31

——胡必亮等《新兴市场国家的综合测度与发展前景》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新兴市场国家E30的地区分布和发展特点。

材料三   中国“一五”到“十三五”时期对外贸易进出口增长速度趋势表(%)


注:“一五”时期1953-1957“二五”时期1958-1962“三五”时期1966-1970“四五”时期1971-1975以后依次类推……“八五”时期1991-1995“十五”时期2001-2005“十一五”时期2006-2010

——编自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改革开放40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报告》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出现过若干高峰时期。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任选两处高峰时期分析其成因
2023-12-2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中叶以后,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了。在工业经济迅猛发展过程中,政府早年所颁布的对商品生产和流通的限制性法令已严重束缚经济的自由发展。同时,随着英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增强,关税保护制度已成为海外市场的障碍,为经济发展“松绑”已成为形势的需要。从19世纪初开始,英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支持经济发展。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7811785年的年均1369.3万英镑,增长到18661870年的6924万英镑。

——摘编自刘金源《现代化与英国社会转型》

材料二   巴西的工业化始于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导致的国际贸易萎缩及二战带来的外部条件变化,迫使巴西加速发展原先需进口的本国工业消费品。二战后,巴西政府开始制定全国性发展计划,不仅对汽车、钢铁和家用电器等基础工业部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还制定了保护国内市场的政策。19561961年,巴西政府完成或基本完成了包括5个部门30个项目的目标计划,建立了汽车、造船以及重型电机等制造业。同时,钢铁、重化、造纸等工业部门也取得很大发展。

20世纪60年代末,靠国家高投入、高保护和大量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推进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导致巴西民族工业失去了发展活力,国内积累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 为此,巴西政府决定采取外向型的发展模式。19681974年巴西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10%,被誉为“巴西奇迹”。

——摘编自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世界近现代史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英国与巴西工业化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西工业化不同于英国的原因及其启示。
2024-01-25更新 | 401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年1月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初海地宣布摆脱法国殖民统治开始至19世纪末,共有18个拉丁美洲国家取得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地力量分布并不均匀,另一方面,拉丁美洲国家在独立过程中,存在跨境互助的情况。这种区域主义的初步实践受到法国大革命精神的鼓舞和启蒙思想的指引,在玻利瓦尔、圣马丁等解放者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综合来看,在世界范围内,19世纪初的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虽然具有进步意义,不过却是一场自上而下、由精英所主导的革命,很大程度上并未改变当地社会结构,这一状况影响着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

材料二   19世纪独立的18个拉丁美洲国家

序号国家名称宣告独立时间
1海地1804
2巴拉圭1811
3大柯伦比亚委内瑞拉1811
4哥伦比亚1819
5厄瓜多尔1822
6阿根廷1816
7智利1818
8秘鲁1821
10中美联合省危地马拉1821年宣布独立,加入墨西哥;1823年脱离墨西哥,建立联邦;1838年分为五个国家
11
萨尔瓦多
12
尼加拉瓜
13
洪都拉斯
14
哥斯达黎加
15巴西1822年建立帝国;1889年成立共和国
16玻利维亚1825
17乌拉圭1825
18多米尼加1844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维琪《拉丁美洲泛美主义国际思潮的演进——文化与国际关系的视角》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末智利的国民经济的命脉(铜和硝石的开采、加工与出口)完全被西方资本控制,美国资本的掌控尤其突出。1970年深受马克思主义、切·格瓦拉思想影响的左派阿连德当选总统,开始推行被称为“智利社会主义之路”的规划,推动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实行土改、大搞国有化,将大量的资源分给穷人。阿连德政府的“社会主义之路”政策的实施在开始取得了一些不俗的成就,廉价住宅建设突飞猛进;失业率从1970年的8.3%下降到1971年的4%;在农村,当局两年内把属于大农庄主的500万公顷土地陆续分给无地农民;1971的工业增长达到12%。但虚假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危机,第二年生产就开始滑坡,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不满情绪随之增长。阿连德激进的改革措施导致了智利社会与政治的动荡。

——摘编自张金生、苗淑娟《阿连德的“社会主义之路”给我们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拉丁美洲国家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70—1973年智利阿连德改革的背景。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拉美国家的独立和建设对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启示。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初,以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为主要目标的殖民地民族主义席卷亚洲大陆,形成了20世纪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的第一次浪潮。各种既有民族主义色彩,又有西方先进文化特征的民族主义思潮纷纷兴起,如中国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印度的甘地主义、土耳其的凯末尔主义等,形成了一场出现于亚非拉各国间的民族民主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后,现代民族主义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兴起,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出现第二次浪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非拉国家掀起民族主义运动的第三次浪潮,它们利用本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逐步转化所获得的驱动力,摧垮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创建了民族独立国家

——摘编自徐煌《20世纪亚非拉国家的民族主义及其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材料二   第三世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民族独立而形成的现代民族国家的集合体,处在现代世界体系中的边缘地区。第三世界国家在现代世界体系中占据着相同的结构性位置,这在一方面决定了建立政治秩序和实现经济发展是它们的核心任务,另一方面也决定了第三世界国家存在着共同的政治主题。二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共同政治主题经历了从政权建设向民主转型的变化,到20世纪80年代,很多第三世界国家在工业化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实现了民主转型,但自由民主体制在第三世界国家建立有效的政治秩序的效果甚为不佳,不仅没能恢复政治秩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契合性,而且难以调和政治冲突以及持续动荡的政治局势,进一步打击了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和社会基础。

——摘编自汪仕凯《第三世界的政治主题转换及其对世界政治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以来亚非拉国家民族主义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第三世界政治主题转换的影响及制约因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后,相继获得独立的非洲国家各自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概括起来有三种(如表),三种发展道路从结果来看都不尽如人意。

资本主义道路布隆迪、尼日利亚等国独立后继续保持与宗主国的经济联系,复制宗主国的政治体制和经济政策。这些国家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但对外资依赖性强,出口品种单一。美国为了与苏联争夺非洲,积极援助拉拢这些国家,这加剧了这些国家对西方援助的依赖。
非资本主义
道路
一些国家一开始主张区别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中间道路,但在苏联的影响下,逐渐奉行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经济上把前宗主国企业收归国有;限制私人经济的发展,几乎剔除了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些国家建立了自己的工业基础,但由于资金、技术、管理人员有限往往造成开工不足,效率底下。
村社社会主义道路加纳、坦桑尼亚一些政治家认为,非洲传统村社中孕育着社会主义,应利用当前时代的物质成就促使非洲古老传统中的社会主义因素重新复活并发扬广大。这些国家实行集体劳动,平均分配,抑制了群众的积极性,导致生产率下降。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非洲三种发展模式“从结果来看,都不尽如人意”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的主要发展趋势,谈一谈非洲现代化发展的出路在哪里。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期,这是民族独立运动以暴风骤雨之势席卷整个非洲大陆的时期。非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互相支持,并得到世界的同情和支持。在1957—1968短短的12年里,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新兴的非洲独立国家在联合国占了近1/3的席位,它们是第三世界一支重要的反帝反殖民力量

——段炳麟《世界当代史》

材料二   回顾历史,非洲国家政局虽总体趋稳,但在独立后的相当长时间里,一些国家政局动荡不安,不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同时,在经济发展道路上,非洲国家在毫无经验的前提下,盲目模仿外来经济发展模式,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相关统计资料中我们不难发现,从出口商品的品种和数量来看,非洲国家几乎毫无例外处于单一经济结构,而且出口的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农、矿初级原料产品,基本找不到工业制成品或者加工产品。长期以来,非洲是接受国际援助的主要地域之一,2017年约占经合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对外援助总额的28.6%,国际援助已成为大多数非洲国家解决经济发展资金不足的重要补充,而这却助长了非洲的依赖综合症,削弱了非洲国家的治理或行政能力,从而加剧了非洲经济发展的困难。

——摘《试析独立后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独立后非洲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简要谈谈应如何应对
2023-10-3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国或地区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难以突破高收入标准,以致该经济体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停滞或徘徊。巴西被视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二战后,巴西长期依赖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依靠高投资率和高物质消耗推进经济增长,人均GDP增速一度高达7%。但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后,巴西经济陷入低迷。巴西历届政府缺乏对经济中长期发展的有效规划,并且长期遵循“重增长、轻分配”的原则,这些也阻碍了经济增长。

——摘编自钟阳、刘霞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经验:典型经济体的比较分析》

(1)根据材料,概括巴西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二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历程带来的启示。
2023-11-1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11月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