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美国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规定国家实行联邦制,确立“三权分立”原则,体现共和政体的近代法律文件是(     
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独立宣言》C.法国《人权宣言》D.美国1787年宪法
2 . 尽管政治派别的执政主张、利益诉求各不相同,但通过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从而能够彼此相互妥协,达成共识。最能够佐证此说法的是(     
A.美国1787年宪法B.俄国的农奴制改革
C.日本的明治维新D.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215年英国《自由大宪章》中规定:国王不能随意征税,个人财产不得侵犯,不能随意逮捕自由人,等等。17世纪中期,由于议会与国王的斗争,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以成文法的形式宣布英国议会制度的确立。其后不久,议会通过《叛乱法》剥夺了国王招募常备军的权力。1694年议会通过了《三年法》,1701年通过了《王位继承法》,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司法独立于王权的原则。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将英国议会制度的变革比作“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

——摘编自张旭东《从制度变革角度看近代英国的崛起》

材料二   美国是“一个从未经历过封建主义,一开始就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年轻国家”。因而,以杰弗逊为代表的美利坚的设计师们在构筑国家政体的问题上,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与美国的需要结合起来,提出了“立体分权”“双重制衡”的理论: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实现“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同时实行中央和州两个层次之间的分权,即把分权制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与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形式结合起来。美国1787年宪法是“立体分权”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标志。但在国体确定的条件下,分权制的背后是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对美国政治的垄断,美国两大政党非极化的深刻根源在于它们具有相同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性质。

——摘编自赵海月《论美国立体分权的理念与模式》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美两国的政体。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美国“立体分权”理论。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英、美两国政体的因素。
4 . 孟德斯鸠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相互监督、制衡,下列法律文件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D.(1787年宪法)
2024-04-10更新 | 222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丹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可指挥各州服役的军队,任命各级军官等。但总统关于军事问题的设想、计划、预算以及对各级军事官员的任命都需要经过国会的批准和同意方可实行。这一规定体现了(     
A.联邦制原则B.分权制衡原则C.人民主权原则D.议会至上原则
6 . 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原则、共和原则与三权分立原则,但却承认奴隶制的存在。材料意在强调美国(       )
A.未践行启蒙思想的理念B.宪法侧重于制约政府权力
C.资产阶级民主的局限性D.普遍民众权利未得到保障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基本主张就是解放人性,恢复人的尊严,重申人的世俗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虽然新兴资产阶级主要提供了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但亦有追求享乐的唯我主义倾向。而宗教改革运动所倡导的伦理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上述不足。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上层建筑领域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主义者所提倡的思想解放,在一定程度上为宗教改革运动作了理论上和思想上的准备,两者在思想上有明显的继承关系。

——摘编自徐鹤森《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之比较研究》

材料二   从美国的《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到欧洲封建君主国家的“开明专制”,在世界各国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的过程中,无论根据本国历史条件采取哪一条道路,都得从法国启蒙思想中找到理论武器。但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自由”“平等”“人权”等基本政治口号,尽管在当时是进步的,但含有特定的阶级内容。所有启蒙思想,包括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内,提出“意见支配世界”和“理性支配社会”都无例外地陷入唯心论。

——摘编自黄振等《世界近代史重点和理论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的精神内核和实质,并说明其与宗教改革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在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过程中,初步实现的启蒙运动的政治理念。并指出欧洲启蒙运动的局限性。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世界资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是,法国的复辟王朝、七月王朝和第二帝国的君主被赶下台之后都跑到了英国,而其他各国的革命派在斗争失败之后却纷纷聚到了法国

——摘编自陈文海《法国史》

材料二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召开,在制宪会议上,争论最大、影响也最深远的问题之一是行政官的设立,这一问题主要难在对全国行政官既要授权,又要限政

——摘编自易中天《费城风云——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并分析法国革命特点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实现“对全国行政官既要授权、又要限政”的举措。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十七世纪末期和十八世纪,被称为“理性时代”。人们的思想越来越从迷信中,也包括盲目的信仰中解放出来。在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时期所开始的事业,以更为显著的形式得以继续。这种新的思想潮流首先来自英国和法国,所有迄今为止对宗教、国家,社会和经济的观念都遭到了质疑,受到理性判断的严格考验。凡是经不起这种“理性”考验的东西,就会像在实验室里废弃的东西一样被抛弃。

——摘编自[德]曼弗雷德·马伊著《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从人类起源到9·11事件》

材料二: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7-19世纪,资产阶级在一些国家相继进行了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革命或改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英国、美国和法国走在前面。随着资本主义的扩限,俄国、日本、意大利和德意志等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资产阶级也建立起适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治制度。

——摘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种“新的思想潮流”指的是什么。并说明在“经济”方面的代表人物和其观点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实行的两种政体。并以美国为例,说明启蒙思想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政治制度的体现。
10 . 1789年,美国设立国务卿一职。根据美国宪法规定:一、国务卿是政府排名第一的部长,即首席部长。二、执掌国玺,总统辞职要向国务卿提交辞呈。三、一些联邦事务公告文件由总统和国务卿联署。这一职务体现的宪法原则是(     
A.共和制B.联邦制C.权力制衡D.人民主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