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礼乐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诗经》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关于周人的“维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建立了完备的郡县制B.实行了著名的科举制
C.确立尊卑分明的礼制D.创立了王位世袭制度
2023-11-1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国语·周语上》记载,   “防民之口, 甚于防川, 川壅而溃, 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西周政体保留有原始民主传统B.国人们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管理
C.体现“敬天保民”的治国思想D.周天子仍以内外服制加强统治
2023-11-1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西周在选任官员时,推行“六德”“六行”的道德等级体系。“六德”即“知、仁、圣、义、忠、和”,“六行”即“孝、友、睦、姻、任、恤”。这种做法(     
A.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建立B.完善了官员考核制度
C.适应了宗法礼制的要求D.增加了儒生参政机会
4 . 《左传·哀公十五年》记载子路在卫国内乱中被人“以戈击之,断缨。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子路在生死攸关的搏杀时刻不肯“免冠”,这折射出(       
A.礼乐制度塑造士人品格
B.先秦思想家的道德诉求
C.封建地主贵族价值标准
D.儒学对社会秩序的追求
2023-11-07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礼记·表记》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尚书·召诰》载:“王(周成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这体现出西周治国思想(       
A.摆脱了神权统治色彩B.摒弃了原始民主传统
C.蕴含有以民为本意识D.吸收了儒家政治理念
6 . 《礼记·王制》记载:“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这反映出西周(     
A.周王牢固管控地方B.敬祖习俗非常盛行
C.礼制维护分封等级D.丧葬背离宗法制度
7 . 《左传·宣公三年》记载:“铸鼎象物,使民知神奸……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原来铸鼎,制作青铜器不仅用来盛装和调剂牺牲等给祖先奉献的礼物,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象物”,也就是在铜器外表刻画“物”的图像。这表明(     
A.青铜器主要用作礼器B.青铜器的实用性很强
C.贵族生活普遍很奢靡D.当时祖先崇拜很盛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周初已有射箭、摔跤、御车等体育竞技比赛,但比赛不看重竞技成绩,而是看重参赛者在比赛过程中能不能将礼仪规范进行很好的展现。周初这种“君子之争”(     
A.以礼维护贵族特权B.贯彻儒家礼治主张
C.将重礼与竞争对立D.反映出礼的生活化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周时期,殷人认为自己乃是"有城方将,帝立子生商",周人也强调正是因为“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所以才能够“诞受厥命越厥邦厥民”。但西周统治者深刻意识到单纯的以大于名义并不能够解决复杂的社套问题这一残酷事实,转而提出天命转换这一概念,形成了“以德配天”的治理思维,强调“敬德保民”。西周统活者通过在祭祀活动中对先祖的神圣性崇拜,逐步从“祭”转化为“礼”,经周公而制度化。这一时期治国理政的目的是让统治者能够“修德”而维持统治,警惕天命从自己跑到另一个统治者手上。

——摘编自王聚芹、饶一鸣《先民理想国:商、西周治国理政思想借鉴研究》

材料二   楚国老子、庄子皆楚人,而沛县在战国时即属楚国,刘邦、何、曹参等皆西汉王朝建立后,统治者面临的是生产破坏工穷田历局面。在治国方略方面,汉初统治者推崇的黄老思想继承发扬了《老子》中“清静无为”“崇俭禁奢”“以百姓之心为心”的思想,主张“省苛事,节赋敛,毋夺民时”,强调“节民力以使,则财生。赋敛有度,则民富。民富则有耻,有耻则号令成俗,而刑罚不犯……则守固战胜之道也"。

——摘编自康晓红《试论西汉前期治国方略的两次转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周治国理政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前期推崇黄老思想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统治者选择治国思想的历史启示。
2023-10-2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青桐鸣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春秋战国时诸侯不再遵循祖制,八佾(古代天子用的一种乐舞)舞于庭,郑、卫、宋、赵、桑间、濮上新声(音乐)并起。魏文侯发出感叹:“听郑卫之音(民间音乐),则不知倦”。材料揭示的本质是(     
A.宫廷生活奢靡B.诸侯沉湎享乐C.社会秩序崩坏D.民乐开始产生
2023-10-24更新 | 28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