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礼乐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     
A.下棋B.舞蹈C.武术D.驾车
2023-08-0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第四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知识竞赛历史试题
2 .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体现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A.依靠嫡长子继承制来巩固奴隶主政权B.借助礼乐制度维护贵族的等级特权
C.利用分封同姓诸侯来加强对地方控制D.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来维系统治
3 . 西周“匠人营国”制度对城市建设有明确的规定,城邑分为三等: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大夫采邑,各有定制。这体现了西周城市建设(  )
A.选择在手工业者集中的地方建城B.在运河沿岸等交通发达地区建城
C.城市布局建设有严格的等级限制D.城市建设体现生产的专业化分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西周初年的何尊是第一个出现“德”字(如图)的器物。之前的甲骨文和金文,无论是表示“得到”还是表示“道德”,都是无“心”的“得”字。而之后的铭文,表示“道德”时都有“心”了。由此推知西周时期(     
A.汉字开始走向成熟B.推行以德治国策略
C.注重礼乐教化功能D.青铜铸造工艺提高
2023-07-2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等五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5 . 郊祀

材料一 郊祀,是中国古代由统治者祭祀天地日月、名山大川、四时百神、鬼魂祖先等各种神灵的国家祭祀。君王祭祀天地神灵的礼仪,在黄帝时代以前就已经形成了传统,而且历代沿袭不辍。周代郊祀诗《周颂·我将》记载:“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文王,既右飨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礼记·月令》记载“(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

材料二 针对原王国地区礼俗各异、神祇众多的情况,汉武帝通过修郊祀、建封禅等一系列的礼制改革来统一管理民众的风俗信仰。建元元年(前 140) 五月,武帝下诏修整因战乱而被废弃的山川祭祀,改由各地祠官统一管理。元鼎初年(116年),以太一神为中心,在全国修建泰畤。泰畤坛不仅祭祀太一,还祭祀黄帝、阴阳使者等东方神灵。

材料三 在孝文帝之前,北朝的郊祀活动多与北方民族所固有的民族宗教有密切关系,对天及自然神的崇拜具有突出的地位。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重新在洛阳近郊举行郊祀,废除了在西郊进行北族式的祭天礼仪。王夫之评价为:“弘(孝文帝)始亲政,作明堂,正祀典,……修舜禹周礼之祀……。”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西周和西汉郊祀制度的不同。结合所学分析西汉郊祀制度形成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三和所学,对孝文帝修改郊祀制度进行简要说明。
2023-07-19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周与西亚两河(流域)都以中原为发展核心。由此开展形成这两个地区的自足。而且逐步吸纳边陲的族群,实现了在疆域及人口两方面都继长增高的局面。这些都是两个地区出现大型图家过程的相似之处。但是,两个地区发展模式的根本差异,则在两河由地缘性的城邦共同体为凝聚的单元,两河城邦的出现颇基于经济的需求,组合为经由贸易获得资源及经由分配而共享资源的共同体,于是城邦始终有其独立自主的特性,不易融入更大的政治体制中,大型国家还必须依靠武力及中央权力维系国家的凝聚。西周的亲缘族群则经由婚姻与宗法,组织为不断扩张的网络,于是参加两周体制内的同姓与异姓族群遂易于交融凝聚。在信仰方面,两河地区各城邦的守护神不易摆脱个别族群的认同,因而不易演化为包含性强大的普世理念。西周则因为天命与天下的观念都超越任何单一族群的认同,可以发展为无所不容的普世秩序。但是,两河的古代文化因其经济共同体的背景,承认个人的财产观念及人际权利义务的约定关系,于是有了成文法典的出现;西周则以“礼”代表预设的人际伦理,以礼仪规范行为。

——摘编自许倬云《观世变:论中国文化的特质》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西周文明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文明的历史影响。
2023-07-16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O中学、九台区第一中学、公主岭市第一中学校、农安高级中学、榆树市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诗经》载:“诸侯不命天子,则不为君”,诸侯成为“君”的前提,是接受和得到天子的册命,表示对天子的臣服。由此看出,当时的这种礼制(     
A.维护了宗法等级秩序B.强化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改变了原有继承方式D.导致了诸侯间的攻伐不已
2023-07-15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秋时期,音乐是贵族教育中的重要的项目,一切典礼里都有音乐。当时孔子听了韶乐曾经“三月不知肉味”,他的教程“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讲音乐和前人不同之处在于他特别注重音乐的感化力,他确信音乐不独可以陶冶个人的性灵,并且可以改变社会的品质。为尽量发挥音乐的道德功用,他有两种主张:第一,音乐要平民化,他的门人子游做武城宰,便弄到满邑都是弦歌之声。第二,音乐要受国家统制,低劣的音乐要被禁绝,当时郑国的音乐最淫荡,所以他倡议“放郑声”。

同时期的雅典知识分子也十分重视音乐教育。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比其它教育都重要,音乐能滋润人的心灵:“外观之美,音韵之和,能深印于儿童之心。其所引入者为善,则其将来发表于外者也为善。所引入者为恶,则其发表于外者也为恶。凡音乐上得良好之学问者,则其辨别美恶,仿佛出于天性”。亚里士多德也在《问题篇》中指出:“音乐在本质上是令人愉快的,在和谐的乐调和节奏之中,仿佛存在着一种和人类心灵切合或血缘关系”。

——摘编自张荫麟《中国史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古代中西方对音乐教育的相同认识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指出孔子提倡的音乐教育与古希腊的不同,并结合所学予以简评。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谈谈你对孔子“放郑声”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是根据《逸周书·明堂解》绘制的西周进行祭祀活动时明堂内的位置安排图。这反映了(     
   
A.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B.皇权至上的集权体制
C.王权独尊的内外服制D.等级森严的礼乐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先秦时期,无论是富丽堂皇的宫殿,还是平民百姓之家,都没有桌椅板凳,大家都是“席地而坐”。当时的跪拜只是一种礼仪,所表达的是尊敬,并没有任何尊卑之分。可见跪拜(       
A.协调了各阶级的矛盾B.具有礼仪典范的作用
C.内容复杂和作用有效D.满足贵族的统治需求
2023-07-13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