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大跃进运动与人民公社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6 道试题
1 . 1958年,山东省图书馆的借阅工作指标由原来的336707人次增加到264O000人次,提高了684%。浙江省图书馆的借阅工作指标由原来的475141人次增加到2385705人次,比原来提高402%。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图书馆事业发展水平快速提高B.图书馆领域积极贯彻双百方针
C.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图书馆领域D.人民群众的图书借阅热情高涨
2 .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实现工业化是几代人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中国近代工业化开始缓慢起步。……1912年至1920年中国工业年均增长率为13.4%,1923年至1936年为8.7%。

——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材料三   《中国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中国1960年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材料四   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废除人民公社制度。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我国实现工业化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不能过多追求速度和数量,而是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农轻重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1)依据材料一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指出与这种生产方式相应的我国古代经济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2-1920年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其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对比材料三和四,中国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有何变化?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957年工农业产品产量


材料二:下图是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于1958年画的《跃!跃!跃!》


材料三:1958年底,全国74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26000个人民公社,全国农户的99%以上参加了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质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1)根据材料一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材料二中的漫画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对我国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
2021-05-18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20世纪50年代各类反映农业、工业生产的民谣层出不穷,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蚂蚁啃骨头,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这些民谣反映了当时
A.社会主义建设热情高涨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右倾错误思想开始滋生D.五年计划实施成就突出
2021-05-13更新 | 170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川绵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领导全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到1957年底,第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28%,农业总产值增长25%,钢产量增长近3倍。同时期,我国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二19588,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在炼钢原料缺乏的情况下,群众只好把家中的铁器和做饭用的铁锅投进小高炉山东红旗人民公社办的公共食堂,将野菜和红薯那样的粗食,精心烹调成山珍海味”,已经做到个月九十顿饭顿顿不重样。

材料三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历史已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哪一行业。材料一中“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2)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1958年我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左”的错误?
(3)以史为鉴,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说“文化大革命”这段沉重的历史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但是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摘自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材料二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

——摘自《邓小平文选》

材料三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外交以传统外交为主,偏重于政治和安全领域,外交决策权高度集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适应全球化、区域化和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形势,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和整体性外交的模式。

——摘自《新中国外交60年:实践特点和理念演变》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共八大确立的路线形成的重要背景。
(2)材料二中提到中共八大确立的路线“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挫折”。指出20世纪50年代经济工作遭到“严重挫折”的具体表现
(3)据材料三,指出与新时期相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突出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外交为世界外交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2021-04-24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七中学2020-2021学年度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材料一     根据几年来互助合作运动的经验和各地方已经达到的成就,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到1957年,参加现有的初级形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将占全国农户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中东北各省,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和其他老解放区,合作化的规模可能达到农户半数左右。

——《伟大的十年》

材料二


材料三     在我国GDP结构中,1978年末公有制经济占99.1%,其中国有经济占56.2%,集体经济占42.92%,到了2004年,占全部GDP497%(其中国有经济为35.9%,集体经济为13.8%)。就具体行业而言,在工业总产值中,1978年末国有企业占77.6%,集体经济占22%,2004年末工业总实收资本中,国家资本占34.9%,集体资本占5.62%,到了2008年末,国有资本和集体资本下降到33.4%和3.0%。

——何干强《论国有资本的整体性监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党和政府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要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以来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及其成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必然性,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建国以来中共经济政策并且的认识。
2021-04-2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八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新中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根据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国家规定计划的基本务: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中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中国社会主义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并以此为中心,进行财政、信贷、市场三大平衡和安排人民生活。在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的努力下“一五”计划顺利实施,到1957年年底,“一五”计划的主要指标大都大幅度地超额完成。

——摘编自朱君奇《从计划经济的“兴、变、衰”看中国经济体制变迁》

材料二19521975年中国粮食产量

分类年份19521962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5
粮食(百万吨)195160194.5214218209211240284.5
指数9175911001029899112133

——摘编自《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一五”计划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期简况
4世纪初-13世纪末由于北方长时间的战乱,此时期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北方人口南迁。

17世纪中期-18世纪70年代
由于李自成、张献忠为首的农民起义和吴三桂等发动的“三藩之乱”,使得南方各省受到巨大破坏,尤其是造成四川人口的巨大损失。清政府发布招垦令,鼓励湖广等外省农民入川落籍开垦。同时鼓励汉人出山海关,向辽东、辽西等地区移民。

19世纪中期-20世纪中期
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迫使清政府最终全面开放了东北和内蒙古的封禁地,向这些地区的移民因此而形成高潮。东南沿海地区则通过向海外移民来缓解日益增加的人口压力。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兴起,大批移民迁入城镇,揭开了中国移民史新的一页。

20世纪中期-20世纪80年代初
国家建设产生了大量工程移民,其中水库移民达1020万人,交通和城镇建设移民达2130万人。就水库移民而言,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自1950年代开始,是当时“大跃进”的一部分,相应
地产生了大规模水库移民。

20世纪80年代以来
1982年,针对“三西”地区(即甘肃省的河西、定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海固地区)严重干旱缺水和当地群众生存困难的情况,当地政府探索实施了“三西吊庄移民”扶贫,同时实现了救灾、扶贫和生态保护三重目标。1994年,中央政府颁布实施了我国第一个扶贫开发的纲领性文件《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明确提出“对极少数生存和发展条件特别困难的村庄和农户,实行开发式移民”。

根据材料,提取相互关联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清晰、史论结合)
2021-04-12更新 | 22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1958年10月下旬,《湖南日报》登出浏阳红专人民公社稻谷亩产3.3万公斤和红薯亩产28万公斤的最高记录。此后,湖南各地媒体纷纷登载粮食“高产卫星”,出现诸如“地的产量是人的胆量决定的”等宣传语。当时的媒体宣传
A.称颂了“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B.表明人民群众拥护社会主义改造
C.赞美了“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反映了人们改变落后面貌的渴望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