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民经济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实现工业化是几代人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中国1960年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一致同意,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经验,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

——摘编自《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材料三   1992年,中共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紧紧结合在一起,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大决断。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在人们面前展现出新的面貌。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中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其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列举两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2021-06-0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联现代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发展情况
年份
粮食总产量(万吨)
棉花总产量(万吨)
比上一年增长(%)
上缴农业税(亿元)
粮食
棉花
1950
13 213
69.2
16.7
55.9
19.1
1951
14 369
103.1
8.7
49
21.69
1952
16 390
130.4
14.1
26.5
27.03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状况及其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原因。
(3)材料三图1预示着当时农村即将实行什么重大变革?简要说明这一变革实行的历史意义。
(4)材料三中图2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什么现象的变化?它表明所有制转变的的方向是什么?
2016-11-18更新 | 58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2009-2010学年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