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卫生、文化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1952~1960年,国家先后开展了四次扫盲大运动,扫自标准定为每人认识1500到2000个字。到1965年,全国共扫除文盲10272.3万人.年均扫盲604.3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0%以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扫盲运动
A.适应了“双百”方针的要求B.推动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C.有利于现代中国社会进步D.开启了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各地工会组织职工上大课,举办短期训练班和职工夜校,宣讲劳动创造世界、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常识教育。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开展教育大革命B.提高工人阶级觉悟
C.完善国民教育体系D.健全社会主义民主
2020-04-12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实验中学等三校202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3 . 1949年之前,中华书局、世界书局等私营出版商都以出版教科书为主要盈利来源;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成为中小学教科书专业出版机构,私营出版商退出了教科书市场。这一改变
A.悖离了“百家争鸣”方针B.打击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C.有利于建立国民教育体系D.意在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4 . 建国初期,各大城市的许多医院、学校取消了原名,而代之以数字序号命名,如将“仁济”“培德”等名换成某某市第一中学、某某市第三人民医院等。这种做法意在
A.强调各类机构的平等地位B.塑造新时代的价值观念
C.消除半殖民地社会的遗留D.继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
2020-03-07更新 | 33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2020届高三2月复习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5 . 中国政府在1958年对科技管理机构进行调整合并,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陆续成立了各级科委。这说明我国
A.形成了较完善的科技管理体系B.开始将科技纳入计划经济体制
C.侧重于国防科技为中心的战略D.应对中苏关系中断造成的形势
6 .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把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奋起直追的源动力,下列属于我国重视教育的举措有①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②与经济大跃进同步,实施教育大跃进战略③提出“科教兴国”战略④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19-09-01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1957年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政治和业务是对立统一的,政治是第一位的,一定要反对不问政治的倾向。”1958年提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61年重新确定教育方针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反映了
A.“左”倾错误没有影响社会主义教育探索
B.社会主义教育改造基本完成
C.“立德树人”在教育中越来越受到了重视
D.教育领域意识形态色彩加强
8 . 1951年,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提到,在我国原有学制中,工人、农民的干部学校和各种补习学校和训练班,在学校系统中没有应有的地位。这一认识
A.借鉴苏联经验发展人民教育
B.将极大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
C.为完善学校体系奠定了思想基础
D.脱离中国国情制约了教育发展
2019-03-23更新 | 126次组卷 | 4卷引用:2018-2019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东高级中学高二(下)月考历史试卷(4月份)
9 . 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程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B.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C.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D.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
2019-01-30更新 | 2630次组卷 | 6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1950年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教育部提出对人才培养应“专、快、多”,即培养的人才技术专业、培养速度快、培养人才多;要求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模式从“通才教育”转变为“专才教育”。这种转变
A.扩大了高等院校办学自主权
B.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需要
C.体现了文教事业“大跃进”
D.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