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卫生、文化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1952年,我国高校实行院系调整,中央人民政府对全国旧有高等学校进行全盘调整,全国理、工科教授有四分之三被调离本校,之前已经存在的综合性大学均有大规模调整。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B.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
C.为全民高等教育做准备D.适当平衡文理科系的发展
2 . 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在全国试行。规程将“爱劳动”提升到“国民公德”的层面,要求教师“根据革命斗争和国家建设的实际”进行教学。该规程
A.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B.满足了国家对人才的需求
C.促成人民教育事业的奠基D.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而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统一文字。这种统一文字由于中国文字所具有的特质而被实践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国家统一的粘合剂。……秦朝这种新的统一文字是所有受过教育的中国人都能阅读并理解的,尽管他们常常听不懂彼此所操的方言。基于同一原因这种文字也是中国人所能理解的,所以受过教育的日本人、朝鲜人或越南人都能阅读汉文,但却不会说一个汉字。这种文字对中国后来的民族统一,对中国文化在整个东亚的影响而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5.5亿人中超过4亿是文盲,文盲率高达80%以上。农村的文盲率更高达95%以上,有的地方甚至十里八村也找不出一个识文断字的人来。文盲成为新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要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改造成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知识是关键。扫盲成为摆在新政权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全国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街道,人们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文化学习中。扫盲运动从50年代初,一直持续到60年代初,10年间先后有近一亿人摘掉了文盲的帽子。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在20世纪末,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使得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200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摘编自《新中国扫盲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字在历史上起到的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开展扫盲运动的特点及其重要意义。
4 . 1952—1966年,北京钢铁学院共培养学生约14400人,其中担任副部级以上领导职务的至少有32人:大批学生的考试分数都超过了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但他们的第一志愿都是钢铁学院冶金系。材料反映了
A.青年学子建设国家的高涨热情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时代背景
C.干部选拔注重学校和专业素质D.北京钢铁学院生源素质较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民间教育的兴衰与官府的态度有直接关系。政府对民间教育进行督查和考核,在经济上,还通过拨款给学田等方式在经济上对民间教育施加影响。清代的民间教育以四书五经、伦理纲常为主要内容,主要开设《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及四书五经、作时文等科举课程。从形式来看,清代的民间教育包括书院、家塾、私塾、族塾、义学等。这些民间教育承担了孩童的启蒙教育,为官方教育输送大量的受过基础教育的学子。

——摘编自严雄飞《清代民间教育的特点及其社会地位》

材料二   1923年,陶行知、晏阳初等人在北京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致力于中国的民间教育,该会在华北地区创立了若干实验学校。如下表:

校名地址学生课程及年限
平民育才学校翟城(村)31育才课程:三民主义、建国大纲、人格修养、治村大纲、公文须知、平民教育、社会调查、社会教育、农业科学、家庭科学、乡村卫生、群众心理、交通常识、信用合作、现代历史、人生地理。年限:2年
妇女育才学校翟城22
第一实验平校东建阳(村)43农民初级课程:千字课、习字、珠算、周会、唱歌、注音字母
第二实验平校定县城内社会教育办事处33
第三实验平校定县南街44
第四实验平校定县西街27

——摘编自田玉立:《民国时期教育团体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研究》

材料三   1949年底,新中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学校要为工农子女和工农青年开门,以期大量培养工农出身的新型知识分子。”为此,新中国大量开创工农文化补习学校和工农速成中学、技术夜校、技工学习班、高等学校工农学习班等工农教育形式。到1955年,工农群众参加业余文化学习的有5500万,1956年则达到6600万。

——摘编自魏雪《新中国初期工农教育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民间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与清代民间教育相比,民国时期创办的实验学校有哪些不同?并指出其不同产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工农教育的意义。
2020-04-17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4月) 文综历史试题
7 . 1949 年 9 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纲领规定:“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此举旨在
A.建立新时代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B.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C.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思想基础D.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8 . 据统计,1958年8月中国高等院校从1957年的227所增加至1065所,大学生的数量也从40万增加到70万人。1958年,由于各大学强调发表论著数量,出版界相应地也出现了“三天出一本书”“一天出一本书”的现象。材料表明当时中国高等教育
A.贯彻了“双百”方针B.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C.受到“左”倾错误的影响D.适应了经济建设的要求
2020-01-1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国初年,民智低下、民德浇薄。政府制定了一套教育政策,采取开办民众学校、通俗讲演、通俗教育馆等形式对下层民众进行通俗教育。1912~1918年全国开办为失学儿童创设的半日学校共1746所。通俗教育馆主要开展博物、图书、体育、音乐、讲演、出版等活动,民众在购票后即可入内。讲演一直是政府开展社会教育的最重要方法之一,讲演员定时到城镇公共场所讲演国家观念、国民道德、公共卫生等内容。江苏通俗讲演最为兴盛,但其办理成绩优良的也不过三五处,毫无成绩的则为三十一处,其他省份更不及此。

——据毛文君《近代中国1911~1937城市民众教育馆述论》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地采取“以民教民、能者为师”的方针,积极开展农村冬学运动和职工教育运动。据统计,仅1953年,全国农民参加冬学(农校)的人数就达到4885万,参加职工业余学校的工人也达到300多万,一些大型的工矿业还办起了职工夜大。当时上到国家级出版社,下到县乡扫盲学校,各地出版了很多种不同文化水平的“识字课本”。有面对工人的,也有面对农民的,还有专门教城市家庭妇女的。在运动中,一位普通解放军战士祁建华发明的“速成识字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扫盲学校的教师每天从报纸上和《时事手册》上找些有关国家大事的文章念给学员听,农校还请农林局的人来讲农业技术课。各地学校经常组织学员协助政府完成一些重要工作,如组织乡村抗旱大队、参加修路、进行社会服务活动等。

——据吴敏先、方海兴《论建国初期的工农教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年通俗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民国初年通俗教育相比,新中国初期工农教育的新发展,并分析其影响。
10 . 1954年教育部规定:高中从一年级起教授俄语;个别地区如缺少俄语师资的可教授英语;二、三年级原教授英语的,可继续教授英语,如有俄语师资而学生又愿意改学俄语并对英语教师能作妥善安置者,可改教授俄语。这种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苏联,推动我国经济建设
B.为“二五”计划做人才储备
C.确保苏联对华的主导性
D.促进外语教学的多元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