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卫生、文化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如图是创作于1957年的油画《红军到川北》。其意在(     
   
A.反映红军胜利会师场景B.宣传土改主张和鼓舞革命热情
C.表现主题油画写意风格D.重温历史记忆与弘扬革命精神
2 . 1955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根据群众意见,制成《汉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包含共约1700多个简体字。委员会主任吴玉章称:“这是适应广大群众希望简化更多汉字这个要求的……并且是符合国家和人民的迫切需要的。”可见汉字简化 (  )
A.有利于知识文化向大众传播B.贯彻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C.适应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D.服务于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4 . 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在全国试行。规程将“爱劳动”提升到“国民公德”的层面,要求教师“根据革命斗争和国家建设的实际”进行教学。该规程
A.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B.满足了国家对人才的需求
C.促成人民教育事业的奠基D.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新中国1950年和1965年人民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的统计。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A.国民教育体系逐步形成B.职业教育成为高等学校的主体
C.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D.科教兴国战略取得了一定成绩
2020-07-1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情检测历史(选修)试题
6 . 1949年后,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取代了西方教育理论,成为中国新的经典。1952年,国内的大学也按照苏联的大学模式重新进行了院系调整,理工科比例迅速上升。这表明当时的中国教育
A.完全抛弃了传统的教育经验B.为大规模工业化建设服务
C.背离了“百花齐放”的方针D.形成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
7 . 1952年中国大陆掀起了调整高等学校院系的新高潮。这次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总方针是:发展专门学院与专科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并在机构上为大量吸收工农成分学生入高等学校准备条件。这一调整
A.确保了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B.构建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C.推动了教育的全面改革完善D.适应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
2020·江苏·三模
8 . 1954年2月,周恩来在政务会议上提出:“我们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进,每个人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均衡发展。”《1954年文化教育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中提出:“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应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为培养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而奋斗。”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向社会主义教育的过渡B.直接促成完整国民教育体系建立
C.有利于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D.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建设人才
2020-04-29更新 | 142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学科网2020年3月高三第三次在线大联考(江苏卷)
9 . 从1952年开始,中国高等学校按照苏联高教模式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取消原有系科众多的综合性大学,改为文理科或多科性理工科大学。以建设单科性专门学院为重点,将经济建设迫切需要的系科专业,分别集中或独立,建立新的专门学院。此举
A.满足了国家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B.实现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C.形成了门类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D.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10 . 从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起,短短5年里我国密集召开高等教育、工农教育、中等教育、中等技术教育、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民族教育等全国会议,会议文件大都转化为教育政策。这表明新中国
A.重视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B.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确定
C.形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D.确立优先发展教育的国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