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卫生、文化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下图为1958年扫盲教材的目录。该图体现了当时
A.要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组织教学
B.要培养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
C.国家教育方针注重开展实施劳动教育
D.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1年10月,政务院公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指出:旧学制存在许多缺点,其中最主要的是工人和农民的干部学校、各种补习班、训练班,在学校系统中没有应有的地位;初级学校修业6年并分为初小和高小的规定,使广大劳动人民的子女难以.受到完全的初等教育;技术学校没有一定的制度,不能适应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要求。为改正这些缺点,废除旧学制的弊端,维护劳动人民子女受教育的权利,人民政府决定实行新学制。规定小学改行5年一贯制,技术学校被列入正规的学校教育系统;中等教育分初、高两级,修业各3年;专业工农速成中心修业3至4年;中等专业学校修业2至4年;高等学校的学制多样化,大学和专门学校修业年限为3至5年,专科学校修业2至3年,专修科修业1至2年。从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系统。

——摘编自孙泽学《中国通史(当代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学制改革的原因及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学制改革的意义。
3 . 1956年5月,教育部印发《关于普通学校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指示(草案)》,明确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内容和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一切现代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同时使他们获得使用简单的生产工具的技能”。这一指示
A.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B.推动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C.实现了人才培养方针的转变D.凸显了劳动教育的主导地位
4 . 1949年9月通过的《共同纲领》中明文规定“提倡国民体育”;同年10月,朱德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会议上指出体育事业“要为国防和国民健康的利益服务”。这些规定和主张,表明新中国的体育事业
A.强调一切由政府主导B.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C.主要服务于国防建设D.促进了教育的全面发展
2021-05-01更新 | 412次组卷 | 5卷引用:华大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测评历史试题(广东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物主要成就
张骞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被称为“东方的哥伦布”。
钱伟长1931年,以中文和历史两个100分的成绩进入了清华大学历史系。九一八事变后,钱伟长转学物理系,推动中国机械工业、土木建筑、航空航天和军工等事业的发展,被称为中国“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
周琼芬1954年,怀着年轻人的热情和幻想,来到云南西双版纳的南糯山任教。当时哈尼族不知道读书是什么,周琼芬就依照党的话,深入群众和发动群众,把简陋竹房作校舍,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学生人数逐步增加到208个。
马克思1835年中学毕业时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推动着人类社会向更公平公正方向发展。

——摘编自茅海建著《人文社科·十万个为什么》等


提取材料信息(部分或整体),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阐述史实正确,逻辑清晰。)
2021-04-21更新 | 23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1908年,中国体操学校的校训是“增强中华民族体质,洗刷东亚病夫耻辱”。1955年,朱德为第一届全国工人体育运动大会题词:“普及人民体育运动,为生产和国防建设服务”。体育目标的变化反映了
A.社会性质发生变化B.工业建设成就巨大
C.人民体质逐渐增强D.国防力量迅速增强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各地工会组织职工上大课,举办短期训练班和职工夜校,宣讲劳动创造世界、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常识教育。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开展教育大革命B.提高工人阶级觉悟
C.完善国民教育体系D.健全社会主义民主
2020-04-12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实验中学等三校2020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8 . 建国初期,各大城市的许多医院、学校取消了原名,而代之以数字序号命名,如将“仁济”“培德”等名换成某某市第一中学、某某市第三人民医院等。这种做法意在
A.强调各类机构的平等地位B.塑造新时代的价值观念
C.消除半殖民地社会的遗留D.继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
2020-03-07更新 | 331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2020届高三2月复习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9 . 据统计,1865—1905年,超过70%的教育精英是官员子弟,来自全国各地的“绅士”阶层;1906—1952年,超过60%的教育精英来自地方专业人士和商人子弟,尤其是江南地区。这一变化
A.受益于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B.是近代教育体制变革的结果
C.表明政治形势左右教育格局D.折射出社会结构的剧烈变迁
10 . 1957年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政治和业务是对立统一的,政治是第一位的,一定要反对不问政治的倾向。”1958年提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61年重新确定教育方针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反映了
A.“左”倾错误没有影响社会主义教育探索
B.社会主义教育改造基本完成
C.“立德树人”在教育中越来越受到了重视
D.教育领域意识形态色彩加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