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防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是“两弹一星”工程(包括相关任务)组织机构的设立及撤并情况(方框的长度表示其存在时间)。这说明(     

A.三线建设提升国防能力B.科技现代化受到广泛关注
C.国家制度推动科技发展D.“科教兴国”战略付诸实施
2024·河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建设攀枝花的设想,1964年建筑队从四面八方来到攀枝花,正式拉开了建设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序幕。1974年,攀枝花钢铁基地已初具规模,已基本成为一座以钢铁为主,包括煤炭、电力、化工、冶金和建材等各种产业的大型工业基地。

1965年初,国务院10个部委的5万多名职工从全国各地汇集到攀枝花;中央军委调遣铁道兵5个师,参加成昆铁路大会战;1970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毕业生集中分配及相继调到攀枝花市的有56人;攀枝花钢铁基地的设计……组织了来自全国100多个科研、设计、施工设备制造单位及其他有关行业的1300人的设计大军,他们进行了一场在世界工业史上罕见的弄弄坪“设计大会战”。

——摘编自张鸿春《攀枝花开发建设史是中国三线建设的缩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攀枝花城市建设迅速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攀枝花城市建设的认识。
2024-05-2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五)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9415日,航空工业试飞中心的前身——飞行研究院在古城西安东北部的小镇阎良悄然诞生,从此结束了中国没有飞行试验研究机构的历史,开创了新中国自己的试飞事业,我国也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独立飞行试验机构的国家。

材料二   “刚到阎良的时候,连加油车都没有,只能拿着脸盆,一盆一盆打到加油口里面去。”今年84岁的王昂是我国第一批试飞员,他隐姓埋名,名字和身份是严格保密的。他回忆起“一穷二白”的艰苦创业时期,他感慨万千。“一边建设,一边研究”是试飞事业艰苦创业的写照。在基本不具备试飞条件的空十一航校的旧址上,试飞人整修机场、解决设施、组建队伍,以极快的速度在1960126日实现首次飞行,并于1960617日实现了中国历史上飞行试验的第一架次,仅用80天就顺利完成了任务,在一张白纸上描绘出新中国试飞事业的最初蓝图。

材料三   改革开放的春风推动飞行事业加速发展脚步。这一时期,歼8Ⅱ、7Ⅲ、歼教7等新机同时进行鉴定定型试飞。“飞机落地后,仪表板上2/3的仪表连着五色导线全都振落下来,洒了我一身。”黄炳新说。到20世纪末,飞行试验专业配套、技术成熟,内容基本完整、程序基本规范,而且逐步形成自己的试飞模式,对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中国飞行试验进入了成熟发展期。

——选自人民网《关于表彰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的决定》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60年代中国飞行壮举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昂、黄炳新等英雄人物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2024-04-1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A)
2024·河北·模拟预测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刚一成立,科学技术事业即受到党和政府的密切关注,194911月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紧接着各产业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相继成立了一批科研机构。到1955年,全国科研机构已有840多个。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我国于1978年开始筹备建立专利制度,1980年成立国家专利局。19843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并于198541日开始施行。《专利法》实施以来,在已批准授权和正在审批的专利申请中,已有一大批项目开始实施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下面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人员增长及构成情况。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国科学技术四十年(19491989)》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的特点和意义。
2024-03-24更新 | 7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海军对外交往的对象主要是苏联和第三世界国家,形式主要是海军援助。在中苏友好时期,苏联向中国提供了海军装备援助、技术援助和人员援助等多种形式的援助。中国海军外交在这一阶段还表现为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援助,如向坦桑尼亚赠送数艘巡逻艇,与阿尔巴尼亚签订海军援助协定,向巴基斯坦海军提供武器装备,援助越南建设海军修理厂,以及援助朝鲜的“十三号”工程。

1978年以来,中国海军与大多数西方国家建立了良好的海军外交关系,军舰互访频繁。19784月,法国舰队访问中国,开创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开展海军外交的先河。此后,美国、新加坡、英国、意大利、瑞典、阿根廷等国家军舰先后来访。198511月,中国海军主动走出国门,出访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三个南亚国家,掀开其作为“国际军种”新的一页。2000年,中国舰队访问马来西亚巴生港,吸引当地民众参观达2.5万人次。20025月至9月,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进行首次环球航行,访问了10个国家。除船舰互访外,中国海军还频繁展开海军交流、联合军演、护航、医疗救援等。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海军加强了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力度,保护航行在该海域的中国船舶人员安全以及保护世界粮食计划署等世界组织运送人道主义物资船舶安全,其中一些外交活动备受世界瞩目。如在2015年的也门撤侨行动中,中国海军3艘舰艇成功将621名中国同胞和15个国家的276名外国公民安全撤离,赢得国际社会赞誉。美国《纽约时报》称此次行动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实践”。英国《每日邮报》对此评论称,这是中国前所未有的举动,表现出中国正在更多地参与全球人道主义救援工作,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在愈发增强。

——摘编自张佳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海军外交:成就与经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海军外交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海军外交的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海军外交发展的因素。
6 . 抗战时期工业内迁运动和20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运动是中国工业发展史中的重要历史事件,两者有一定的联系。两者的相同之处是(       
A.都是为了应对严重的民族危机B.以国防为中心的经济建设运动
C.都是有计划有组织的主动内迁D.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7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图书转移。一种是整体转移,如中国版本图书馆第二书库由甘肃兰州迁往湖北丹江口;还有一种是转移部分书刊,如上海市和北京市图书馆分批将一些珍贵图书和报刊迁往安徽、重庆等地。这一转移(     
A.旨在适应工厂技术人员迁移的需要B.主要基于当时国家安全形势的考量
C.推动了中西部地区文化知识的普及D.服务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开展
2023-04-11更新 | 422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9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中就指出:“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也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应加强现代化的陆军,并建设空军和海军。”1959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中若干问题的指示》中提出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并指出我们在开展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对国防建设给予重视。至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人民解放军已基本建成诸军兵种合成的现代化、正规化的强大军队,是当时仅次于美国和苏联的世界上第三支强大军队。

——摘编自齐德学、丁伟《20世纪50年代人民解放军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浅探》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至21世纪初,我军在建设指导思想上实行过三次战略性的转变。第一次转变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初,朝鲜战争结束后,我军迅速完成了从战时体制到平时体制的转变,正式确立了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的军队建设指导方针。第二次转变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国家安全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增加,我党、我军对战争与和平形势的判断发生重大变化。毛泽东明确提出:必须立足于战争,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前,全国、全军基本处于一种临战状态。第三次转变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85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个判断成为党和国家实行工作重点转移的重要依据。同年,军委扩大会议作出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转变的重大决策,把军队建设从临战状态转到了以现代化为中心的正确轨道上来。江泽民于1993年确定了新时期的战略方针,1995年提出军队建设要实行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两个根本转变”,这是第三次战略转变的继续和深化。

——摘编自赵一平《试论新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历史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人民解放军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新中国成立至21世纪初我国建军思想出现的三,次战略性转变的国际背景,并总结这一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历史经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64年5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作出了“集中力量,争取时间建设三线”的战略决策,毛泽东多次强调:“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不行,三线建设不好,睡不好觉,要认真研究苏联在卫国战争中的经验教训,斯大林—不准备工事,二不准备敌人进攻,三不搬家,这是教训。”这一决策(     
A.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B.是“左”倾错误持续发展的表现
C.践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D.立足于我国面临的紧张国际形势
2023-01-09更新 | 25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考仿真模拟(一)历史试题
10 . 毛泽东在1964年的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指出:“现在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工厂可以一分为二,要抢时间迁到三线去,各省都要建立自己的战备后方,不仅工业交通部分要搬迁,而且学校、科学院、设计院都要搬迁。”这表明我国实施大三线建设的目的在于(     
A.平衡城乡布局B.发展科学技术C.完善工业体系D.维护国防安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