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防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16年,吴大观出生于扬州。1949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重工业部航空筹备组组长,参与新中国航空工业筹建工作。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吴大观受命在沈阳筹备组建新中国的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设计室,在毫无设计基础和经验的情况下,完成了我国第一台喷气教练机发动机研制并试飞成功。靠着一点一滴的攻关,他带领研制人员不断突破,他提出要建设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同时边做科学研究,边搞基础设施建设,不遗余力地推进型号研制和基础条件建设。他主持建立了航空发动机研制第一套有效的规章制度,制定了比较完整的发动机设计、试验标准“八大本”,领导建立了第一部航空发动机研制国军标,为研制可靠、管用的发动机提供了技术基础。这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不仅为当时的科研工作拼出了一条出路,更为后来“昆仑”“太行”等发动机的成功研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摘编自温源《吴大观航空报国勇做中国心》


(1)根据材料,概括吴大观教授的主要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吴大观教授取得成就的原因。
2023-10-2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六市重点高中2023届高三4月全真模拟历史试题
2 . 那时候,中国的奇迹有很多,林县的红旗渠,南京长江大桥、八万座大中型水库,大江大河的治理;成渝铁路、成昆铁路、三线建设、两弹一星、首都十大建筑、许多重大科技突破、建立中国工业的基本构架……奇迹数也数不清。这些奇迹(     
A.得益于人民长期凝聚形成的巨大力量B.大多数都诞生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有力推动新中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D.为恢复国民经济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
3 . 20世纪60年代初,中共中央根据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开展三线建设,重点开展以国防工业和基础工业为主体,包括交通运输等国家战略后方基地的建设。湖北十堰地区建成的第二汽车制造厂是三线建设的重要成果。以二汽为代表的三线建设(     

A.推进了中西部社会经济的发展
B.打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C.提高了新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
D.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
4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王大珩,中国现代国防光学技术及光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研制出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和首台航天相机,主持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型光测设备,被誉为“中国光学之父”。1942年,王大珩受聘于伯明翰昌司玻璃公司,专攻光学玻璃的研究。1948年5月,王大珩受祖国召唤返回大陆。1952年,王大珩担任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长春光机所)馆长。1958年,长春光机所凭借研制高精光学仪器的“八大件、一个汤”(电子显微镜、高温显微镜等8种有代表性的精密光学仪器和一系列新品种光学玻璃)而闻名全国科技界。1986年3月,王大珩参与起草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该建议经修改完善后,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最终形成了至今都在影响中国科技发展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即“863计划”。1985年,王大珩创办了以光学为专业的高等院校,并亲自制定专业课程,讲授基础课,为全校学生一一解答问题。他曾写道:“我已经95岁了,仍希望为祖国和人民服务鞠躬尽瘁。”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王大珩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摘编自齐芳《王大珩:赤子丹心中华之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学家王大珩为新中国所作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学家王大珩的优秀品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53年,我国获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20世纪60年代,我国取得了对印度自卫反击战的胜利;改革开放初期,对越自卫反击战,给中国提供了发展时间和空间,保卫了国家主权,这反映了(     
A.战争是政治斗争的延续B.经济实力决定战争成败
C.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D.世界格局影响对外战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重点发展国防尖端技术。改革开放初期,党和政府将发展新技术以推动经济建设提到议事日程上来,1986年,以“军民结合,以民为主”为基本方针的863计划出台。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国际形势的缓和B.科教兴国的要求
C.市场经济的发展D.国家战略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64年5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作出了“集中力量,争取时间建设三线”的战略决策,毛泽东多次强调:“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不行,三线建设不好,睡不好觉,要认真研究苏联在卫国战争中的经验教训,斯大林—不准备工事,二不准备敌人进攻,三不搬家,这是教训。”这一决策(     
A.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B.是“左”倾错误持续发展的表现
C.践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D.立足于我国面临的紧张国际形势
2023-01-09更新 | 25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毛泽东在1964年的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指出:“现在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工厂可以一分为二,要抢时间迁到三线去,各省都要建立自己的战备后方,不仅工业交通部分要搬迁,而且学校、科学院、设计院都要搬迁。”这表明我国实施大三线建设的目的在于(     
A.平衡城乡布局B.发展科学技术C.完善工业体系D.维护国防安全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99918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功勋”群英谱部分情况

项目基本情况备注
年龄情况最年长的是赵九章和王淦昌,均出生于1907年。最年轻的是周光召和孙家栋,都出生于1929———————
教育背景全部完成了大学本科学业。21位留学美、英、法、德、苏等国,平均在国外时间为7年,有5人在国外生活了10年以上。16人获得博士学位,2人获得硕士学位。外语水平普遍较高,具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陈芳允到英国后,直接进入了COSSOR无线电研究室,没有在大学注册读书;周光召在留苏学习期间被调回国内参加原子弹的研制
地域分布从籍贯看,苏、浙各6人,皖3人,湘、鄂各2人,滇、辽、冀、鲁各1人。从生长地看,南北划分,淮河以南16人,以北7人;东西划分,沿海省份14人,中部省份7人,西部省份2人。出自苏南浙北和长江三角洲10人,算上邻近地安徽,则为13钱三强、屠守锷、赵九章籍贯同为浙江省湖州市人;程开甲和杨嘉墀籍贯同为江苏省吴江县(现苏州市)人
学界地位18人为中科院院士;3人兼任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兼任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3人为中科院,部委员(现称中科院院士);钱三强曾任中科院刮院长、中科院特邀顾问周光召曾任中科院院长、中科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

——据冯华《“两弹一星”先进群体——勇于攀登彪炳史册(最美奋斗者)》整理

(1)根据材料,归纳“两弹一拦功勋”群体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两弹一星功勋”群体产生的时代背景。
10 . 某学者指出,在动荡的世界局势下,中国“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有利于维护本国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正如中国政府一再强调的那样,中国研制核武器恰恰是为了彻底消灭核武器。可见,中国研制“两弹一星”(       
A.有利于开启“向科学进军”的进程B.激发了人们保卫和建设国家的热情
C.适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要求D.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