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防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是“两弹一星”工程(包括相关任务)组织机构的设立及撤并情况(方框的长度表示其存在时间)。这说明(     

A.三线建设提升国防能力B.科技现代化受到广泛关注
C.国家制度推动科技发展D.“科教兴国”战略付诸实施
2 . “一五”和“二五”计划(1953—1962年)期间,我国建设的主要方向是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但“三五”和“四五”计划(1966~1975年)期间,加强农业发展、强化国防建设以及建设内地战略后方等渐渐成为建设的主要方向。这表明了(     
A.国际环境影响社会发展B.国内社会主要矛盾改变
C.发展经济成为第一要务D.工业化的进程日益加速
2024-04-09更新 | 34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8月9、10日,中共中央机关报延安《解放日报》连续编发9篇关于美国投掷原子弹的报道,内容为“战争的革命”“促使日本迅速投降否则将以原子炸弹摧毁日本”等。

——《解放日报》1945年8月

材料二   《解放日报》当时发了几篇关于美国在广岛、长崎丢原子弹的新闻稿,引起了毛主席的批评。随后,《解放日报》报道开始强调“原子炸弹不是万能的武器”“不能靠原子炸弹结束对日战争”“关于原子弹的恐怖性,曾有过大量的夸张,所谓炸后七十年间这块土地不会生长草木之说,全为无稽”等内容。

——据《胡乔木回忆毛泽东》等

材料三   问:如果美国使用原子弹(轰炸中国)呢?答: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当然,原子弹是一种大规模屠杀的武器,但是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

——毛泽东与美国记者安娜·斯特朗的谈话,1946年8月6日

材料四   问:主席还是认为原子弹是纸老虎吗?答:我不过讲讲而已……我们是不要打仗的……如果别的国家要打,全世界可能遭殃。问:主席并不是认为核战争是件好事?答:对,根本不要打核战争。

——毛泽东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谈话,1965年1月9日

(1)结合材料一、二、三及所学知识,根据《解放日报》关于原子弹前后报道的变化,推测毛泽东可能从哪些方面批评《解放日报》。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对原子弹看法变化的原因。
2024-02-22更新 | 167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抗战时期工业内迁运动和20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运动是中国工业发展史中的重要历史事件,两者有一定的联系。两者的相同之处是(       
A.都是为了应对严重的民族危机B.以国防为中心的经济建设运动
C.都是有计划有组织的主动内迁D.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颗核潜艇下水,艇上零部件有4.6万个,需要的材料多达1300种,但没有用国外一颗螺丝钉。这体现了新中国科技发展的特征是(     
A.服务军事B.保密性强C.自主研发D.发展迅猛
2023-06-1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连南县民族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
6 . 1951年,物理学家于敏由量子场论研究转向原子核理论研究,1961年又转向热核武器原理研究。关于于敏研究重点的转向,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A.经济需要决定科学研究重点B.冷战局势升级加剧军备竞赛
C.时代与个人选择的共同作用D.“一边倒”外交政策的调整
2023-05-27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3届高三下学期仿真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411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信给科研发展局局长万尼瓦尔布什,要求他写一篇美国政府在战后采取什么样的科学政策的建议报告,其中讲到:“思维的新边疆已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如果我们能够拿出进行这场战争的魄力和勇气开辟它的话,我们能够创造一个更充足的就业和更加富足的生活。”19457月,布什把《科学:没有止境的边疆》报告呈交给了杜鲁门总统,该报告展现了科学的前景——作为“没有止境的边疆”的科学将会取代美国西部物理上的边疆,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提高生活标准和推动社会变化的新动力。“政府应该鼓励开辟新的边疆,这已成为美国政策的一部分。……应该使这些新的边疆变得容易接近且由所有的美国公民来发展它,这是和已经创造出合众国伟大形象的美国传统相一致的”。这样,科学成为美国发展的新边疆,与美国边疆的传统和意义接续,获得了正当的合法性,成为推动美国进步的一个动力,成为美国战后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朱大伟《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的和平发展——一个科技遗产的视角》

材料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农业和国防的建设。奖励科学的发现和发明,普及科学知识。”1949111日,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成立了科学普及局,组织和发动科学工作者,利用一切形式,进行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扫除迷信与愚昧,为人民群众学科学、用科学创造了条件。同日,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它团结广大科学工作者参加中国科学院的创建与有组织地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并卓有成效地争取海外的爱国科学家回国。此后,一批新的研究所及图书馆、出版社、中科院东北和西北两分院等机构相继建立。“一五”计划则以苏联提供技术援助的156项工程为重点。

——摘编自田公权《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


(1)简析美国谋划二战后科学发展的影响。
(2)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科学事业发展的原因,并简析其影响。
2023-02-09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3届高三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8 . 从1965年到1975年,以“备战、备荒、为人民”为指导方针,国家大规模开展“三线建设”(“三线”主要指京广铁路以西的地区)。三线建设(     
A.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B.增强了国防力量,优化了工业的布局
C.极大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基础地位D.极大促进新中国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9 . 新中国成立初期,解放军总兵力是550万,经过精简,到1958年底军队规模为240万人左右。到70年代中期,军队员额大幅上升,最多时达 600 多万。导致 70年代军队员额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苏联政府和军队的支援B.国际形势和周边局势恶化
C.大规模三线建设的需要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需要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99918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功勋”群英谱部分情况

项目基本情况备注
年龄情况最年长的是赵九章和王淦昌,均出生于1907年。最年轻的是周光召和孙家栋,都出生于1929———————
教育背景全部完成了大学本科学业。21位留学美、英、法、德、苏等国,平均在国外时间为7年,有5人在国外生活了10年以上。16人获得博士学位,2人获得硕士学位。外语水平普遍较高,具有较强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陈芳允到英国后,直接进入了COSSOR无线电研究室,没有在大学注册读书;周光召在留苏学习期间被调回国内参加原子弹的研制
地域分布从籍贯看,苏、浙各6人,皖3人,湘、鄂各2人,滇、辽、冀、鲁各1人。从生长地看,南北划分,淮河以南16人,以北7人;东西划分,沿海省份14人,中部省份7人,西部省份2人。出自苏南浙北和长江三角洲10人,算上邻近地安徽,则为13钱三强、屠守锷、赵九章籍贯同为浙江省湖州市人;程开甲和杨嘉墀籍贯同为江苏省吴江县(现苏州市)人
学界地位18人为中科院院士;3人兼任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兼任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3人为中科院,部委员(现称中科院院士);钱三强曾任中科院刮院长、中科院特邀顾问周光召曾任中科院院长、中科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

——据冯华《“两弹一星”先进群体——勇于攀登彪炳史册(最美奋斗者)》整理

(1)根据材料,归纳“两弹一拦功勋”群体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两弹一星功勋”群体产生的时代背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