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 道试题
1 . 1982年,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农业生产责任制。1985 年,全国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工作全部结束,许多乡镇还建立了集体经济组织。这些举措
A.改变了农村的土地性质B.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
C.推动农村改革深入发展D.实现了农村村民的自治
2 . 毋庸置疑,我国经济改革成就巨大,家庭联产承包带来的是农村生产力的巨大释放然而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却暴露出愈来愈多的问题,如农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一些基层干部干预农民经营自主权的问题,农民进城打工造成土地抛荒等。这说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B.农村的生产关系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改革
C.农村的基层干部应充分尊重农民的经营自主权
D.国家应采取行政手段严禁农村的土地抛荒
3 . 1953年我国对粮食统购统销模式制度化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004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重点提及运用“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方针,两年后,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上述政策发生转变的主要目的是
A.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B.增强国有企业经济活力
C.优先发展我国的重工业D.使农民获得生产自主权
4 . 对联是人们喜爱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的变化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下列对联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
A.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
C.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D.联产承包展新貌,自主经营显生机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20世纪的重要转折点。“新政”与以前的改良主义相比,有两点主要的区别,一是在范围和程度上要远远宏大和深刻得多,并且制度化、系统化。第二点是摆脱理想主义,高度实用主义。早期进步运动倡导者常常诉诸基督教义,诉诸人的良知其中还包括爱默生的“改造人”的思想。而“新政”倡导者的着眼点是改造体制,而不是改造人……为每一项计划辩护的依据不是从道义出发,而是从纯经济规律出发:设法救济穷人,增加就业等等,最终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买东西以维持工厂开工。

材料二   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大事记

年代主要内容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1979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
1980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
1982中共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观点。
1983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
19845月,中共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等14个港口城市,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5当年起,相继在长江、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发区。
1987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1992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2001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材料三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不得照抄材料原文),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特点。
(3)结合材料及所学指出两国制定经济政策过程中在经济体制的借鉴上说明了什么问题,有何启示。
6 . 观察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单位:万吨】
年份粮食棉花猪羊牛肉水产品
197830477.0216.7856.3465.5
198032056.0270.71205.4449.7
198537911.0414.71760.7705.2
199044624.0450.82513.51237.0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推广
B.对外开放新格局的进一步提升
C.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的逐渐扩大
D.中国自主制造的实力大大提高
7 . 2016年11月,中办、国办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做出新部署,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对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权根本地位、严格保护农户承包权、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完善“三权”关系作出了具体规定,这种“三权分置”制度
A.顺应了发展现代农业的趋势
B.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种根本性变革
C.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盘否定
D.从法律上肯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8 .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1984年,中国农村改革进入调整产业结构时期,这就使农民可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得益于什么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乡镇企业
C.国有企业改革
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019-09-1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东南联合体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我们在学习经济改革时要始终秉承着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客观规律,以下史实符合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的是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要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步,就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必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用什么办法来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这些困难呢?当然,国家要大力帮助……另一条道路是新道路,是领导农民组织起来,靠大家互助合作的力量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1953年4月

材料二   大包干用农民自己的话说就是:“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民群众对“大包干”赞不绝口:“鞋合脚,政策好。人出力,地献宝!”“大包干,真正好,干部社员都想搞。只要干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

材料三   


材料四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


回答:
(1)材料一指出了建国初期农业生产发展困难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新道路”的实施对农村生产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出当时农村所有制形式有何特点?
(3)材料三图中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
2019-09-0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高级中学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