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家庭联产承包任制作为断时期对农村经济体制的有效安排,极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就制度变革本身而言,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我国农村生产经营方式存在家庭联产承包和家庭承包经营两种不同的提法。但笔者认为,无论哪一种提法都不能简单概括这一时期的生产责任制,它呈现了阶段性的特点。也有一种观点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视为传统社会小农经济的理性回归。

——张兆金《“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再认识》

解读上述材料,可以选择材料中的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简述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

2018-10-02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9月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二历史试题
2 .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出台了允许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土地所有制性质即将改变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家庭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D.农民将失去土地承包权
3 .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多次调整。其中,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
A.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的性质
B.调整了农业经营方式
C.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
4 .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两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两个时期改变组织的方式分别是
A.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我们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正在于我们……开始作战略上的退却,趁我们还没有被彻底打垮,让我们实行退却,一切都重新安排,不过要安排得更稳妥。

(1921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

(1922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真正实质在于:第一,无产阶级国家准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第二,对于大资本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国家采用资本主义经济学中叫作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原则。”

材料二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退却”在农业方面的具体表现。如何理解列宁对新经济政策实质的不同阐释?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美国和中国的“原有不完美模式”分别指什么?简要指出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在农业方面是如何体现“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的?
(3)结合材料及所学指出三国制定经济政策过程中在经济体制的借鉴上说明了什么问题,有何启示?
6 .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由集体耕作逐渐转变为个体耕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农业生产也由集体耕作转变成个体耕作。这两次耕作方式的转变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原因是
A.改变了土地所有制
B.促进了新农业技术的推广
C.保护了私有制
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7 . 1979年2月,湖南攸县县委宣布“包产到组联产计酬不准搞”,担心的是,这样搞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导致分田单干;怕发展下去控制不了局势,收不了“网”;怕打乱生产秩序,造成减产。这反映了
A.农业社会主义的改造遭到挫折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失败
C.改革面临着巨大的艰难和风险
D.改革从农村向城市推进
2018-06-1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表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
年份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饮、服务业
198229.2874.925.389.5817.01
198823.28773.5295.58372.55623.23

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2018-06-09更新 | 7834次组卷 | 94卷引用:山西省河津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9月份月考历史试卷
9 . 据相关记载,1986年,随着棉花产业的兴起,某地区扩大了棉花和棉花区的作物面积,减少水稻种植;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因棉花市场疲软,导致棉花种植面积下降,其他经济作物相应的得到增加。材料主要反映了
A.农业种植须加强市场指导
B.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产
C.市场经济下,农民疲于应付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
2018-06-03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小岗村的四次红手印》一文中写道:“30年前的分田单干,只能保证肚子问题,不能保证致富。只有全村一盘棋,搞现代农业,小岗才能大发展。……2006年1月25日,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提出把土地集中起来,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发展合作社为龙头,整合资源搞适度规模经营,村民以土地持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小岗村的合作社是退回到人民公社的老路
B.土地作为私有财产入股符合国家土地政策
C.彻底否定以往“分田单干”的历史性作用
D.集约式的规模经营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