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成为时代的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78年l1月,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实行包产到户,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1982年1月,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材料二   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到和义务的法人。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

材料三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和成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3)材料三中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哪一年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2023-02-12更新 | 91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万宁市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合格考)历史试题
2 . 农业发展关系国计民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时期经济可以与战国、秦汉时期和唐宋时期并列为中国古代经济的高峰之一。但从发展的势头和速度看,从劳动生产率是否有相应的提高看,明清时期的“高峰”逊于前两个“高峰”。明清时期的农业经济与其说“发展”,不如说“发展与制约”“发展与局限”,或“发展与不发展”。这种“制约”与“局限”,不是一般意义上讲的,而是带根本性的。如果从农业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农业的转型看,这样的解释无疑是合理的。

——据李根蟠《论明清时期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制约》

材料二中国近代,各级政府开始设立管理农业的专门机构,颁发一系列专项经济政策和奖励章程,积极兴办农业学堂、农事试验场,促进了近代农业科技同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结合;同时又饬令开设商埠,发展外贸农业,使沉睡了几千年的自给自足经济开始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经济转化……。通过对近代农业生产力的考察,中国近代农业仍然停留在铁犁牛耕的传统农业方式……近代中国农业面临危机是不容置疑的……一个是整个国家、社会的特殊环境对近代中国农业造成的危机;另一个是传统农业由于自身特点不能适应近代社会进步而面临的危机。

——据任耀飞《中国传统农业的近代转型研究》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发展现代化历程已经走过了五个阶段。1949年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7年,中国粮食总量超过了5亿吨,人均占有量超过400千克,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较大,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水平提高明显。从总体上看,中国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换,无论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业装备条件、农业管理手段,还是农业组织化程度等方面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据王国敏、李建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经济发展的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农业的新变化,并分析其转型失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进行的探索。
2022-08-11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侯永禄,陕西省合阳县路井镇路一村五组农民,1931年农历927出生,一个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坚持写了近60年的日记!他6岁去私塾读书,1944年高小毕业后进入合阳县简易师范学校并于1948年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49年回乡务农。新中国成立后,候永禄担任过互助组组长,大队会计。人民公社成立后,他又先后被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和大队长。侯永禄当过民办教师、赤脚医生,担任过大队农科站站长,路井公社“抽取黄河水水灌溉工程”指挥部工作组组长等职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侯永禄带领村民们勤劳致富奔小康,德高望重。他真实地记录了自己和村民们的生存经历,记录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三反、五反、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三农问题,折射出一个家庭一个村庄、一个民族的命运……

——《农民日记:一个农民的生存实录》


问题:根据材料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侯永禄生活状态,利用所学知识简析侯永禄生活状态出现的原因。
2022-08-0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科)试题
4 . 2022年中央工作一号文件锚定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突出党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代粮食产量一览表

朝代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辽宋金元(1100年)
1600年)

1800年)
亩产量
(市斤)
95110120154140/343155/337155/337
总产量
(亿市斤)
205.39591.4415.8889.821749.452385.882340.97

(说明:140/343155/337中划线前面数字为当时北方亩产量,后边为当时南方亩产量)

——摘编自吴斌、党晓红《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材料二 近代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部分表现

19世纪60年代,浙江地区:“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据《南浔志》卷31
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顺德县志》1853

材料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业政策的创举。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在2008年所作的《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中,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识有以下三种观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粮食产量发展趋势及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农业经济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上述三种观点你赞同哪一种?请选择并说明理由。
2022-07-1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解放后,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上海经济发展遇到较大困难,特别是商业服务业在崇尚节俭的社会环境中显得相当萧条。同时内地的经济发展又缺乏技术、缺乏人才、缺乏经验。经陈云同志批准,1956年一批企业从上海散到内地。一五计划期间,上海约有270多家企业在河南、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内地省区生根开花,约有15万工程技术人员和熟练技工参与内地重点工程建设,对于内地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摘编自谷牧《谷牧回忆录》

材料二

1978-1988年,在各类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达到9000多万人,镇成为当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最主要目的地。这一时期人口迁移以短距离迁移为主,以小城镇为主导的“自下而上”农村城市化模式逐步建立。1990年代后,呈现出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流动和内地人口向沿海地区流动的趋势。1982年,规模最大的10个城市吸纳了1186%的流动人口,1990年上升为1704%。大城市和沿海城市逐渐主导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

——摘编自殷江滨、李郇《中国人口流动与城市化进程的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一五计划期间上海支援外地的积极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人口流动的原因,并概括其阶段性特点。
2022-07-07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行粮食统购统销,要核定各户余粮,动员各户交售,同上亿户农民直接打交道,非常繁难。这样就产生了“把太多的小瓣子梳成较少的大辫子”的必要。解决粮食紧张的根本出路在增加粮食生产,而粮食增产,当时认为靠小农经济潜力很小,靠在农业中实行大规模的机械化是工业发展以后的远景,在最近几年内依靠合作化并在合作化基础上适当进行技术改革。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二: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把土地产权分为所有权和经营权,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经营权则由集体经济组织接户均分包给农户自主经营,集体经济组织负责承包合同履行的监督,公共设施的统一安排、使用和调度,土地调整和分配,从而形成一套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纠正长期存在的管理高度集中和经营方式过分单调的弊端,使农民在集体经济中由单纯的劳动者变成既是生产者又是经营者,从而大大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较好发挥劳动和土地的潜力;这种土地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土地的集体所有的性质,只是把土地的所有权、经营权分开了。但在当时,对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来说, 装的确取得很大的成就。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百年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党要求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主要特点以及产生的作用。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英国失地农民的数量还比较有限。1536年法令规定:所有健康的人,一旦被发现乞食,要被剥光衣服,绑在马车后游街示众,同时鞭打至流血,然后遣返原籍。随着圈地规模的扩大,英国政府逐渐认识到,农民进城流浪的问题是社会转型带来的。1572年法令规定:对贫民要进行救济,要求治安法官给每个教区的贫民登记造册,将他们遣返回乡,由当地安置。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失业问题成为比流民更为严重的问题。1629年法令明确指出:要尽一切可能“为贫民提供资金和原材料,安排他们就业”。随着工业革命的逐步开展,工业化地区需要更多的劳动力。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贫困者必须进入济贫院,参加劳动,其目的是培养受救济者的劳动习惯,使他们能靠劳动谋生。

——摘编自刘书增《社会转型时期英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处理农村剩余劳动力政策有什么变化,并说明其积极影响。

材料二 下表中英国经济和进出口变化上的主要趋势(1964—1979年)

公共支出占GDP的比例(%)34.137.740.441.1
通货膨胀率(%)3.17.816.913.4
失业人数(千人)3725555421344
失业人数占劳动力人口比例(%)1.62.62.65.7
工业产出指数(1975年=100)86.299.9105.7112.8
进口渗透率(%)11.817.123.325.7
英国在世界出口产品中的份额(%)14.410.88.89.7

——崔士鑫《政策的风向标:英国政党竞选宣言研究(1900—2005)》


(2)结合材料二说明英国社会出了什么问题,撒切尔夫人任首相(1979—1990)期间采取了许多应对措施,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材料三 中共中央在1983年下发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它的主要精神:(1)稳定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人民公社的体制。(2)搞活经济,继续放宽某些政策,走全面发展、综合经营的道路。总之,“就是要按照我国的国情,逐步实现农业的经济结构改革、体制改革和技术改革,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农业发展道路”。经过一年的实行,农业生产获得了创纪录的丰收,农村工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2022-06-2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校联考(等级考)历史试题(四)
8 . 经济改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6095亿斤,1984年达到了8146亿斤,增长了34.3%;人均粮食占有量从1978年的633斤,增加到了1984年的781斤,增加了23.4%。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增长到了1984年的355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了1.5倍,年均增长16.2%。197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标准为100元/人/年)为2.5亿人,贫困发生率为30.7%;到1985年农村贫困人口下降为1.25亿人(标准为206元/人/年),贫困发生率降为14.8%。

——摘编自陈锡文《从农村改革四十年看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材料二   咸丰县唐崖镇彭家沟村,于2021年被评为州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如今这里家家住上别墅、洋房,被称为大山里的“别墅乡村”。曾经贫穷的山民,变身住着别墅的现代农民,演绎这种变幻“魔法”的便是“一黑一白”。

彭家沟村一直有养猪的传统,加上所在的唐崖镇被称为“湖北仔猪第一乡”,依据养殖传统、资源优势,村“两委”决定做好“猪文章”。2016年,经过专家的考察和指导,村集体引进了市场畅销的恩施黑猪品种。2017年,黑猪出栏了,黑猪售价比土猪价格高出许多。此间,农业农村部组织了16个机关司局党组织与定点扶贫县的16个贫困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以党建促脱贫,指导产业发展。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党支部与彭家沟村党支部结成了帮扶对子。

除了养猪,村“两委”还用心探索了“一白”之路。村支部书记焦宪说道:“我们村以前就有橙子树,后来探索试种柚子树,通过几年试种,柚子挂果了,又丰产,又好吃,白柚就成为村里的第二大产业。由于茶叶也是全县、全镇的主导产业,我们村曾被要求普种茶叶,但村里始终坚持走自己的路,根据土壤、气候条件,咬定白柚不放松。”

——摘编自《产业兴旺之路有着怎样的密码——咸丰县唐崖镇彭家沟村乡村振兴示范建设调研采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材料中这一变化的原因。
(2)材料二中彭家沟村的发展变化为我们国家当前的乡村振兴建设提供了哪些经验?
2022-06-0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农业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帝)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

——《汉书·文帝纪》

材料二   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缺)而不录。

——贾思勰《齐民要术·序》

材料三


材料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业政策的创举。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在2008年所作的《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一基于安徽省16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中,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识有以下三种观点: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本”指的是什么?“末”指的是什么?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中国古代对“本”“末”持何态度?其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三中图片一反映的是中国的哪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图二反映了中国农村进行的哪一历史事件?同时期还有一场什么运动?对我国经济有何影响?
(3)材料四中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识有三种观点,你赞同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31925年俄国、苏俄(联)粮食产量统计表

年份1913192119231925
粮食产量(亿昔特)39.7922.1334.5544.24

——《历史—经济成长历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13—1925年该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1—1925年变化出现的政策因素。

材料二   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

——罗斯福竞选总统的首次演讲


(2)图片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的什么历史事实?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总统对待这一问题态度和主要措施?

材料三 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在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中国平原地区显然是倒退。因为单干就要废弃机耕,实行畜耕和人耕,而农业现代化的表现就是耕作机械化。但是,由于人少地多,干部分配不公,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从机耕到人耕,确实令人感到可笑,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却高涨起来了。他们不惜出力出汗,也要把地种好,为了能畜耕,他们自动地互相换地,然后或一家买牲口,或两三家合买牲口,一时牲口的价格猛涨。”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3)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农业改革的原因。并说明其意义。
2022-05-2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