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字中的历史

1   19491986年中国企业产业结构占比情况(%)

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4968.412.918.7
195257.723.119.2
195740.629.629.8
197828.247.923.9
198627.243.729.1

——汪海波《对新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历史考察》

2   19491986年中国企业就业结构变化情况(单位:万人)

年份城镇职工城镇个体劳动者
1949809724
19521603883
19573250104
1978750015
198612768483

——刘戒骄王德华《新中国成立70年来所有制结构的变革与展望》

(1)概括1949—1986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并用表1、表2的信息作出说明。
(2)“政治决策一直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依据上述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这一论断。
今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50-1951年,新中国政府在旧中国工商税种的基础上建起以14种工商税收为主的税收制度。1959年,在国营企业试点税收与利润合并缴纳。到1973年为止,国营企业事实上只征收工商税。此时期,构建出的是一个新的财政类型,可称为“现代家财型财政”(下图)。

1983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试行国营企业“利改税”,即将国营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的制度改为缴纳企业所得税。1987年开始,政府与企业间广泛实行承包制,以企业相对固定的财政上缴(利、税),由此带来现代家财型财政的现实终结,国营企业领导人越来越多地学会像一个企业家那样去利用市场机会,其他各种经济成分的企业也获得了成长的缝隙和空间。在1994年集中进行的税制改革和2004年后逐渐开展的税制改革基础上,来源于大众财产或收入的规范性税收,真正成为主要财政收入来源。经历如此种种变革后,税收型财政成型,中国成为税收国家。

——摘编自江国华、韩玉亭《中国财政史十六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现代家财型财政制度对新中国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改革开放后中国税制变革的特点。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安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3 . 人口普查数据浓缩社会发展状况,也反映社会发展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如表为19822010年中国各主要职业群体结构变化统计表(单位:%)。

序号职业1982199020002010
1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1.561.751.671.77
2专业技术人员5.075.315.706.84
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1.301.743.104.32
4商业、服务业人员4.015.419.1816.17
5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71.9870.5864.4648.13
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15.9915.1615.8322.49
7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0.090.040.070.10
总计100100100100

——据全国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汇总数据计算

(1)根据材料指出1982—2010年中国各主要职业群体结构变化呈现出的突出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成因。
(2)根据材料,概括说明1982—2010年中国各主要职业群体结构变化反映出中国社会发展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8年初,中央决定派习仲勋主政广东。197867月,他推动广东全省开展真理标准的讨论。面对群众贫困问题,他主张最根本的还是要把生产搞上去,使经济繁荣起来,让外国人进来就看到社会主义的新气象。19794月,他向中央提出,利用广东毗邻港澳和重要侨乡的优势,建立“贸易合作区”,得到中央领导同志重视。邓小平要求广东大胆实验,创办“出口特区”,“杀出一条血路来”。经反复调研,习仲勋提出“出口特区”这一名称已不能满足特区发展,有必要改为“经济特区”,获得中央批准。此后,他还推动全国人大批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这一总体性立法,授权广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企业登记等单行法规。习仲勋后来回忆主政广东经历时,称自己当时的心情“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能先走一步,惧的是担子很重,又没有经验,但“我们确信路是人走出来的”。

——据中共党史出版社《习仲勋主政广东》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习仲勋为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所作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习仲勋主政广东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质。
7日内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高中历史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初的美国仍然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1860年,美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大制造业国家。1894年,美国的工业产值相当于整个欧洲工业产值的一半。美国主要的制造业集中在以芝加哥为西端、以华盛顿到波士顿为东线的区域内。19世纪美国的单位劳动力成本和资本价格一直高于其最重要的竞争对手英国,但美国通过大力普及和发展教育、引进人才、发展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等手段和途径,努力提高劳动力的专业化素质和劳动生产率,从而弥补了由劳动力和资本价格较高而带来的损失。1790年,美国的城市化水平只有5%,1920年,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与制造业就业人数不断增加相适应,美国城市人口比重(城市化率)不断增长,从1790年的5%迅速提高到1920年的51%。

——摘编自李佐军《美国工业化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材料二   1979年,面对国内生活消费品供给与民生需求不匹配的困境,党和政府决定适当发展轻工业,调整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比重,食品、纺织、服装等乡镇轻工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中国工业得以复苏。1986年,国务院发出《关于批转经济特区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明确了建立工贸结合外向型经济的总任务。1992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增强了工业企业的市场活力;1994年,国务院发布《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这是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基于市场机制的产业政策,民营工业企业尤其是广东和江浙一带的民营工业企业快速崛起。众多中国工业企业以此为契机,面向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化运营,中国工业的规模得到了提升,“世界工厂”“中国制造”成为展现中国工业实力的标签。

——摘编自盖元臣《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探析——基于工业化发展的视角》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工业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工业化的主要路径。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美国和中国工业崛起中获得的启示。
2024-05-03更新 | 22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部分示范性高中一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二   我国的城镇化遵循中国的基本国情,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历了19781991年的缓慢推进、19922001年的由慢到快过渡、20022011年的快速推进、2012年至今的快速推进但速度放缓等阶段。同时各地因地制宜,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城镇化推进模式。我国的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7年的58.5%,城镇常住人口从1.72亿人增长到8.13亿人,约占同期世界新增城镇人口的26%,对世界城镇化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伴随城镇化推进,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实现了从低水平到全覆盖、从城市偏向到城乡统筹的转型,全面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了人民群众获得感,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苏红键等《改革开放40年中国城镇化历程、启示与展望》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1960~1965年城镇化率出现明显波动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的特点。
2024-04-1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实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84年7月26日,国有性质的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成为全国第一家商业股份公司。11月16日,由上海电声总厂发起成立的一家音响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第一家较规范的工业股份制有限公司。股份制企业一般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董事长(经理)负责制,这就使政企分开,使企业真正成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1987年,深圳发展银行和一些私企开始发行公众股。

材料二   深沪证券市场1992年上市公司(A股)家数为52家,股票市价总值为1050亿元,到1998年12月18日,上市公司(A股)家数增加到823家、股票市价总值19400亿元,分别增长了15倍和17倍,年均增长58%和63%,实现了较大的扩容和增长。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八十年代企业股份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八九十年代股份制改革的历史影响。
2024-04-1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8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地应支持有经营能力和有技术专长的农民进入集镇经营工商业,准予其落常住户口,统计为非农业人口。农民凭借“经营能力”和“技术专长”,获得非农业户口,户口制度迈出了从强制禁止到条件许可的第一步。1985年,公安部颁布《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决定对流动人口实行《暂住证》和《寄住证》制度,允许暂住人口在城镇居留。同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规定凡16周岁以上的城乡公民均须申请身份证,标志着人口管理理念开始发生从户口管理向身份管理的转变,打上明显地域和职业特征的户口管理出现淡化的趋势。1983年“农转非”人口约为200万,1989年增至3000万,年均增长约500万。

摘编自尹旦萍《城乡之间:当代中国户口的变革历程》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80年代户口制度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20世纪80年代户口制度改革。
2024-02-2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3届高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美国、与及大多西欧国家住房的有关资源与政策重点集中于低收入户,一般由最低收入的20%至50%住户不等。居民不论收入都享有居住在这些地区不单是存在于宪法的权利,而是有具体的法律条例阐述和保障,并有相应的行政部门执行及足够的经费支持。……至于中等及高收入户的住房需要,政府交由市场供应,只作出宏观的调控。管理的主体在政府,市场外还有社区及非营利组织。……这些非营利组织一方面较政府部门有效率,另一方面能够集结一定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又容许居民作出近距离的监督和参与,可以较好的运作政府资助,切实的改善低收入户的居住情况。

——摘编自中国政府门户网站《低收入人士住房政策》

材料二   1949年,中国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公房公产统一管理的决定》,该决定赋予了城镇房屋公有的性质,房屋并无进入市场买卖、流通的可能,当时在新房屋的开发建设方面,只有国家统一投资这一渠道。……1979年我国以西安、南宁、柳州和梧州四个城市为试点,国家统一建设房屋,允许出售新建住房。1980年4月,邓小平同志提出“城镇居民个人可以购买房屋”……1982年政府为了鼓励公民购买公房,推出了新的措施——国家、单位和职工按“三三制”原则承担购房费用。

——摘编自艾其茂《新中国六十年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美国家住房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和欧美国家相比,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住房保障制度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2024-05-0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检测(三)文综试卷-高中历史
10 . 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市第三届(19511952年)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的构成情况

代表类别具体类型人数
政府代表军官会及北京市人民政府代表17
党派代表中共、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九三、新民主主义青年团30
机关及部队代表卫戍部队、公安部队、机关工作人员31
人民团体代表工会、农协,工商业联合会,学联,妇联、医药卫生;新闻工作者;民主青年联合会;中苏友好协会;保卫世界和平反美国侵略委员会;供销合作总社;救济总会;体育总会227
国营工矿企业职工代表
70
专科以上学校教职工学生代表
45
区域代表
27
邀请代表包含少数民族代表11名71

——资料来源:依据《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791993)》第143-145页资料整理

材料二   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身份构成(1954-1959) (单位: %)

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民主党与无党派归侨军队文教科技人员其他
10.204.6521.046.0236.952.455.796.2015.17

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职业构成(1998-2003) (单位: %)

工人农民企业家领导干部基层干部教授科研人员中小学教师作家艺术家法律界人士医生金融业人士军人警察运动员
1.011.8820.5441.551.2411.661.711.612.312.590.672.620.4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京市第三届人民代表构成特点及实践意义。
(2)根据材料二、以“人大代表选举的时代性”为题,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述清晰)
2024-04-2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上饶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