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814月,在国务院召开的工业交通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经济责任制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为目的,实行责、权、利紧密结合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国家对企业实行经济责任制,在分配方面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利润留成、盈亏包干和以税代利,自负盈亏。企业内部实行经济责任制,是把每个岗位的责任、考核标准、经济效果同职工的收入挂起钩来,实行全面经济核算。在分配上大体有这样几种形式:指标分解;计件工资,包括超额计件工资和小集体超额计件;超产奖;定包奖;浮动工资。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成效显著。但是,在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实行经济责任制与计划管理结合得不够好,在处理国家与企业之间关系时,企业往往过多地强调自身的利益,一些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还不够落实,在分配上的平均主义问题还没得到有效解决。

——摘编自汪海波《新中国工业经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工业经济责任制的特点及影响。
2021-05-26更新 | 16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2021届高三5月全真模拟历史试题
2 .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霍华德设想的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城市四周被农业用地所围绕;城市居民经常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在土地上进行建设、聚居而获得的增值仍归集体所有。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使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法国建筑师加尼埃从大工业的发展需要出发,把“工业城市”的要素进行了明确的功能划分。从18世纪开始,法国里昂逐渐成为工业城市,20世纪30年代以后,里昂郊区的卫星城镇大规模发展,逐渐与市区连为一体。里昂老城是法国乃至欧洲的文化与艺术中心,城市生活居住区沿罗讷河和索恩河呈南北长条形而建,疗养及医疗中心位于北边上坡的向阳面,东部是广袤的田野。工业区分布在市郊,南部是大型核电站,保障城市的能源供应,东南部是汽车工业基地。备区间均有绿化带隔离。里昂作为交通枢纽,是欧洲物流的主要仓储和中转基地,火车站设于工业区附近,城市设快速干道和供飞机起飞的实验性场地。

——摘编自《世界现代化历程·西欧卷》

材料二   19491978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仅从12.5%提高到17.9%,平均年增长0.2%,这种缓慢的城市化主要是严格的户口登记条例限制了人口迁移流动。80年代起,我国城市化进入了“中国特色城镇化模式”,伴随乡镇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非农转移就业模式产生了“人口就地城镇化模式”。90年代以来,我国东南沿海诸多地区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逐渐转变为负值,这些地区常住人口规模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迁移流动人口的贡献。大量外出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地区,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摘编自《人口流动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田园城市”和“工业城市”理念提出的背景。并说明这两种城市的各自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改革开放前后制约和促进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历史因素。
2021-09-24更新 | 308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文综历史试题
3 . 首都钢铁公司做为国有企业改革试点之一,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辉煌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82年,首钢的试行承包制得到国务院批准。其内容大致为,在每年上缴利税递增7%的前提下留成利润。当时国家经济平均增幅是4%,苏联是2%,要做到7%难度很大。但是因为“有好处”,大家的热情空前高涨。节约生产运动再次大规模展开,100项合理化建议被提出并实施。当年,上缴利税后余额4000万元,“工人都乐开了花”。

——郝旭《周冠五:大型国企改革的探路者》

材料二   首钢改革的历史,从来都是由内而外的自我革命。首钢人解放思想,打破计划经济的束缚,率先实行承包制,成为我国工业企业改革的一面旗帜……1993年,首钢GDP在北京市占比23%;工业总产值在北京市占比15%。1994年,实现利润占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4%;实现利税占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1995年以后的几年中,首钢以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进行了集团化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改革,使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

——王文婧《改革大潮中的首钢深度》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1982年首钢改革中有何制度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
(2)与材料一相比,指出材料二中20世纪90年代首钢企业改革的新举措及其有利的国内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简评以首钢为代表的国有企业改革。
2021-02-0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新高考)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油画具有再现生活、表现力强的艺术特点,以下是新中国早期的油画作品。



——摘自《新中国建国以来油画作品中的工业题材》

材料二   1965年,铁西区(属辽宁省沈阳市)建成全国重工业制造基地,创造出共和国工业发展史上诸多“第一”。但上世纪80年代起,铁西区国有企业开始出现企业冗员、负债严重、停产半停产等问题。从1992年到2001年,国有企业发展遭遇了“最困难的十年”,曾经聚集37家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北二路”有了“亏损一条街”的新称号。2002年至2007年,企业通过“东搬西建”(企业搬离铁西老城区,在开发区异地重建)、“关、停、并、转”,完成重组改造,并实施机制改革,逐渐走出转型阵痛期……如今的铁西区消灭了棚户区、实现了“天蓝水绿公园多”,并被国家授予“铁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的称号。

——摘编自《铁西文史资料》


(1)指出材料一中油画反映的时代精神及其背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铁西区应对国有企业发展困境的举措及作用。
2020-12-2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1979~1988年中国公立医院改革进程(摘要)


——摘编自昝馨《历史的往复:1978~1992年的中国公立医院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1979~1988年中国公立医院改革的举措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9~1988年中国公立医院改革的背景。
2020-10-05更新 | 1735次组卷 | 5卷引用:海南省2020年高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八二宪法”修订内容(节选)

时间内容
1988年(增加)“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1993年将“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稳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比例地协调发展。
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
1999年(修订)“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八二法”修订内容反映出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并分析其背景。
7 . 《大江大河》讲述了1978到1992年间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以宋运辉、雷东宝、杨巡为代表的先行者们在变革浪潮中不断探索和突围的浮沉故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都来自广东、福建B.城市改革与开放区同时间开始
C.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于1988年D.南方谈话核心是社会主义本质
8 . 武汉的历史,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江南是我国最大的棉布产区,商品率很高。乾嘉时代,苏松布虽主要销往北方市场,其次才销往汉口镇,但每年经由汉口集散分销的苏松布数量仍然可观,并由此形成兴盛且意义重大的吴楚米布贸易。

——摘编自《明清江南经济发展与社会》

材料二   为了解决铁厂的原料、燃料,大冶铁矿和马鞍山及萍乡煤矿等一批近代工矿企业随之出现了;为了广开煤源,他一再鼓励鄂、湘、川诸省“各该州、县煤户乡民早筹资本,踊跃开采煤矿”;为了解决铁厂科技人才,他兴办各类学校,大量向外选派留学生;为了解决汉阳铁厂的产品销路问题,他又奏请清政府将正在筹建中的芦汉、粤汉与川汉铁路所需的材料“悉归汉厂自造”。

——赵葆惠《张之洞与汉阳铁厂》

材料三   武钢根据党中央发布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对企业内部体制进行改革。公司招聘了计划劳资、财务处的处长,矿山机修厂和房产公司招聘了厂长、经理,行政处招聘了43名正副科长,反映都较好。进一步落实经济责任制,制定了比较完整的考核办法,根据奖金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的原则,对分配形式和内容进行了改进。在新的形势下,1997年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发起成立武钢股份,股份公司于1999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改编自《中国钢铁工业年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汉口在乾嘉时代的经济地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论述汉阳铁厂的创办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
(3)依据材料三,指出武钢经济体制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简述这一改革得以实施的思想理论背景。
2020-09-10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1届高三9月教学测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五”计划(1953—1957年)是新中国第一个发展国民经济的中长期计划。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是:“首先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培养技术人才,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

——摘自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简称“六五”计划(1981—1985年)。具体要求主要有:大力增加适合社会现实需要的农产品、轻纺产品和其它日用工业品的生产,保持市场物价的基本稳定;努力调整重工业的服务方向和产品结构,使生产资料生产同消费资料生产的发展保持大体协调;统一组织全国的科技力量,进行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努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提高军队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大力扩展对外贸易,有效利用国外资金,积极引进适合国内需要的先进技术;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使城乡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继续得到改善;加强环境保护。

——摘编自中国人大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一五”计划的特点并对“一五”计划进行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六五”计划反映的国家发展导向变化并简析“六五”计划制订的背景。
10 . 1984年江苏省逐步推行厂长负责制,到1985年8月,全省已有1182个企业推行厂长负责制,到1987年底发展到4000多家实行厂长负责制,占总数的65%。“厂长负责制”逐步推广的直接背景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B.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发表
C.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成立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