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8 道试题
1 . 在即将迎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学会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就一定能够加快新长征的步伐.让我们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为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勇前进!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议»放宽了农业政策,但仍明文规定‘不许包产到户’.这虽然是历史的惯性所致,但包产到户仍然是禁区

——马立诚、凌志军«交锋»

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这一点,我讲过几次.

——选自«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二月二十一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新长征”的含义是什么?为了加快“新长征”的步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
(2)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最先突破“禁区”的是哪两个省?这种“突破”有何积极作用?
(3)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谈话”的社会背景.请分别从“改革”和“开放”两个方面,举例说明该“谈话”带来的深刻变化.
(4)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2 . 1981年3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通知中指出;“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农业发展方针。此政策出台的背景是我国
A.粮食产量有了较大幅度增长
B.粮食供应短缺问题依然严重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市场决定粮食价格机制形成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9年10月1日,苏联政府批准了70个有关外国的技术援助和技术咨询的协议,其中24个协议在冶金和全属加工工业,55个合同是与美国和德国的商号签订的。如苏联同福特公司签订的关于为下诺夫哥罗德建设汽车工厂的咨询和供应设务的合同;美国勃兰德塔商行(帮助改造莫斯科汽车厂)和马基商行(设计和建造马格尼托格尔冶金联合企业)等都在苏联投资设厂。

——摘编白曹广金《论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苏美关系的影响》


材料二   1978年邓小平访问松下电器公司以后,松下电器开始在中国投资。12月18日,可口可乐与中国粮油集团签署了一份合同,获准向中国出售第--批瓶装可口可乐在新中国成立后绝迹了30年的可口可乐重返中国……12月19 日,位于西雅图的波音飞机制造公司宣布,中国将历史性地引进3架波音747客机。……1984年,德国大众汽车就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大众汽车是第一批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国际汽车制造商之一。

——摘编自《改革开放初期进入中国的知名外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与外国签订技术援助和咨询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引进国外企业与苏联引进外国技术援助和咨询的共同点,并说明其不同的结果。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百姓不能随便搬迁,那么就会愚昧迟钝,愚昧迟钝就会安居生产,那么荒地就一定能开垦了。发布有关卿大夫、贵族嫡长子以外弟子担负徭役赋税的法令,根据他们的辈分让他们服徭役,他们就不再四处游说或投靠权贵,就一定会去务农,那么荒地就一定能开垦了。那些博学多闻,能言巧辩者,不准到各郡县去居住游说。农民没有地方听到异端学说,那么荒地就一定能开垦了。

——摘编自商鞅《商君书》(白话译文)

材料二 1928年的苏联小百科辞典说:“(沙皇俄国)身份证制度是所谓的‘警察国家’发挥警察作用和实行税收政策的极为重要的手段。……苏联法律中没有规定身份证制度。”然而随着集体化的兴起,尤其是在数百万饥肠辘辘的农民涌进城市的饥荒年代,苏联决定重新在国内实行身份证制度。有权获得身份证的只是工人和职员,而不是农民。所以,农民的迁徙自由已被限制,对所有公民迁徙自由的控制也加强了。1930年,一篇评论称“难道无产阶级政权可以颁布一项强迫贫农和中农留在他们的集体农庄里的法律吗?”预言在1933年初成为了现实。

——摘编自【俄】罗伊麦德韦杰夫《让历史来审判》

材料三 改革开放20年,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5%至20%。目前我国农村约有1.5亿的剩余劳动力,随时准备转移到生产率较高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部门。1978年到2000年,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63个,市镇总人口由1.7亿人增加到4.5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17.9%提高到36.1%。户籍改革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保障公民迁徙和居住的自由,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逐步剥离其他各项附加制度,渐次消除户口的物质化因素,恢复其本来的人口统计管理功能。

——摘编自王海光《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形成与沿革的宏观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创立户籍制度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33年前后苏联(俄)对身份证制度的态度转变,并分析其转变背景。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积极作用。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最初的改革思路比较简单,就是放权让利,调动积极性,搞活经济。充其量是适当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以增加计划经济的活力。放权让利是以往经验的延续,实质上是重拾《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前后的一些想法,不同的是放权的范围扩大了。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之路》

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强调物质利益在调集工人农民积极性上的重要性,但是仍沿着计划经济的思路用政府的力量来调整农轻重的比例;后来承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但是强调“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再到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当时的定位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林毅夫:转型国家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初期“放权让利”的背景

(2)材料二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呈现出怎样的特点?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改革的认识。

2017-11-1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其背景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已明确
B.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
C.国有企业已经广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国营企业中政企不分的现象突出
7 . 1979年春,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出席中央工作会议,他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现在中央的权力过于集中,地方上感到事情很难办。……我请求中央允许在毗邻港澳边界的深圳、珠海与重要的侨乡汕头市各划出一块地方,搞贸易合作区。”这个建议的背景(     
A.农村经济改革刚刚拉开序幕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启动
C.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D.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8 . 1985年4月30日安庆市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工作全面开展。纺织厂等18家企业为第一批厂长(经理)负责制试行单位。这一工作开展的相关背景是
A.安庆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B.城市经济体制的全面展开
C.中央开发14个沿海城市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9 .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刚到农村插队的时候,我曾问过偷懒的社员,为什么不好好干活,一位贫农反问道:“有我多少?”很久以后我才明白过来,这就是在公有制中生活的农人的核心计算。

——摘自吴思《隐蔽的秩序》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1958年的总路线是在什么背景下制定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时期的中国改革是如何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的。
2016-11-18更新 | 9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安徽省泗县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历史卷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和1957年我国部分产业数据变化情况表

年份

GDP

1952年总(产)量

679.1亿元

1.64亿吨

130.4亿吨

135亿吨

0.65亿吨

1957年总(产)量

1071.4亿元

1.95亿吨

164亿吨

535亿吨

1.3亿吨

比1952年约增长

58%

19%

26%

296%

100%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三大产业的发展变化,并指出1980年代以来影响第三产业发展变化的政策性因素。
2024-03-1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