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元封元年,在桑弘羊的主持下推行均输法,郡国设均输官掌其事,均输官负责将各郡国应缴贡物统一折价征收当地土特产品,一部分运往京师,一部分运至价贵地区出售,有时还在出售地将所得继续收购特产,易地辗转贩卖……同时又实施平准法,在京师设平准官,集中管理各地运至均输货物和大农所掌握其余物资,根据市场价格涨落卖出或买进,达到调剂供需、平抑物价的目的。

——整理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撒切尔首相(1979—1990年执政)是在英国经济地位江河日下的情况下上台组阁的,她根据货币主义理论,采取紧缩公共开支,控制货币供应量,把控制通货膨胀放在政策的首位,借此医治“英国病”,重振英国经济。她的经济改革政策主要包括货币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国有化企业的私有化,削减福利开支,限制工会权力等等。撤切尔首相曾表示她的任务就是要扭转私人和国家之间被“扭曲”的关系,让市场作用重新成为英国经济的动力。

——整理自《撒切尔主义》

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顶向下设计的改革,改革保留了许多苏联计划经济中的原有制度,并将目光聚焦在工业和合营经济上,以及外国投资与国际贸易有限的关注。工厂的经理不但要满足国家对产品生产的需求,同时要自筹资金。相比之下,中国的经济改革却是一种自底向上设计的改革,将改革的重心放在了轻工业和农业上,同时在沿海地区设立一系列经济特区,进行进出口活动并吸引外来投资。乡镇企业与双轨价格体制逐步代替先前的国家计划的价格体制。厂长负责制给予国有企业的厂长或经理更大的权利,改革了的银行体制与财政政策为企业提供发展所需资金。

——整理自《苏联经济改革》


(1)据材料一概括均输官与平准官的各自职责,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撤切尔首相上台的经济背景及其经济措施的主要特点,并简要评价其经济政策。
(3)概括指出材料三中两次经济改革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导致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最终失败的主要政治因素。
(4)综合上述材料,围绕“改革与经济发展”这一主题拟定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楚)
2020-05-0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2 . 二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进行着各自的探索,但现代化发展模式殊途同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9年,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执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取消石油等领域垄断,废除了多项限制经济活动的规定。大量削减福利开支,扩大公共品市场化。英国经济增长从1982年的-2.2%回升至1988年的5.99%,通货膨胀率从1980年的18%回落至1986年的3.4%。但由于大量国有企业倒闭,失业率由1979年的4.9%上升为1983年的1.7%,此后逐渐有所下降。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等

材料二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突破把计划同市场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从1984到1988年,国家指令性计划工业产品品种由1123种减至50种。…1988年,国家以法律形式确认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到1990年,资产超百万元的私营企业已经达到453万个。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摘编自王玉茹《中国经济史》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撒切尔政府的经济指导思想,并分析撤切尔政府经济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概括撒切尔政府经济改革和中国经济改革措施的相似之处?
3 . 在美国大片《变形金刚3》中,中国人看到了熟悉的“Lenovo”植入广告,中国的品牌已经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阅读下列“联想发展大事记”,回答问题
时间

背景

企业成长

80年代

中科院科技体制改革

1984年,柳传志等11个科技人员,靠中科院计算机所20万元投资起家,在一间传达室里,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所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集团前身)。

90年代

中国取消了计算机产品进口许可批文,同时,大幅度降低关税,由此,形成较为开放的计算机产品市场,AST、COMPAQ、IBM、HP等国外品牌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品牌节节败退。

面对机遇与挑战,联想推出了中国第一款经济型电脑——联想E系列家用电脑,1996年,联想PC第一次战胜康柏PC和IBMPC成为中国市场第一。


1994年,香港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挂牌上市,股票代号0992。
1999年11月24日,联想在北京推出了天禧家用电脑,首开国内因特网电脑的先河。
21世纪

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给中国企业造就很好的发展平台

2002年3月,联想签约成为唯一源自中国的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吹响全球化的号角。


12月,联想宣布并IBMPC业务,获得IBM在PC领域超过20年之研发积淀、全球顶尖PC人才和在5年内无偿使用IBM品牌,并永久保留使用全球著名的Think商标的权利,在全球化道路上迈出了关键而又重要的一步。

(1)通过材料可知,联想企业的发展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4年和2002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政策性因素有哪些?
(2)结合材料和所学,联想企业的国际化之路,得益于哪些国际因素?
(3)从联想企业的发展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2020-05-0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待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中共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就提出了利用、限制的政策。建国后,尤其在土改和恢复国民经济任务完成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突出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中共进一步研究如何对待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问题。1953年由李维汉率调查组,经过一番调查后,向中央提出报告,提出经过国家资本主义,特别是公私合营这一形式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建议。6月,中共中央肯定这个报告,从而形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利用、限制、改造”的六字方针。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等

材料二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解决了长期以来姓“社”姓“资”的争论,确立了“三个有利于”的是非标准,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长期并存共同发展”“国家要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此时私营经济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同1991年比较,1992年至1998年的7年中,共计增加私营企业109.3135万户,增加了从业人员1526万人,增加注册资本7075亿元。

——摘编自魏宏运主编《中国现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家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后的私营经济与建国初期私人资本主义的主要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历史作用。
2020-01-0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年高三10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5 . 如图是1984年成立的北京市天桥股份公司照片,该公司成为全国第一家试行股份制的国营商业企业。其产生的背景是(  )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完成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
C.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D.市场经济体制已在中国建立
2020-03-03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新中国成立后中华老字号同仁堂大事记(部分)

1954年,同仁堂掌门人乐松生在《同仁堂公私合营协议》签字:1955年,同仁堂制药厂被划归中国药材公司北京市公司管理,同仁堂被合并到“宣武区药厂”。同仁堂药店归大栅栏红旗街道管理。

1966年夏,大栅栏同仁堂药店的老匾被毁,同仁堂药店改名为北京中药店。

1979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同仁堂厂、店牌号恢复,同仁堂焕发出新的生机。

1989年,“同仁堂”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

1992年,同仁堂单独挂牌。“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成立。

1997年,同仁堂从集团拆分出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在上证所上市。

2000年,同仁堂组建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创业板上市。


据材料,结合相关背景知识,分析50年代以来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变迁对同仁堂发展的影响。(要求:内容详实,有史有据。)
2020-02-1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清末民初中央经济管理机构变革概况

机构       
商部清承明制,六部的户部、工部主管财经。1903年,清仿西政改制,增设商部,制商法,鼓励实业。
农工商部1906年,工部并入商部,改为农工商部,颁布了一批章程。另设邮传部,主管交通,户部改为度支部,仍管财政。
实业部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设财政、实业、交通三部。由于存在时间短,除颁布一些政策法令外,具体业务还未开展。
农商部1912年3月,北京政府将实业部细分为农林、工商两部。1912年12月,又合并为农商部。期间广采西法,初步形成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法规体系。

                                                                                             ——摘编自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初中央经济管理机构变革反映出的社会经济特点,并分析上述变革对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影响。

材料二   1982年开始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次政府机构改革的组成部分。经过改革,国务院工作部门由100个精简到61个, 人员编制从5.1万人减为3万人,各部委组成人员平均年龄由64岁降到60岁。这次改革是一次有益的探索,但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没有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2003年开始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是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改革以调整机构设置、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主要任务。例如: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其任务是研究拟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新设立的“国资委”负责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新组建的商务部负责推进流通体制改革。

——摘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政府机构改革》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982年和2003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中心内容的不同,并分别说明两次改革的作用。
2020-03-0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届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78 年之前,中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以行政管理为主的国家垄断外贸体制,中央直接管理少数的专业性贸易公司进行进出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给地方更多的外贸经营权,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数有了明显的增加,实行指令性、指导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以调动外贸企业的经营积极性。1988 年后,开始实行外贸企业的承包责任制,扩大外贸经营自主权,弱化行政管理,强化经济杠杆的作用。1991 年以后,对外贸体制进行比较系统的改革。实行外贸企业的自负盈亏:打破外贸专业化经营的界限,引进竞争机制,大量民营.企业进入外贸经营领域;注意发挥市场的作用,逐步减少指令性计划的商品范围;对部分外贸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组建了各种形式的股份制企业。

--佟家栋 《中国外贸体制改革探讨》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90年代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特点。
9 . 阅读材料,完下要求。

材料一   1978年,四川省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确定企业在增收的基础上可以提取一些利润留成。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使企业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国有企业改革转向实行国家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的“两权分离”。1986年,国务院提出推行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给经营者以充分的经管自主权。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1994年开始试点。到2005年底,52.7%的国家业改制为多元股东的股份制企业,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超过80%。1997年,中共中央提出了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的任务,国有经济主要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开始从一般竞争性行业中逐步退出,国有企业量多面广和分散的状况开始得到改变。

——编自陈清泰主编《重塑企业制度:30年企业制度变迁》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经济增长开始放缓,进“滞胀”时期。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采纳供给学派的经济主张,开始了以国有企业私有化为核心内容的改革。英国政府分阶段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实施了私有化改革。在企业层面的主要措施是,通过企业公开上市、整体出售给私人企业、职工内部持股等方式,分批出售国有企业的股票,减少政府对企业的控制,从政策层面上看,政府通过放松对企业的各种管制,辅之以减税成策,力争给企业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鼓励企业自由竞争,之后,撒切尔对处于自然垄断和公用事业行业的国企,以及亏损严重国有企业进行了私有化的改革,通过私有化的改革,英国的国有企业数量锐减,国有经济大规模收缩,国有经济占英国GDP比重降至6%。

——摘编自赵世萍《美国、英国国有企业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国企改革的主要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进行国企改革的背景,并简要说明英国的国企改革与中国的不同之处。
2019-12-28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20世纪80年代初,四川出现了国有企业“推销员满天飞”的现象,同行业间开始出现了激烈的竞争。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计划经济体制完全崩溃
B.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
C.企业经营的自主权扩大
D.国家调控政策日益失效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