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对于人口迁移现象,美国学者E.S.Lee提出了系统的人口迁移理论——“推拉理论”,其含义是“人们之所以从此地到彼地,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原居地的推力,二是迁入地的拉力”。20世纪80年代,我国掀起了向东南沿海移民的热潮,其拉力主要是
A.东南沿海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小B.东南沿海靠近港澳台,便于发展经济
C.东南沿海设经济特区,率先对外开放D.内地经济相对落后,就业机会较少
2 . 2010年将在中国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上海愈来愈成为世人瞩目的城市。这个城市在上世纪曾经(   
①在《南京条约》中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②揭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新篇章
③承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④创立上海合作组织,推进了新型区域合作
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D.②
3 . 下表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单位:亿元)
年份
进口
出口
差额
外贸总额占GDP的比例
1951年
8.2
11.2
+3
10.96%
1997年
1423.6
1827.0
+403.4
36.10%
A.工业迅速发展B.经济体制改革C.出口增加D.对外开放
2016-12-07更新 | 5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福建省福州八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4 . 1984年,是中国对内改革全面展开,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快的一年。下列对外开放的措施,属于这一年实施的是
A.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包括宁波、温州在内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
C.批准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的决策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建国初期工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1952年
1956年
1957年
工业总产值
343.3
703.6
783.9
农业总产值
483.9
582.9
604.0
工农业总产值
827.2
1286.5
1387.9

材料二       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材料三   1978年和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表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国家财政收入(亿元)
城镇居民恩
格尔系数(%)
农村居民恩
格尔系数(%)
1978
3645
1132
57.5
67.7
2006
218071
39500
35.8
43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它能够说明家庭生活水平的程度。
材料四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发展怎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建国初经济发展趋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近30年来,我国是怎样踩着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
(3)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2016-11-27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福建“四地六校”高一下期第二次联考历史卷
6 .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形成的新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陆省会城市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陆省会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陆省会城市——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陆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
7 . 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发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城市和地区开放顺序与之相对应的是
A.大连——上海——长江三角洲——温州
B.厦门——大连——环渤海地区——武汉
C.深圳——珠海——珠江三角洲——武汉
D.浦东——大连——闽东南地区——温州
2016-11-27更新 | 229次组卷 | 21卷引用:福建省泉港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历史试卷
8 . 下表为某生编制的《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表格出现残损,你认为其中标明数字序号①②③三格的内容应该是(   
A.汕头特区、海南省;宁波、温州;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B.潮州特区、汕头特区;杭州、宁波、温州;沿海经济开放区
C.福州特区、汕头特区;杭州、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开放区
D.汕头特区、海南岛;宁波、温州;沿海经济开放区
9 . 《一站到底》的主持人给出了某道题答题的提示语:“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依据提示,这个城市应该是
A.上海B.广州C.厦门D.汕头
10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外贸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从放权、让利、分散,到推行外贸承包制和放开经营。1991年到1993年,外贸进行了取消出口补贴、统一外汇留成的新一轮体制改革。这一改革措施
A.加强了国家发展对外贸易的计划性
B.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C.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市场化的进程
2016-11-27更新 | 281次组卷 | 27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泰宁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