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的老工业基地和振兴

材料一:1953年,国家实行“一五”计划,在国家安排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东北地区占56项。在工业布局上形成特色鲜明的工业基地,例如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为核心的长春汽车城、以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厂为中心的机械加工城,还有鞍山钢都、沈阳飞机城等。通过“一五”计划的成功实施,东北在全国范围内最早实行计划经济,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大量先进的机器和设备。

——摘编自赵传君《东北经济振兴与东北亚经贸合作》

材料二: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东北复兴提出自己的建议。(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证符合逻辑。)
2024-04-1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平遥县第二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冲刺调研押题文综(二)试卷-高中历史
2 .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外商来华投资迅猛增加。1986—1998年,外商投资企业年度出口额从5.8亿美元增加到809.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50.9%。该情况出现的主要历史背景是中国(       
A.大力发展睦邻外交B.对外开放逐步深入
C.积极推动区域合作D.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3 . 1995年可口可乐与中国奥委会合作,在中国举办“可口可乐”奥运民俗雕塑大赛,如图为中国获奖作品——京剧脸谱,此作品现被收藏在可口可乐亚特兰大博物馆中。这说明(     
A.中国京剧在国外已相当普及B.对外交流利于弘扬传统文化
C.中国奥委会致力于饮品推广D.可口可乐公司独占中国市场
2024-02-2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5年8月14日,在美国支持下,蒋介石派代表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双方共同对日作战,互相支援,不得单独与日本停战媾和;对日作战终止后两国共同采取措施,以防止日本再事侵略。蒋介石则同意外蒙古独立;中国长春铁路由两国“共同所有,共同经营”;大连为自由港,港口主任由苏联人担任;旅顺口海军基地由两国共同使用。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东北问题成为中苏同盟关系中最难处理的问题。 中方要求,苏联放弃在大连和中长铁路的一切权利和利益,并将上述所有权利和义务归还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斯大林来讲,东北问题的退让,涉及苏联在远东核心利益的重大损失。经过反复研究和修改,……最后,斯大林还是决定作出让步。双方于1950年2月14日签定的条约,有效期30年……在经济方面,双方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

——摘编自唐传星《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始末》

材料三   1979年4月3日中国政府照会苏联政府,明确表示不再续约,从法律上结束了不正常的中苏同盟关系,开始了中苏关系缓和并逐渐正常化。苏联解体后,中俄两国关系随着中俄边界问题的逐步解决而不断深化,成了“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目前两国关系已经达到历史最好时期。2019年6月5日,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共同签署了两份声明,宣布发展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关系堪称当今世界大国、邻国和谐共处的典范。

——摘编自刘显忠《中俄建交70年的历史回顾及今后交往中应注意的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进行简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不同之处。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中国成立至今,中苏(俄)关系的变迁及启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81年,可口可乐在北京投产,从外销逐渐转为内销。1986年,可口可乐想在上海独资建设浓缩汁厂,但中国尚不允许外资独资,后经过中美双方协商,中美各控股50%,组成第一个中美合资企业。合资企业的出现,有利于(     
A.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B.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C.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D.深化对外开放的合作领域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时期,原夏、商、周三族互相融合并吸收了其他部落集团的成分,从而形成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华夏民族的雏形。周人将分封的诸侯称为“诸夏”。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非华夏各族内徙,形成了各族交错杂处的局面,加强了华夏民族的认同感。春秋诸家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最讲“夷夏之辨”,但它是大一统下的“夷夏之辨”,具有兼容并包的一面,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战国时期,南方的楚国已完成了对诸蛮的统一,与中原的华夏相认同。分布在西北、北方的戎狄也随着秦、晋、燕等诸侯国的发展,成为华夏民族的组成部分。华夏民族经过长期的发展、吸收与融合,至此成为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

——摘编自刘正寅《中国历史上华夏认同的演进与升华》

材料二   “中国”这个共同体之内,最主要的互应变量,至少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方向。政治范围内,包括政权的性质和行政的结构;经济范围内,包括生产方式、生产力和资源的分配;文化范围内,包括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宗教组织;社会范围内,包括社会阶层、社会结构,尤其注重精英阶层的作用。这四个方面交叉影响,互相制衡,总的结果呈现为复杂共同体本身的强弱、盛衰和聚散。

——摘编自许伸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材料三   195312月,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指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的基础”。

196412月,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关于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总的说来,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19799月,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所说的四个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摘编自岳从欣《中国共产党关于“四个现代化”提法之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先秦时期华夏认同逐渐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宋代的复杂系统中,社会、文化两项变量套叠非常紧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个时期,概括中国共产党在该时期“现代化”的侧重点,并加以阐释。
2023-11-17更新 | 8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1982年,新中国首次参加美国诺克斯维尔市世界博览会。半年展出期间,中国馆陈列在馆外的轻便、精致的太阳灶具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室内展出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以及字画、出土文物等更使人们赞叹不已,而秦陵兵马俑在此首次亮相便轰动了全世界。中国参加这次世界博览会(     
A.意在展示对外开放的伟大成就B.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C.以中美友好关系为根本的前提D.侧重展示国家形象与姿态
8 . 1979年3月9日,上海电视台在转播一场国际篮球比赛期间,利用中场休息时间播出了一则有国内篮球运动员参与拍摄的“幸福可乐”(上海日化一厂的产品)的广告。许多观众为此致信或来电询问上海电视台“是否播错了节目”。这说明当时(       
A.电视电话基本普及B.上海率先对外开放
C.计划经济体制僵化D.思想解放任重道远
9 . 下面是九年级某同学整理的关于对外开放的笔记。笔记中的“_______”处应填入(   )
__________________
一、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三、沿海经济开放区
四、开放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
A.建立经济特区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开放上海浦东D.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2023-09-0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摸底考历史试题

10 . 1981—1985年,中国主流媒体先后创办了综合性的英文日报《中国日报》和《嘹望海外版》《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当时新华社每天有300多条外语通讯稿件,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受众人数也达到百万。对这一现象解读合理的是,当时中国(     

A.摆脱了美国对华的封锁包围B.意识形态外交已经不复存在
C.积极塑造对外和平外交形象D.对外开放领域日益得到拓宽
2023-08-27更新 | 112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名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