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如图   《小平您好》

(《人民日报》记者   王东摄)

1984101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盛大的国庆阅兵和首都群众游行活动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游行队伍中的北京大学学生突然举出小平您好的横幅,此画面瞬间传遍世界。102日,《人民日报》刊发该照片,新华社接着进行深入采访报道。小平您好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成为共和国历史上的珍贵记忆。

根据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以“小平您好”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4-07更新 | 165次组卷 | 4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5-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天津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同志指出,“现在立法的工作量很大,人力很不够,因此,法律条文开始可以粗一点,逐步完善。有的法规地方可以先试搞,然后经过总结提高,制定全国通行的法律。”这反映出当时立法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探索立法工作的程序B.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C.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D.奠定我国宪法发展基石
2024-04-04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河北区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一)历史试题
3 . 人类社会的商贸活动由地方性行为扩大到国与国、洲与洲之间,20世纪以来,贸易、金融现代化加速、极大提高了商贸效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

——《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复兴海洋文明》(凤凰网2014917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海路”。这一“海路”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对外政策。

材料二   纵观明朝的海外贸易政策,可以说是限制、防范多于鼓励、支持。早期的朝贡贸易偏重政治利益,中期以后,倭寇问题变得日益严重,由于不堪滋扰,明朝的对外政策趋于保守……到了隆庆、万历年间再度开海以后,⋯⋯由于来华外商必须通过官牙行的中介才能进行买卖,不可以与民间商人直接交易,因此这还并不是真正的自由贸易……

——摘编自刘隽永《明清两朝保守主义的海外贸易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对外贸易的特征。

材料三   新货物的品种日益增多,从而带来了消费的选择,香料、丝绸等商品,大大超过了欧洲社会消费的需要,胡椒的价格一直在跌落,而茶叶、糖、咖啡、烟草和甜酒等新产品深受欧洲人的欢迎⋯⋯16世纪末开始,欧洲人从南美引入了救命的食物——马铃薯,欧洲人获得了高产的、富于维生素的廉价食品。

——李世安、孟广林《世界文明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欧洲产生“消费选择”的主要原因和积极影响。

材料四   1211日,在漫长谈判后,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我国进入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期,迎来了一段最为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国应继续推动金融市场更高层次开放,提升金融双向开放水平。

——摘编自李志鸿、梅冠群《中国发展观察》


(4)写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年份。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积极影响。

材料五   20世纪末,国际经济关系已逐渐类似于一个全球自由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大的经济力量是跨国公司、大型银行和金融机构,它们的投资和投机性活动,每天让数万亿美元在世界流动,利润是衡量它们成败的标准,哪怕结果是造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苦难……

——摘编自丹尼尔·R·布劳尔《20世纪世界史》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上述面临的挑战?
2024-01-2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如图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化与城市化增速变化及预测情况的统计。由如图可知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增速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C.改革开放促进了工业化进程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国家博物馆知名新干年藏品——“入世槌”。它仅长32.3厘米,却是我国当代历史进程的重要见证。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多哈会议主席宣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用的木挺,其价值主要在于见证了(     
A.首批经济特区的设立B.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
C.深层次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D.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
6 .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某杂志设计了纪念特刊如下

版块史实
版块一:
改革开放的起点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版块二:
经济体制的探索
11980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
21983年,全国农村实行①______的生产队已经达到93%
3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4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②
版块三:
开放格局的形成
版块四:
综合国力的提升
1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
22005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32016年,“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夺得世界超算冠军
42017年,“复兴号”高铁首发
52018年,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
版块五:
理论建设的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
(1)结合所学知识,把材料中特刊版块二的信息①②补充完整;
(2)请为特刊版块三补充内容。(要求:写出两条内容必须与版块名称相吻合)
(3)请为特刊新增一个版块。(要求:有概括性的版块名称及两条相关内容)
2024-01-1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2001年前后,国内著名媒体《羊城晚报》先后刊载了《机遇轻叩广东人饭碗》《跨 国公司在想什么》   《“英语经济”应运而生》等多篇报道文章,这些报道的主题是基于深刻洞察,引发很大社会反响(     
A.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创业大潮B.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状况
C.国企改革带来就业观念变化D.亚洲金融危机产生持久影响
2024-01-1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代》(TIME),又称《时代周刊》、《时代杂志》等,是于1923年开始在美国出版的新闻杂志。是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内容广泛,时评精彩,视角独特,观点新颖。《时代》一直持续对中国的关注,自创刊以来,共计130多次将中国人作为该刊物的封面人物。下列两幅图分别是197911日的封面和1984430日的封面。

197911日的《时代周刊》封面,邓小平被评为1978年的“年度风云人物”。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1984430日的《时代周刊》封面,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手里拿着可口可乐,面露微笑,背景是长城,标题写着“中国的新面貌,里根将会看到么?”

观察两幅图片,提取关联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1-0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学业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023高一上·天津·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同历史上的最高水平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一半,其中重工业产值减少70%,轻工业减少30%。这一个钢产量仅15.8万吨,减少80%,煤3242万吨.减少48%,粮食为11318万吨,减少约25%,棉花为44.4万吨,减少约48%。

——据王桧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下图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图》


材料三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经济困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恢复国民经济采取的具体举措。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二中1957年、1984年和1993年三个峰值出现的推动因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经验有哪些?
2023-12-14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复习-纲要上(期末真题精选主观题50题) -天津专用
23-24高三上·山西运城·期中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时期,原夏、商、周三族互相融合并吸收了其他部落集团的成分,从而形成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华夏民族的雏形。周人将分封的诸侯称为“诸夏”。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非华夏各族内徙,形成了各族交错杂处的局面,加强了华夏民族的认同感。春秋诸家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最讲“夷夏之辨”,但它是大一统下的“夷夏之辨”,具有兼容并包的一面,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战国时期,南方的楚国已完成了对诸蛮的统一,与中原的华夏相认同。分布在西北、北方的戎狄也随着秦、晋、燕等诸侯国的发展,成为华夏民族的组成部分。华夏民族经过长期的发展、吸收与融合,至此成为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

——摘编自刘正寅《中国历史上华夏认同的演进与升华》

材料二   “中国”这个共同体之内,最主要的互应变量,至少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方向。政治范围内,包括政权的性质和行政的结构;经济范围内,包括生产方式、生产力和资源的分配;文化范围内,包括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宗教组织;社会范围内,包括社会阶层、社会结构,尤其注重精英阶层的作用。这四个方面交叉影响,互相制衡,总的结果呈现为复杂共同体本身的强弱、盛衰和聚散。

——摘编自许伸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材料三   195312月,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指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的基础”。

196412月,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关于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总的说来,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19799月,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所说的四个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摘编自岳从欣《中国共产党关于“四个现代化”提法之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先秦时期华夏认同逐渐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宋代的复杂系统中,社会、文化两项变量套叠非常紧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个时期,概括中国共产党在该时期“现代化”的侧重点,并加以阐释。
2023-11-17更新 | 89次组卷 | 4卷引用:黄金卷02-【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天津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