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口迁移的现象十分常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新中国人口迁移概况统计表

时间概况
19531957东部地区人口向东北、西北边疆地区迁移。从各省人口净迁移来看,19531957年,作为当时全国重要人口迁入地的黑龙江、辽宁和内蒙古,净迁入人口规模均超过100万人。其中,黑龙江省仅19541957年就净迁入112.8万人。
19581960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总数几乎每年都在1000万人以上,1958年甚至达到3200万人;人口总迁移率超过9.0%,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迁移强度的最高峰。
196119651961年,国家要求1957年以前来自农村的职工,凡是能够回乡的动员回乡。短短数年,中国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人口迁移就完成了一个由农村迁向城市又转变为由城市返迁农村的“U”形迁移周期。1962年到1966年上半年,全国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人数累计达129万人。
1966198319661978年,受户籍制度和以此为基础建立的二元社会体制的制约,人口迁移处于低潮期。
19781983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只能“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向当地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转移。这一阶段人口迁移仍主要延续改革开放前的趋势,年迁移量大致保持在1400万~2300万人。
1984200019841993年,人口主要向小城镇迁移流动逐步发展到向各级城市甚至东部大城市迁移流动,其迁移流动规模及强度也呈渐趋扩大、增强态势。这一时期,省际自发迁移人数也大致由120万增加到320万,迁移率由1%左右上升到2.5%以上。1995年总迁移人口大致为1300多万人,省际迁移人口为350多万,2000年二者分别增加到3200多万人和1000多万人,分别增长了约1.89倍和2.41倍。

——整理自王桂新《新中国人口迁移70年:机制、过程与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趋势。
(2)阅读材料,以“人口与时代”为主题,自拟题目,结合中国现代史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2024-04-0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名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   现代外交制度是主权国家运行中的重要环节。随着外交政策的成长、国内现代化的发展以及国内舆论对外交事务的日益重视,外交决策模式在内外力量的共同推动下,其制度化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

19491976年,很多外交决策往往通过外交部或者其他外事部门上报文件由毛泽东和周恩来圈阅的方式决策。邓小平在1977年恢复工作之后,几乎天天要审阅外交部的请示报告,甚至连为法国学生开办暑期汉语培训班、援助肯尼亚体育综合设施之类的事务都要经过邓小平的批示。

20世纪80年代,在邓小平的积极推动下,一些事务性政策、例行性政策、常态性政策的决策权力被下放,明确规定只有那些牵涉重要国家利益的战略性议题必须交给中央决策讨论,其他一些次要的外交政策议题可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或者由外交外事部门决定。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重要的外事决策往往由外交部、外经贸部、文化部等部委甚至司局级单位经过讨论达成共识后形成部委的意见和政策。

——摘编自赵可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制度变迁的理论阐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外交决策方式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外交决策方式变化的意义。
2024-02-2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九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3 . 1981年9月17日,深圳市蛇口工业区在《广州日报》登载了一份人才招聘启事:为适应我区建设发展需要,经上级批准,拟在广州招收一批有志于企业管理的技术人才,进行企业管理、外贸业务和商业英语等知识的培训,为期一年。这表明当时(     
A.改革开放实践影响人才要求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D.国家高等教育有了新的发展
4 . 如图所示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贸易进出口总额变化情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最合理的是(     
A.1984年,沿海城市的开放大大刺激了外贸的活力
B.1980年,经济特区的设立带来了进口的快速增长
C.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改变了我国的“入超”地位
D.1991年,国际格局变动造成“中国制造”出口受阻
2023-11-2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事件往往能反映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进而推动历史的发展变化。以下是摘录自《中外历史纲要上》附录部分的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部分)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距今约5000年,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晚期(产生龙山、红山、良渚等文化)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嬴政称始皇帝1851年,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设立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1953年,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20年,刘裕夺取皇位,建立宋,南朝开始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439年,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1898年戊戌变法运动。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589年,隋灭陈,统一中国1915年9月,新文化运动开始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907年,唐朝灭亡,五代开始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
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开始,金宋对峙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1992年11月,“九二共识”
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大元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1997年,香港回归
1274年,西藏开始接受中央政府管辖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开始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请从表中至少选取三个或以上的相关联的历史事件,围绕其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变化的具体方向,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信息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10-0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我国东中西部经济梯度发展态势日益明显;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由南向北推进,相继形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与环渤海湾地区三个经济圈,成为经济增长高地。这主要是由于(     
A.沿海经济迅速崛起B.经济模式的加快转型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D.改革开放的有序推进
2023-09-15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如表所示是1978~201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变化简表。下列选项中,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进出口总额(亿美元)世界排名
1978206.4032
19973250.6010
200721738.003
201741045.042

A.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逐步构建开放型的经济
C.中国已领先西方发达经济体D.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2023-03-0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在中国的某一城市,政府对外商给予特殊优惠政策。如在土地使用年限、使用货上给予优惠……进口所需的生产资料免征进口税。甚至简化外籍及港澳人员出入境手续等,这一现象源于
A.经济特区的设立B.实行国企改革
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中国加入WTO
10 . 邓小平指出:“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1984年“放”体现在
A.设立经济特区B.开放14个沿海城市C.开发浦东新区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