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4年,北洋大学制定了《外国留学生规程》,“外国人愿来本校留学者,须于本校招生时,用中英两国文字开具请愿书,说明国籍、住址、最近亲属或后见人之姓名、住址及本人在何处学校毕业,亲自报名并呈最近相片一张及最后毕业证书……俟核准后,随本国人同受入学试验”。

——摘编自余子侠、吉艳艳、王海凤等著《外人来华留学的历史轨迹》

材料二   1947416日,国民政府教育部明确规定,外国学生来华学习除可经中国驻外使馆报送外,还可由其他国外国际文化合作机关保送。还要求学校放宽入学试验,并设法为中国文成绩差者补习,同时还规定学校指定专门人员指导外国留学生。

——摘编自余子侠、吉艳艳、王海凤等著《外人来华留学的历史轨迹》

材料三   1979年,国务院批准《关于接收自费外国来华留学生收费标准问题的请示》,1980年,中国发布《关于在高等学校开办外国人中文短训问题的通知》。1984年,在中国高校学习的留学生总数增至6144人,其中自费来华留学生的数量增至3551人。1989年,国家教委发布了《关于招收自费外国来华留学生的有关规定》,赋予高校更大的自主招生权力,使我国高校可以直接面对国际学生市场。

——摘编自于富增《改革开放30年的来华留学生教育(1978-2008)》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与北洋政府相比,国民政府留学政策的发展及其实质。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9年至1989年外国来华留学教育管理的主要特点。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末,英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需要扩大帝国版图,以满足工业发展对原料     和市场的需求,输出资本和转移社会矛盾。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兴起,使英国能以新     的“自由贸易”的方式进行扩张。亚当·斯密在著名的《国富论》一书中便提出了自由贸易理论。这一     理论后来为大卫·李嘉图继承和发展。许多社会学家大力推崇这种新的帝国观念,主张抛弃重商主     义、推广自由贸易,但认为殖民地是缓和社会矛盾的必然选择。1820年伦敦商业资产阶级向国会递     交一份由著名经济学家图克起草的请愿书,呼吁实行自由贸易。此后,格拉斯哥、曼彻斯特、爱丁堡等     城市也提出了类似请愿书。19世纪上半期,随着自由贸易改革运动的胜利,“自由贸易帝国主义”理     论被英国政治家进一步发展和推广应用,自由贸易与殖民占领一起成为了英帝国扩张和管理的基本   原则。19世纪中后期以来,纺织业虽然仍为英国的支柱工业,但其发展滞缓;而重工业产品的出口以   猛烈的势头发展。二战后,英国、法国特别是美国在新自由主义和自由平等的旗号下,推行新殖民主     义,在发展中国家大肆进行经济与文化扩张。这在很大程度上汲取了近代英国“自由贸易帝国主义” 的经验。

——摘编自卢玲玲《近代英国“自由贸易帝国主义”的形成及影响》

材料二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此后,截至2022年底,全国先后共设立了 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形成了东西南北中协调、陆海统筹的开放新态势。21个自贸试验区累计   共有28个建设方案,总计推出了3400多项改革试点任务。在总体任务和目标基本一致的前提下, 各自贸区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特点,在改革试验中突出自己的特色。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涉及国家   安全和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问题时,我国一直坚决守住安全底线,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据统   计,占全国国土面积不到千分之四的自贸区(港),2021年实现进出口额6.8万亿元,同比增长 29.5%,比全国高8.1个百分点,贡献了全国进出口额的17.3%。中国海关总署根据自由贸易试验   区的改革经验,从2017年开始就在全国海关普遍推行自贸区创造的“单一贸易窗口”的做法,并提出   全国各地海关都要压缩货物通关时间的1/3,而各自贸试验区通关效率平均提高约40%。我国对外 签署的自贸协定数量在过去十年由10个增长到19个,增长了近1倍。2014年,在北京召开的亚太经   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推动了21个成员国达成《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北京路线 图》。2016年,G20 杭州峰会推动达成《G20 全球投资指导原则》,为2017年世贸组织发起投资便利   化倡议莫定了基础。

——摘编自裴长洪《我国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十周年:基本经验和提升战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国“自由贸易帝国主义”形成的原因,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设立自由贸易区的背景,并谈谈我国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基本经验。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我国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2024-05-14更新 | 7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文公中学2024届高三4月检测历史试题
3 . 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从改革开放的经济“后卫”顺利转变为经济发展的“前锋”。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1992年,上海开放保险市场,美国友邦等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上海;1993年,上海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成立……这种状况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B.全球化趋势加强
C.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D.浦东新区的开发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天安门前难忘的历史瞬间

       
1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2   1919年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游行示威
在天安门前检阅联军部队
       
3   开国大典阅兵时受检阅的装甲车            4   1984年国庆游行中北大学生自发打出的“小平您好”横幅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幅图,分别指出图中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四幅图之间的内在联系。
2024-04-08更新 | 3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三)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提取以上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主题,撰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逻辑严谨)
2024·江西·模拟预测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2021年中共中央批准中宣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

时期人物(群)类地域类事件(物)类现象类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王杰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塞罕坝精神、“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西迁精神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女排精神特区精神、青藏铁路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改革开放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丝路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精神斗“三牛”精神
从材料中任两个时期或两个类别各选一种精神,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出符合选取要求的精神,论题正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2024-03-2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1-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江西专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目前,我国实行经济开放政策,争取利用国际上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未帮助我们发展经济。这一政策已开始有些效果。但是,从发达国家取得资金和先进技术不是容易的事情……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

——邓小平《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1982年)

材料二   改革示放4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制度创新”是发展引擎,一条重要途径就是“试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的改革都是从“试点”开始探索,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最后上升为总体位的制度成果,在全国天范围健开。这种方式把改革自上而下的战略部署与基层自下而上的创造积极性结合起来,集思广益,在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保证社会的稳定,

——摘自宋学勤《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社会》

(1)依据材料一,概括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程,指出邓小平主张对外开放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农村和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创新”?
2024-02-1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中国式现代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渴望已久的梦想和矢志不渝的追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近代中国在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冲击下被迫卷入现代化浪潮,之后经历了应激性模仿现代化模式、党的一大以来自主性探寻现代化模式、党的十二大以来创造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拓展性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四个历史阶段。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实现了现代化普遍性规律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缩短了现代文明在中国和平性发展的进程,创造了发展与治理同步推进的现代化模式。

——摘编自康凤云、麦中坚《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历程、基本特征和实践要求》


根据材料对中国式现代化历史阶段的分期,任选一个阶段,结合百年党史,自拟标题展开论述,并说明从中得到的启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9 . 以下图表展现的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不同规模城市的发展概况(单位:个)。这表明我国(       

A.城乡发展差距明显拉大B.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C.城市化出现了失衡现象D.生产关系调整成果比较显著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真题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份人才招聘启事

1981917日,深圳市蛇口工业区在《广州日报》登载了一份人才招聘启事。

为适应我区建设发展需要,经上级批准,拟在广州招收一批有志于企业管理的技术人才,进行企业管理、外贸业务和商业英语等知识的培训,为期一年。结业后,由我区统一分配到区内各企业工作。

凡符合下述条件的职工均可报考: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道德品质好,谈吐及待人接物坚持“五讲四美”;

2.大专院校理工和财经专业毕业,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

3.具有初等英语基础;

4.有一定的社会知识和中文水平;

5.年龄在45岁以下,身体健康。

       ——居南兆旭《深圳记忆:1949—2009

结合材料,以“深圳·窗口”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6-21更新 | 4740次组卷 | 24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4(新高考七省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