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59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奏准皇帝颁布了《防范外夷条规》,根据这一文件建立了“公行”机构。公行是由官方允许的商人组成的垄断性外贸组织。外国人来广州做买卖必须经由公行,其行动也由公行的行商负责约束。外国商人只准在规定的时间,即每年的5月至10月间来广州进行贸易,期满必须离去。在广州期间,他们只能住在由公行所设的“夷馆”内。外商在华只能雇用翻译和买办,不能雇人向内地传递信件。中国人不准向外商借贷资本。条规还规定要加强河防,监视外国船舶的活动。

材料二 《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写道,西方的干预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运转,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在过去,由于明清两代政府抑制贸易和航海事业,中国的经济变成了内向型。在19世纪中期的战争和叛乱危机中,新活力的诸种因素正在聚集。1860年以后,对外贸易急剧增长,中国建立起它最初的现代企业。

材料三 40年来,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在经济全球化日益面临重大阻力的背景下,中国始终积极推动双边及多边贸易、投资发展。197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为355亿元;2017年,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已经达到27.79万亿元,是1978年的782.82倍。其中,进口额由1978年的187.4亿元上升至2017年的15.33万亿元;出口额由1978年的167.6亿元上升至2017年的12.46万亿元。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12016年,中国进出口货物和服务总额占全球的份额由8.4%上升至9.7%。显然,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为国际市场和国际贸易的繁荣作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根据2017年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中国2016年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达到1961.5亿美元,蝉联全球第二大投资国地位,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规模的比重首次超过10%。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以及中国在全球市场中话语权的不断提高,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对外投资将对全球贸易的增长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再平衡的重要力量。


(1)据材料一、二,指出鸦片战争前清朝对外的基本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政策使当时中国与世界市场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这一政策出现的客观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关系对中国经济的主要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及对世界市场的主要贡献。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的认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海南在我国对外贸易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唐代时,海上丝绸之路已超过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随着各国商船繁来往于各地,海南也成了东西方海上贸易的必经之路和重要据点。从宋代开始,海南出现了市舶机构,各个港口兴起和繁荣,还对进出口货物征税,其收入相当可观,侨居于海岛上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清代前期特别是康熙、乾隆时,海南和日本之间的贸易一时颇为兴盛。历史上的海南,不仅是扼守于祖国南疆的军事重镇,也是一个拥有丰富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的经济地区有着优良的港湾和优越的地理条件,并且盛产各类香药,尤以所产沉香久负盛名。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把握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每一个海南人责无旁货的重任。

——摘编自卢苇《历史上的海南在国内外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


1)根据材料,概括历史上的海南对外贸易状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当今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海南发展对外贸易的有利条件。
3 . 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大连市金县成立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的背景是
A.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
B.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C.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启动
4 . 1979年春,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出席中央工作会议,他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现在中央的权力过于集中,地方上感到事情很难办。……我请求中央允许在毗邻港澳边界的深圳、珠海与重要的侨乡汕头市各划出一块地方,搞贸易合作区。”这个建议的背景
A.农村经济改革刚刚拉开序幕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启动
C.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
D.中央开始推进企业自主管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78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

——摘自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材料二   21世纪以来,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综合国力稳步提升,对稳定世界发展所做的贡献日益显著,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彰显大国责任与担当。在当前的世界大变局中,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主张和行动,不断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摘编自严文斌《解构百年大变局之“变”与“局”》

截至2019年年底,中国在非洲援建2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惠及50余万当地民众;举办了100多期减贫培训班,为116个发展中国家培养减贫专业人才近3000人。根据世界银行报告,共建“一带一路”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为国际减贫事业提供强大动能。

——摘编自齐玉《积极促进国际减贫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性事件,并分别概括中国政府在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方面的重大举措。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理念和实践两方面指出中国为应对当今世界大变局所做的贡献,并说明中国能做出这些贡献的主要原因。
6 . 国际合作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世界经济发展进步的方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强国,应当为建设一个自由的国际贸易体而承担责任,并将“建设一个世界贸易多边体系”作为今后美国对外经济的基本目标。

——罗斯福(1933年)

回顾30年代竞相降低汇率,一个接一个的国家……货币贬值,你们完全毁掉了货币,造成了混乱。我们说,世界再也经不起那样折腾了。

——怀特(1944年)

材料二     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邓小平(1984年)

在新的起点上,文明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更广互利共赢。……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愿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共同繁荣。

——习近平(2016)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主张建立“自由的国际贸易体”的主要原因?并指出二战后初期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包括哪些主要机构?
(2)材料二中,“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当今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理念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在1984年是如何进一步打破“闭关自守”的?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推动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合作的主要因素。
2024-01-0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7 . 20世纪90年代,深圳从偏僻的荒村变得高楼天,工厂林立,车水马龙。深圳崛起的原因在于(       
A.殖民入侵B.一五计划C.对外开放D.三大改造
8 . 城市化作为一种影响极其深广的社会现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代的江南地区,涌现出大量的工商业市镇。…江南市镇的发达,当然不是在明清时代突然出现的。从宋代开始……正是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农产品的交换与流通日益频紫,江南农村的草市及定期市逐渐演化为商业性的聚落。一些传统的城镇随着商业化的影响,军事及行政功能渐趋退化,商业功能则日渐浮现。

——摘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英国就业人口比重

材料三   


1985年与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工商业市镇形成的途径。
(2)根据材料二说明1841—1877年英国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85—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原因。
2020-10-2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2019年冬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泉州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在宋元之际甚至一度取代广州而成为东方第一大港。明初洪武三年在泉州设立的市舶司,以“禁通番”为主旨,失去主动招徕贸易之职能;加之晋江流程短而不便,难以提供广阔的经济腹地,泉州的对外海港地位也随之大大削弱。

——摘编自楼宇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二 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浦东开放以后,依靠上海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和产业优势,发展非常快。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开放,浦东面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初泉州对外海港地位削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开发开放浦东的意义。
(3)综上所述,谈谈你从泉州、浦东经济地位变化中得到的启示。
2020-12-03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19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学考)
10 . 改革·创新·发展

秦与西汉前期,实行盐铁包商政策,国家把大部分盐铁资源包给商人生产和运销,国家向其征课一定数量的税收。西汉文帝时放宽政策,“弛山泽之禁”,导致盐铁工商业主异常活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但一些大盐铁商人的牟利行为,“上争王者之利,下锢齐民之业”,严重威胁专制集权统治。

西汉武帝时期,连年征战,尤其对匈奴长期用兵,耗费巨大,财政困难,国家“笼天下盐铁诸利”,实行盐铁官营政策,垄断盐铁产销,打击商人势力,也充实了国家财政,缓和了财政危机。

——摘编自曹大为等《中国大通史》


(1)依据材料和所学,概括秦汉时期盐铁政策的变化,简要分析其原因。

下面四幅图是18—19世纪西欧农业生产的情景:



(2)观察图片,指出两组农业生产方式有何不同。结合所学指出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的原因。

1933年,罗斯福政府颁布一系列银行法案,改革了银行制度,确立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分业经营的原则,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法案明确规定: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商业银行,不能同时经营证券投资等长期投资业务;同时,经营证券投资业务的投资银行不能经营吸收存款等商业银行的业务。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目的,是重建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保护存款者的利益,监督并促使银行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经营,还成立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对银行进行监督和管理。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3)依据材料和所学,指出罗斯福政府整顿金融的措施及历史作用。

(4)观察如图,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依据材料和所学,围绕“开放与发展”谈谈你的认识。
2020-04-11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2020年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