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作为邮资凭证的邮票虽小,但能折射出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总体发展状况,是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之一。有学者从新中国19492016年间发行的1720套邮票中,抽取国际政治、国内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育、社会、科技八大类共计261套邮票进行深入研究,形成如下表格。

          时间
主题
革命的中国1949—1978探索的中国1979—1992现代化的中国1993—2008负责任的大国2009—2016
面对挑战88832
团结一致1001032
开放合作03722
调整改革03421
参与国际事务02423
深化经济改革03473
引领国际事务001420
发展民生经济00722

——杨柳、董天策《“方寸之间”的中国:19492016年邮票上的国家形象变迁》


该表能够反映我国发展中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所写变化趋势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以前,中国茶叶一直独占世界市场。1835年,英国人罗伯特·福瑞首沈将中国茶盗取到印度,此后印度茶园面积不断扩大。……1872年,杰克逊制成第一台揉茶机;1877年,维尔·大卫发明了墙炒机;19世纪来,印度实现制茶各个环节的机械化。……另外,美国规定进口印度茶是零关税,而进口中国茶需缴纳35%的关税。1889年。输入英国的印度茶首次超过中国茶。

   ——摘编自周重林、太俊林《茶叶战争》

材料二

年份

1953

1976

1985

2002

茶叶产量(吨)

1287

1786

3600

16178

茶叶产值(万元)

123.55

285.76

1029.7

27955

种植面积(万亩)

12.54

14

21.48

40

——摘编自章红《新中国成立后湖北恩施州茶叶经济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国茶叶贸易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恩施茶叶生产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变化产生的背景。
2020-12-2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西校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弹指一挥间,中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一五”规划,富国强民的梦未变,远征不畏坎坷的决心未变。变化的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党执政治国方略的日益完善,是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民众生活的巨大改善。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一五”19531957年:工业增速超英赶美;“二五”19581962年:大跃进大倒退;“六五”19811985年:走向改革开放;“七五”19861990年:改革闯关治理整顿 ;“八五”19911995年:邓小平视察南方改革潮涌;“九五”19962000年:宏观调控经济着陆;“十五”20012005年: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十一五”20062010年: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材料二   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1992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2001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一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二两种历史分期各自的依据,并结合史实分别加以说明。
2021-03-1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进入21世纪,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据商务部统计,2009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对外直接投资达到720亿美元,是2000年的78倍。中国对外投资几乎涉及了所有行业,从近几年海外投资的行业流向来看,对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的投资比重均高于10%。中国对外投资范围已覆盖全球六大洲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除对六大洲投资的绝对规模与相对比重发生显著变化以外,热点国家(地区)的范围也明显扩大。代理出口、设立出口部、设立代表处或办事处成为全球化经营的主要方式。

——摘编自埃森哲《地平线2015中国商业洞察与展望》

材料二   今天的经济学界关于经济全球化的主流定义基本有三种:一是把经济全球化描述成过程,即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流动加快的趋势,以及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相互储存和影响不断加深的过程;二是把经济全球化看成是由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对世界经济的支配和控制的过程;三是经济全球化的标志是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共同遵守的经济规则,最突出的表现为市场经济规则在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得到推广。

——摘编自黄卫平《经济全球化与变化中的世界经济规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上的表现。
(2)从材料二中提取“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0-07-1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方学者对中国社会的发展非常关注,对中国问题的研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

英国学者研究中国抗战史的概况

出版年作者著作摘要
1939年贝特兰《不可征服的人们﹣一个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抗战》记录访华见闻和国共两党的抗战
1970年林迈可《1937﹣1945年晋察冀边区税务制度》关注根据地税制
1986年班国瑞《新四军的由来及其早期成长》研究新四军史
2003年方德万《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1925﹣1945年)》肯定中国在“二战”中的重要地位
2013年米特《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揭示了中国在“二战”中的重要作用
2014年穆盛博《中国的战争生态学:河南、黄河及其他(1938﹣1950年)》开辟了军事与灾荒、战争与环境的综合研究
2015年托比•林肯《战争与和平中的中国城市化:以无锡为例》讨论抗日战争时期与战后无锡的城市化

(1)依据上表,指出英国学者研究中国抗战史的趋势。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些趋势出现的原因。

在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西方学界进行了专题研讨,不仅肯定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成功,还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政治和社会原因。许多学者认为,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善于及时调整政策,具有务实性,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制度和政策安排。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具有渐进性,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边走边解决问题。


(2)西方学者关于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原因有多种观点,从材料中选择一个观点进行论证(也可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0-03-14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表是我国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览表(截止2002年)

时间数量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4—1988年14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闵行、上海潜河径、宁波、福州、广州、湛江
1989—1992年6海南洋浦、温州、昆山、福清融侨、威海、营口
1993—1997年14惠州大亚湾、宁波大榭、长春、哈尔滨、杭州、沈阳、芜湖、武汉、重庆、萧山、广州东山、南沙、乌鲁木齐、北京
2000—2002年17合肥、郑州、西安、长沙、成都、昆明、贵阳、南昌、石河子、西宁、呼和浩特、南宁、太原、南宁、拉萨、南京、兰州


如表能够反映我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析。(要求: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19-05-27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省级联考】河南省鹤壁高中2019届高考二模试卷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于明代中叶完成地理大发现,开通了中欧直接贸易海路,中国制成品出口和贸易顺差迅猛增长,从英吉利海峡到东非沿岸,从美国切萨皮克海湾到墨西哥阿卡普尔科,出土文物和海底沉船中的中国瓷器、纺织品都在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中国古代手工业曾经有过的辉煌。由于……中国手工制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方才逐渐削弱以至消失。

——《中国制造业的“金牌”成色不足》

材料二   下图为中国、美国、英国、德国的制造业产值在世界上的比重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   中国各年进口、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进口出口
机器及大工具原料及建筑用品消费品原料直接消费资料合计农产品矿产品手工制品机器制品合计
18930.67.813.078.610015.681.82.6100
19101.516.117.065.410039.10.741.418.8100
19203.225.316.954.610036.43.739.420.5100
19303.723.217.355.810045.14.630.619.7100

——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四   1998年中国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到88.8%,出口额达1615.7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35.7倍,其中机电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36.2%,连续4年超过纺织品,成为中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2008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8229.3亿美元,增长17.3%,占当年我国出口总值的57.6%。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增长13.9%;机械及设备出口增长17.5%。高新技术产品(与机电产品分类有交叉)增长13.1%。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图示中代表中国和英国的分别是那一条?代表中国和英国的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93—1910年间中国进口的生产资料比重和出口的机器制品比重都有一定的增长反映了中国经济领域的怎样情况?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四,说明中国主要出口商品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习的知识说明发生变化的原因。
2019-08-11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上学期历史周练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德国两位经济学家柯武刚和史曼飞在他们的《制度经济学》中文版序中写道:“很少有一个国家的国民比中国人更多要遭受艰难、战争、骚乱和困苦(但在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里)我们目睹了这一不幸趋势的转向。中国在赶超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进步要归功于中国人的机敏和勤劳,但也应归功于中国再次向外部世界开放了它的经济。中国经济体制中的这些基本变化将使发展新的可依赖的制度变得必要。”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

材料三:过去商品紧缺,购物要凭票抢购;今日商品丰富,物美价廉,任你挑选。


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不幸趋势的转向”的转折点是什么?请根据材料概括中国进步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什么会首先“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试简要加以评价。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2019-05-0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第一中学2018-2019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9 . 瑞蚨祥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该公司的发展几乎浓缩了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瑞蚨祥1868年创建于山东济南,1893年瑞蚨祥设立了北京分号北京瑞蚨祥绸布店,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京城绸布行业……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

材料二   下图是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   1956年,瑞蚨祥公司向毛泽东主席呈写了《瑞蚨祥公司生产情况报告》,毛主席指示:“历史名字要保存,瑞蚨祥、同仁堂一万年要保存!”1985年瑞蚨祥被国内贸易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老字号焕发新生机;济南瑞蚨祥绸布店1988年完成销售额480万,实现利税45万元。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瑞蚨祥创办时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中青岛瑞蚨祥生产经营销售额1912年后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扼要指出其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瑞蚨祥历经的两次重要发展的机遇,分别指出两次机遇出现的原因。
2019-05-1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2年中国主要工业品总产量的国际比较表

—根据赵德馨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数据整理

材料二:1998—2002年私营、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生产总值比较表

—摘编自陈勇勤《中国经济史》、简新华、向琳等《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状况?这种状况是怎样初步改变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三类工业企业的产值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2018-09-0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