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



——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史整体或某一历史时期的内容,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3-1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493年,北魏孝文帝就是否迁都洛阳与大臣们展开了讨论)魏主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阳;恐群臣不从,乃议大举伐齐,欲以胁众。……尚书任城王澄曰:“陛下……今出师以征未服,而得汤、武革命之象,未为全吉也。”……帝作色曰:“社稷我之社稷,任城欲沮众邪!”澄曰:“社稷虽为陛下之有,臣为社稷之臣,安可知危而不言!”……既还宫……因屏人,谓澄曰:“今日之举,诚为不易。但国家兴自朔土,徙居平城;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朕欲因此迁宅中原,卿以为何如?”澄曰:“陛下欲卜宅中土,以经略四海,此周、汉之所以兴隆也。”帝曰:“北人习常恋故,必将惊扰,奈何?”澄曰:“非常之事,故非常人之所及。陛下断自圣心,彼亦何所能为!”

——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二   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北魏中期(398~494年)都城,是在汉朝的平城县之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共建都97年之久,成为当时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平城取自汉语“平成”,因其古代处于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界地带,故而以“平”命之。


通过研读,有同学认为应该迁都,有同学认为不该迁都。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是否有迁都的必要,并说明你的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改革或变法,是指统治者运用国家政治力量对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进行全部或部分(某些环节)的变革与调整,以适应新形势下统治的需要。直接地说,变法就是从上而下的改革。就中国古代变法或改革看,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王朝初期的改革(“建章立制”);二是王朝中后期为克服其困难局面而进行的变法改革。

——摘编自李卫兵《关于我国古代变法和改革的思考》


从材料中选择一种观点或者自拟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古代史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部分)历史学者们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价。

人物评价
马端临自孝文定鼎伊洛,务欲以夏变夷,遂至矫枉过正,宗文鄙武,六镇兵卒,多摈弃之,有同
奴隶,边任浸轻,裔夷内侮。魏之衰弱,实肇于此
吕思勉鲜卑无法永远凭借武力和汉族相持,以塞外游牧的民族,侵入中国,其结果和汉族同化
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
高阁孝文帝改轨仪,规周汉以新品制,列教序于乡党,敦诗书于郡国。使揖让之礼横被于崎
岖;歌咏之音,声溢于仄陋
陈汉玉孝文帝的汉化学来的主要是汉人的繁缪腐朽,丢掉的却是拓跋的长处——勇武质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帝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宗室勋旧,不悦者多,……时魏之势虽极盛,然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

——摘自1907年宏文馆出版的《中国历史讲义》

材料二   魏孝文帝的厉行改革,读史的人都说他是失策。这种观察,也是谬误了的。议论他的人,不过说他是:从此以后就同化于汉族,失掉本来雄武的特质。然而不如此,难道想永远凭籍武力和汉族相持么?……总而言之,以塞外游牧的民族,侵入中国,其结果和汉族同化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

——吕思勉《中国通史》

(北魏孝文帝改革)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

——黄仁宇


据上述材料概括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两种不同的观点,选取你赞同的一种观点,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19-03-01更新 | 756次组卷 | 1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