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1 道试题
1 . 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
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
2020-07-11更新 | 10364次组卷 | 203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Ⅰ历史高考试题 (山东卷)
2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于敛财, ……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     
A.加重人民的负担B.实现了富国强兵
C.使北宋走向衰亡D.加强了社会管控
2023-10-05更新 | 730次组卷 | 95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潜山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
A.分散宰相权力B.加强皇权
C.加强军事实力D.增加财政收入
2016-11-27更新 | 3751次组卷 | 134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北京卷精编版)
4 . 王安石变法期间,总是大量附会《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他指出,免役法出于《周官》所谓府、史、胥、徒;保甲法起于三代丘甲;市易法源自周之司市。这反映了王安石
A.托古改制的策略B.恢复周制的意志
C.尊崇儒学的思想D.继承传统的决心
2021-05-05更新 | 1016次组卷 | 35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全国一真题历史变式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14·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5 . 王安石认为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本在于生产少,生产少而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为根本上解决问题他颁行了
A.募役法和保甲法B.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
C.将兵法和均输法D.方田均税法和科举新法
2019-01-30更新 | 2585次组卷 | 28卷引用:安徽省凤阳县凤阳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王安石变法时,将青苗法在地方上推行的效果作为考核和奖惩官员的依据,甚至向下级官员下达贷款指标,全然忘了自己制定的百姓"愿取则与之,不愿不强也"的原则。该做法
A.表明青苗法违背历史发展规律B.导致变法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
C.促进政府的财政收入持续增长D.说明王安石等人缺少从政经验
2021-03-25更新 | 819次组卷 | 32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二中学河西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2月段考历史试题
7 . 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史书》中指出:“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善理财者,民不益赋而国用饶。”这说明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A.调控国家经济开辟政府财源B.控制地方财富加强中央集权
C.增加军费开支解决边患问题D.扩大民间税负支撑财政运转
2021-02-20更新 | 788次组卷 | 33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全国一真题历史变式题
8 . 面对“积贫”积弱"的现状,北宋先后进行了“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与“庆历新政”相比,王安石变法更侧重于
A.澄清吏治B.培养人才C.增加收入D.充实边防
9 . 王安石曾提出“守天下之法者莫如吏”,特别强调官吏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但从变法结果看, “用人不当”却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变法在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B.治国理念实现需要精准施策
C.新旧党争影响变法措施实施D.后世研究无法还原历史真相
10 . 宋代,遇朝廷重要庆典时,官员子孙承恩特许入国学读书并入仕,有的功臣死后,推恩可达20多人。庆历三年,朝廷规定除长子外,其余子孙须年满15岁、弟侄年满20岁才得恩荫,而恩荫出身必须经过一定的考试,才得补官。朝廷此举力图
A.传承宗法血缘观念B.掌握各级官员的任免权
C.防止权贵垄断官位D.推动科举与教育相结合
2020-09-28更新 | 840次组卷 | 18卷引用: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同步练习-【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