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王安石在变法中推行募役法,其原则是“计产赋钱,募民代役”,政府宣布老百姓交纳免役钱后即免除充当差役的负担。同时规定原来不必承担差役的官户等,都要按照免役钱定额的半数交纳“助役钱”。推行募役法意在(     
A.增加财政收入,均平赋役B.强化人身控制,稳固统治
C.抑制土地兼并,发展生产D.限制高利借贷,缓和矛盾
2024-05-10更新 | 136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4 中国古代史:宋元时期 选择题汇编-【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2 . 宋理学家们在反思王安石的“得君行道”变法道路后,特别重视办书院、建祠堂、搞童蒙教育,乃至编写话本、戏剧、评书,宣传儒家的忠孝节义。此举体现了南宋理学家们希望(       
A.自下而上完善社会治理方式B.推动理学向大众化发展
C.秉持纲常教化代替激进变法D.与王安石争夺君主支持
3 . 1072年,诏“司农寺出常平粟十万石,赐南京、宿、毫、泗州,募饥人浚沟河”。沈括受命体举其事,并令其“相视开封府界以东,沿汴(河)官、私田,可以置斗门,引汴水淤溉处,以闻”。从中可知(     
A.社会救济与募役法相结合B.沈括反对推行王安石新法
C.城市化推动基础设施建设D.北宋运河工程发展较迅速
2024-03-22更新 | 175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2 中国古代史选择题【宋-清朝前期】-【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4 . 在世界发展史上各国都在进行不断的改革与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摘编自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二   战后,杜鲁门政府提出了“公平施政”的纲领期间最重要的一项立法是1946年通过的“就业法”。这项法令责令联邦政府负责维持最大限度的就业、生产和购买力,以避免再次出现30年代曾经出现过的那种大规模的失业。19465月,戴高乐临时政府正式颁布大规模实行国有化的法令。煤炭、运输、电力、保险公司和包括法兰西在内的大银行都实行国有化……除了国有化之外,法国按照广泛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某些保障,此项费用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6%。这些法令和措施对于防止最坏形式的贫困和社会动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世界现代史》


纵观不同时期各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2024-02-25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题型06 材料解析题——“启示认识”类设问-2024年高考历史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安石变法与他早期在浙东的施治经历多有关联。北宋时,浙东负山近海,河渠淤塞,深受海水倒灌与干旱之苦。当地民众常将田地质押给“豪右”,靠借高利贷维持生产。王安石到任后,深感当地生财无道,地方无可用之才,学校无教导之官,不利风教,遂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成效显著。有诗赞曰:荆公(王安石)宰吾鄞,学校振士风。留心及水利,经游详记中。旱涝切民瘼,往返劳行踪。当时青苗法,实惠遍村农。

——摘编自岑华潮《王安石与浙东的崛起》


据材料概括当时浙东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困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所借鉴的浙东施治措施。
2024-01-1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2 内容、措施类非选择题 -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6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69年,北宋王安石进行变法。主要内容是:以“富国强兵”为宗旨。分为“理财”和“整军”两大类。从新法实施,到守旧派废除新法,前后将近15年时间。每项新法在推行后,基本上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使豪强兼并和高利贷者的活动受到了一些限制,增加了财政收入。但各项新法由于用人不当、宋神宗的动摇和逝世等原因最终被废除。

明朝中期以后,社会危机凸显。万历年间明神宗支持张居正推行改革,主要内容有:一是整频吏治。张居正提出有名的“考成法”,考成法实施以后,法必遵行,言必有效,一时大小官员皆不敢玩忽职守,一切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行政效率大为提高。二是整饬边防,改善同蒙古的关系,从而西北边塞安宁,二十余年没有战争。三是兴修水利。大大减少了水灾,保障了农业生产,多年弃地得以变为良田。四是清丈田地。此法清查出了一部分素强地主隐瞒的田地,有利于抑制地主逃税现象。五是一条鞭法。主要解决“役”的征收问题。经过上述改革,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改善了国家的经济状况,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边防实力增强。

——摘编自赵黎君《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异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成效不同的原因。
7 . 宋代士人对王安石的为人及其变法的内容多不赞同,称之为小人、权奸,甚至将靖康之难的祸因归于王安石。明朝出现诸多不同于以往的声音,到对王安石变法内容再思考,再对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再探究(     
A.宋代社会风气因循守旧缺乏创新
B.明朝对思想文化的控制有所放松
C.明朝比宋朝的观点更加准确可信
D.历史评价易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
2023-09-01更新 | 703次组卷 | 3卷引用:提分秘籍01 高考历史选择题热考题型专练(新教材新高考)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安石当政后,在革除弊政、推行新法的同时,也注意到当时的救灾问题。他认为宋政府“以不足之用,只不过是“因循苟且,速豫而无为,为此,他对“有名无实”的常平仓进行了改革。王安石将常平、广惠仓现有的1400万贯石储备兑换成青苗钱,收息二分,克服了过去常平广惠之物“收藏积滞,只要付息便可随时借贷。在中央,王安石扩大了常平仓最高管理机关司农寺的职权。在地方,常平仓管理步入正规化、专门化的轨道。基于常平仓储量小,不能满足广大下户要求,宋政府惠于常平仓鹰空本竭,无所赈发。改革后,政府可以比较自由地调动钱谷,发挥教货恤灾的作用。

——摘编自马玉臣、郭九灵《论王安石对宋代常平仓的改革及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改革常平仓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改革常平仓的举措与影响。
2023-08-30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5 宋元时期-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高频考点追踪分析与预测
9 . 下列史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②“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
③“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④“今县官乃自出息钱,以春、秋贷民”
A.①③④②B.①④②③C.③①④②D.③④②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程颢指出:“青苗取息、京东转运司剥民希宠……设令由此侥幸,事小有成,而兴利之臣日进,尚德之风浸衰,尤非朝廷之福。”他认为王安石变法(     
A.没有改变宋代积贫局面B.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
C.重利轻义败坏社会风气D.注重人才的选拔和使用
2023-07-13更新 | 90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1 选择性必修一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