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思考:结合材料和课本内容,分析新政会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一:正是1901年后王朝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教育方面的进行的改革,极具讽刺意味地加快了精英阶层的政治觉醒的过程。与其说这些改革有利于孙中山等激进分子的活动,不如说它们更多地加速了王朝的覆灭。

——魏斐德《中华帝国的衰落》

材料二:清末新政是一场半封建半殖民性质的假维新伪变法。

——《辛亥革命史》

2023-08-1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教学设计)-【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代表人物
结合史纲上相关内容,概述下列维新派人物的共同主张?
2023-08-11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教学设计)-【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P23,概述甲午战争失败“震撼了中国社会”的结果?
2023-08-11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教学设计)-【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22-23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填空题 | 适中(0.65) |
4 .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背景
(1)_________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些爱国的有识之士求变求新,走上了探索救亡图存之路。
(3)________战争的失败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社会。
(4)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一批维新志士,创学会、办报刊、兴学堂,宣传维新思想。
2022-08-2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2-23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填空题 | 适中(0.65) |
5 . 戊戌变法
(1)时间:_________年6-9月。
(2)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
(3)结果:戊戌变法触犯了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慈禧太后废除了大部分变法措施。
(4)影响
①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②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到了_______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③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2022-08-2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1-22高二下·江苏·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06年,晚清大臣端方等出洋考察归来,奏陈欧美各国“导民善法”,建议立图书馆、博物馆、万牲园、公园,以期“民智日开、民生日遂、共优游于文囿艺林之下,而得化民成俗之方。”据此可知(     
A.文化改革促进了社会教化
B.士大夫阶层顺应时代潮流
C.清政府大力倡导中体西用
D.清末新政挽救了民族危机
2022-08-02更新 | 316次组卷 | 3卷引用: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戊戌变法史》统计,在开始变法后的103天内,先后发布的诏令谕旨就有184条之多,涉及到选拔人才、农工商业、裁汰官员、变革科举、财政经济、法律制度、文化教育、军事国防等各个方面,这些措施之间彼此不配合,又无后续准备。材料表明
A.变法内容过于宽泛没有针对性B.维新变法准备不足没有远见
C.光绪帝和维新派政治经验不足D.变法措施脱离国情无法实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