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是1910年部分官员奏疏中关于清末新政的言论。
官员言论
御史赵炳麟百姓困穷至此,若不度量财力,以定新政次序,在上多一虚文,在下增一实祸。
直隶总督陈夔龙或数年数十年所应办之事,发之一时……当择其事之直接关系预备立宪者,专精以赴。
材料主要反映了新政推行(       
①未采纳官员建议                              ②未充分考虑国力
③未顾及轻重缓急                                ④未重视列强态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1-22更新 | 376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表反映了(     
清末部分获奖商人一览表
绅商奖赏事由
张煜南侯补三品京堂集股200万元以上,开办潮汕铁路
张謇头等顾问官,二品衔集股100万以上,开办江苏耀徐玻璃公司、上海轮步公司
林尔嘉头等议员(二品顶戴、五品京官)集股150万元,创办福建信用银行
祝大椿二品顶戴集股200万元以上,创独资公司两所,合资公司两所,雇工4000人以上
A.科举制度被近代文官制度取代B.新式商业模式普遍推广
C.民族工业进入“短暂的春天”D.当时社会面貌新旧杂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社会发展中存在“不可能三角”这一概念,它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难以同时达成三个方面的目标,至多三者取其二。专制国家现代化转型中的“不可能三角”如下图所示。在清末新政中,清政府所缺失的是(          
A.专制政体B.经济现代化C.思想稳定度D.三者皆失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到达北美的移民不仅把英国传统发扬光大,而且最终促使北美殖民地走上自治之路。相对于旧世界的种种阻碍,自由精神在北美得到前所未有的激励,并成为反对权威和专制、争取自治和创造的基础。如果说英格兰村镇地方自治的习惯,为北美移民立足新大陆奠定了基础,议会制度则赋予了殖民地维护政治权力的主体意识和制度保障。独具北美特色的议会制度在行政和管理上趋向专业化、职业化,为造就本地政治精英,强化自制能力和自信提供了舞台。而作为清教徒政治道德思想核心的圣约思想,其包含的独立自主、个人主义和限权要求,将宗教精神和自由精神结合起来,为乡镇和殖民地自治注入了宗教基因。

——摘编自张骏《美国社会自治传统探源》

材料二   清末地方自治是由资产阶级立宪派发起,被清政府肯定和推行的一次近代化运动。一方面,在民族危机深化和传统专制政体的弊端之下,资产阶级立宪派希望争得一定的政治地位,以维护本阶级利益。另一方面,《辛丑条约》签订后,困窘的财政状况令清政府在筹备立宪时捉襟见肘,而地方自治是用“地方之款办地方之事”。与此同时,清政府在社会变革潮流的冲击之下,被迫接过地方自治旗号,也并非为赋予人民参政议政权利,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是为协调政府与社会关系,以官办自治形式,巩固其专制政权。由于它具有浓厚的官办色彩,加之倡办者的失策,这次运动未能完全达到立宪派的预期目的。辛亥革命后,各地的地方自治大都名存实亡。

——摘编自卞修全《清末地方自治新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美与清末地方自治的主要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末地方自治。
2022-09-05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维新运动期间,一批具有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改良派,主张发展实业学堂,认为“国势之强弱系乎人才;人才之消长,在乎学校。”维新派认为,西方各国的强大,在于“农、商、矿、林、机器、工程、驾驶”之强大,中国需要学习西方广设专门学校之举指,以达到“通经济变人才”的目的。1898,康有为奏请设立各省农务学堂,并请“开农报以广见闻,开农会,以事比较。每省开一地质局、译农学之书,绘农学之图”。同年,清政府下诏“于京师设立农工商总局,…其各省州府县,皆立农务学堂,广开农会。刊农报,购农器,…其工学、商学各事宜,亦著一体认真举办”。于是,两江总督刘坤一设立江宁农务工艺学堂;江南道监察御史曾宗彦奏请并经总理衙门议准设立矿务学堂;两广学务张鸣岐在广西设农学堂;江西绅士蔡金台等在高安县地方设立蚕桑学堂;端方于京师专设农务中学堂等等。

——摘编自《中国近代早期职业教育的命运一一以清末实业学堂研究为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末晚清实业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19世纪末晚清实业教育改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